文 / 王博文 馮穎
(作者王博文系陜西省決咨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馮穎,博士)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另一種表述,而美麗鄉村建設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的基本要件,決定了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是美麗,更是決定了必須走綠色發展的道路。
美麗鄉村建設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具體要求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美麗中國”這一概念,指出要“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013 年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業部《關于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意見》相繼提出將“美麗鄉村”作為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美麗鄉村”創建的目標要求;2015年5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定海美麗鄉村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并作出“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的重要論斷,在十九大報告中又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毋庸置疑,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組成細胞,美麗鄉村建設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就必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的步伐。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貧窮落后的鄉村并非美麗鄉村,富裕但環境污染也不是美麗鄉村。美麗鄉村包含“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三個層面的基本含義,綠色發展是實現經濟與環境改善的必然選擇,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必由之路。

農村垃圾分類處理
首先是保護綠色生態環境。綠色生態環境是美麗鄉村的名片,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體現。一是深入開展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把整治環境貫穿美麗鄉村建設的始終,加大禽畜養殖污染整治,改變農村臟亂差,實現農村“三清潔”,即水源清、田園清、家園清;二是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因村因地因戶制宜,建設不同類型的污水處理設施,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探索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管理新機制,確保常態化運行;三是加大農村垃圾處理力度,健全完善垃圾收集、運轉及處理機制。落實村級衛生保潔員制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可腐爛垃圾鎮級處理試點,逐步解決農村垃圾無人管、隨處見現象,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三化”處理。
其次是推動綠色生產發展。一是以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等為依托,開發并穩步發展旅游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采摘農業,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村美民富產業興;二是大力推廣綠色無污染農業生產,全面推行農業投入品的全過程監管,推進農產品生產過程清潔化,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推進資源利用節約化,高效集約利用水、土地資源,發展節能、節水、節地,促進農業領域節能降耗;四是推進農村生活廢棄物循環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便有效利用,打造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最后是培育綠色生活方式。一是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培養綠色消費觀念,鼓勵綠色產品消費。如推廣環境標志產品,鼓勵選購節水、節能產品,減少一次性餐具、木筷、紙杯等資源消耗品的使用。二是反對婚、喪、嫁、娶、建房和重大節日的鋪張浪費、攀比、奢侈炫耀的不合理消費。三是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完善資源回收體系,開展垃圾分類回收,讓有毒有害垃圾被安全處理;推廣綠色居住,提倡家庭節約用水用電,盡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鼓勵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