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博
摘要:我國由來已久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很難滿足大規模生產、大區域流通的時代需求,這就需要我國的農業體制適時作出調整。毫不夸張地說,假如能夠結合各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區位條件等開展不同程度的分工協作、高效管理、規模生產,即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就能有助于三農問題的破解,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各地農業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關鍵詞:特色農業 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8-0198-01
一、通過多種渠道提升品牌效應
(1)繼續打磨和提升特色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優良的品質都是產品的生命力所在、本質所在,也是其贏得口碑和贊譽的根本所在。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提升了特色農產品的品質也就為其品牌效應的推廣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和最有力的保障。
(2)借助各種展會、博覽會、推介會的平臺,讓本市的特色農產品真正走出去,讓更多的顧客和消費者了解它,熟識它。僅就吉林省而言,會定期舉辦“延邊圖洽會”“長春農博會”等,周邊省市也會有類似的展會。
(3)借助先進的多媒體信息平臺,增強品牌效應。在互聯網技術日臻完善的今天,互聯網經濟也蔚然成風,甚至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發展互聯網經濟,專門制定了“互聯網+”發展計劃。延吉市特色農業應當搭上互聯網發展的快車道,讓國內其他地區甚至國外更多的人了解延吉的產品。
二、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的質量
(1)變換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成立分布均衡、功能互補的農村金融機構。繼續增強政府財政支農的力度。應當大力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遵循專款專用的規章,將更多必需的財政資金注入特色農業發展。出臺和頒布新的優惠政策,例如利息補貼、稅收優惠等,便于引導金融機構適時放款給廣大農民。
(2)推陳出新農村金融服務的形式。著手展開企業資信評級工作與農村信用工程建設。一方面,借助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判工作,借助成立信用村鎮工作,來消除長久以來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農村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和不匹配的難題。
(3)構造多方平等、自由交流的平臺,讓普通農民、政府組織、企業團體、金融機構等都能吐露自己的心聲。同時,依靠平臺介紹金融新種類、新業務和新政策,傳播基本的金融知識,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金融素質與金融意識。
(4)進一步充實金融產品鏈條。面向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一方面應輔助農民開展特色農產品加工,另一方面也應兼顧農民的消費與投資需求,提供橫貫特色農業生產與加工始終的金融服務。
三、多策并舉留住和吸引有效勞動力
(1)由政府出面統計好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用工情況。安排工作人員通過實地走訪、人力資源市場咨詢等調查轄區內的此類企業。準確掌握企業單位的用人要求、運營狀況、做工環境、薪金待遇、參保類型等相關信息,進而從宏觀上預判轄區內的用工概況,為后續舉措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
(2)將工作推介服務常態化,充分挖掘人力資源市場的平臺功能。①確保登記的用工信息準確、規范。②做好求職者的信息登記。③努力構建信息發布平臺。
(3)協助用工單位赴外地招收工人。市政府應當出面組織用工的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赴外地招工。一方面,要做好本地用工企業的召集和組織工作,提醒企業整理好具體的招聘信息。另一方面,要聯系目的地政府相關部門,請求對方做好接待和協調工作,并且將用工信息廣而告之,以吸引大量的求職者參加供需雙方見面會或洽談會。
四、進一步扎實做好科技興農工作
(1)在延吉市高等院校和各級農業技術推廣站之間架起良性溝通的橋梁。以延邊大學為首的高等院校是純粹的科研單位,其農學院承擔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眾多研究課題。而延吉市的鄉鎮單位下轄廣袤的良田,具備良好的實驗條件,但是缺少更先進的技術指導。延吉市政府或相關機構可以出面架起二者溝通的橋梁。
(2)進一步做好科技農業的推廣工作。在發展特色農業的進程中,延吉市應當協調好產學研之間的關系,在相關單位和機構開展特色農業科技創新大比拼。著重思考怎樣使普通農民接受和認可現代科技農業,怎樣使他們主動將科學技術應用到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中。
(3)做好農業技術推廣的監督工作。延吉市政府應責成紀檢部門定期開展公開或私下的民間走訪,通過公開的檢查工作來督促農技推廣人員按時完成任務;通過私下的民間走訪來了解工作的實際落實情況和是否取得實效。努力憑借外在監督的強制力量來培養農技推廣人員的內在自律,爭取把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延吉地方志編纂委員.延吉年鑒[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
[2] 延吉市統計局.延吉統計年鑒[M].深圳:中國國際圖書出版社.
[3] 林瑞生.特色農業的內涵及其發展對策[J].北京農業,2014(2).
[4] 沈道權等.民族地區特色農業發展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 李倩倩.新農村規劃中的特色農業發展研究[J].河南科技,2016(3).
[6] 葉永青.論特色農業產業化[J].農村發展論叢,1996(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