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萍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與領導干部修養,分析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提升領導干部修養中的作用,并對借助中華傳統文化提升領導干部修養的有效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 領導干部修養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8-0086-02
政治道德在治國理政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領導干部隊伍建設要積極汲取國家傳統文化思想精華,發掘中華傳統文化中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大同等價值觀念,為領導干部道德建設提供精神指引。
一、中華傳統文化在領導干部修養提升中的作用
(一)加強道德素養是領導干部職業需求
領導干部是國家事業骨干,領導干部的言行舉止存在著示范性的作用,上行下效,一言一行對社會價值取向、社會公德形成和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領導干部的道德和社會和諧、百姓福禍息息相關。
(二)提高執政能力與個人發展高度
領導干部道德修養水平的全面提升對其執政能力、非權力性影響力提高均有很大幫助。領導干部的非權力性影響力是領導威信的核心內容,領導者通過自身的優秀素質與行為表率影響并改變下屬心理。非權力性影響力沒有強制性,是領導者吸引下屬使其自覺接受影響的能力。領導的非權力性影響力能夠在下屬心中形成強大動力,鼓勵激勵下屬跟隨領導步伐完成組織目標。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對增強領導干部拒腐防變能力也有很大幫助,近些年國家查處的違法犯罪領導干部相當一部分都是因為信念不堅不能經受燈紅酒綠考驗而逐漸腐化,積極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思想,能夠幫助領導干部打造堅實的思想道德防線,使領導干部能夠自覺抵御誘惑。
(三)有助于引導提升社會道德水平
近些年百姓道德素質水平有所下滑,社會充斥著浮躁、拜金、虛無等不良風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官德隆,民德昌”。領導干部道德修養提升是社會道德風氣轉變和公民道德建設的第一步,領導干部如果能夠積極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優良傳承,則能夠發揮強有力的帶頭模范作用,樹立自身榜樣影響群眾,推動社會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中華傳統“仕”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源于周易,發于孔、老,興于孟、董。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汲取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精華,與時俱進,成為了中國傳統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并發展出了特殊的“士”與“仕”文化。
(一)理政道德
孔子是理政道德的提出者與踐行者,認為社會治理不能僅僅依賴重典、政策法令和刑法,更關鍵的是要社會和個人形成羞恥心,因此孔子提出“以德治國”的理念。儒家提倡為德以政,指出治國需用德,治國需有德,二者不可偏廢,將道德視作社會凝聚力與向心力的核心,正因為如此,領導干部才要從自身做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為社會作出良好表率。
(二)官德官箴書
官箴書是古代官員從政的“寶典”和“入仕必讀書”,最早出自戰國,漢唐時期逐漸成熟,并在宋元明清大盛。歷朝歷代的官箴書都要求官員做清官、好官,廉潔公正、高效行政,唐有“四善”,明有“七要”,清有“八約”,均對官員道德品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也將道德品質,尤其是孝道當作重要的用人考核標準。
三、借助中華傳統文化提高領導干部修養
(一)仁
儒家道德觀與歷朝官箴書表明我國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形成了完善又獨特的官員修養理論,每一個朝代都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王佐之才,經天緯地、道德與政績兼優,充分表明了我國傳統官員道德觀念的先進性。提升當代領導干部修養,也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上,積極汲取中華傳統文化與道德觀念中的思想精華。
(二)廉
反腐倡廉是所有時代執政的重要工作。廉也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觀念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儒、道、墨、法家均對“廉”有著非常深入詳盡的探討。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莊子曰:“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1.正確的財富觀
黨員干部保持廉潔自律需要從“慎”字入手。七情六欲人之常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追求滿足自己合理欲望是天地賦予人的自然權利,孔子“因民利而利之”也要求執政者要以社會百姓滿足其愿望和要求而努力,但是孔子也說“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指出富貴人人所向,但是如果獲得的方式不正確,君子是不會接受的,表明了儒家對物質利益適度、見利思義、道德優先的看法。
2.保持自我警惕
領導干部還要在無人監督情況下保持高度的自我警惕,遵循自身道德規范約束自己行為。許衡孩提時路過梨樹,行人摘梨解渴,許衡不為所動,人曰:“園為無主之園,梨為無主之梨。”許衡答曰:“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慎獨是儒家修身方法,《禮記·大學》:“君子必慎其獨也。”領導干部需要用慎獨的崇高境界約束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清醒,恪守紀律約束自己。
3.勤儉節約
北宋政治家司馬光寫到:“儉,德之共也。”勤儉節約是國家傳承悠久的傳統美德,也是國家和黨的法寶。新的工作形勢下,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積極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樹立典范,發揮表率作用,樹立全黨與全社會榜樣。領導干部要積極帶頭發揚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精神,提倡勤儉的價值觀念,反對鋪張浪費和講究排場,抵制拜金、奢靡的不正之風,在工作中貫徹勤儉高效的根本原則,提高有限資源資金的利用效率。
(三)學
1.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體理論
馬克思主義是領導干部工作指導方針與看家本領,學習馬列主義能夠幫助領導干部形成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很多領導干部腐化原因就是三觀出現了問題,經受不住考驗,領導干部要充分學習傳統文化中關于學習的先進理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加深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和理解,抵御社會誘惑,樹立名垂青史、為國為民的正確價值觀念。
2.學習分管領域專業知識
領導干部要加強自己負責領域相關專業知識學習,加深對自己管理領域的理解,避免出現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提高解決棘手問題的能力,為下屬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意見,建立群眾中的威信,做一名稱職的領導干部。
3.讀史、讀名著
半部論語治天下。數千年歷史傳承中沒有被淹沒的經典名著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領導干部需要加強對歷史和經典名著的學習,提升執政智慧,陶冶情操,深化文化
涵養。讀史可以明智,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學習總結歷史文化,借鑒歷史經驗是我黨領導工作的重要思想方法”。任何層次崗位的領導干部,都應該學習歷史和經典名著,汲取智慧與影響,豐富人生閱歷,提升認識能力與精神境界,提高工作水平。
四、結語
在兩千年的封建王朝歷史中,我國形成了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積淀,也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為官經驗,傳統文化在提升領導干部修養中將發揮出更加突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譚欣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提升黨員干部道德修養——淺論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J].理論觀察,2014(9).
[2]韓士海.研讀傳統文化經典 提升領導干部修養[J].大連干部學刊,2014(11).
[3]曹學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領導干部道德品行[J].理論探討,2015(4).
[4]李勇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代領導干部道德建設的啟示[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6).
[5]高云飛.從習近平書單看領導干部的文化修養[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9).
[6]姜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提升領導干部自身修養——訪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劉余莉教授[J].大連干部學刊,2014(7).
[7]張春梅.基于傳統文化的領導干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改革與開放,2014(2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