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剛
摘 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的實施與質量控制是目前國內建筑智能化行業關注的熱點,為使智能化建筑名符其實和發揮應有投資效果,本文對智能化建筑弱電智能化工程的施工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推進智能化建筑弱電工程更有序更有成效地運行。
關鍵詞:建筑;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
引言:建筑智能化系統是工程建設的新興領域。隨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加速發展,智能弱電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樓房建設中,成為建筑環境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建筑智能化已成為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在建筑電氣施工管理中,弱電系統的有效應用能夠使建筑的整體服務能力得以提高,此外還可以符合建筑物電氣化的標準。
1 建筑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
1.1 施工單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缺乏重視
建筑建造的過程中,由于空間和資源的限制導致資源的分配成了施工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建造過程中土建一直以來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在資源等的利用上有著絕對優先權,反觀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則相對弱勢許多,在施工過程中受到來自空間和資源等各個方面的打壓。
1.2 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施工的管理不夠
在現如今的建筑智能化的建設過程中,由于資源分配的限制,不受重視的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通常是由相關工作人員來兼任,而由于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新技術等缺乏了解,加上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施工的弱勢地位,導致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的施工監管極其不到位。
1.3 施工人員缺乏專業素養
由于現在大部分有關施工單位都普遍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和隊伍,常常是由一人兼職多項工作,導致相關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得不到保證,不具有專業的施工技術,加之對于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的疏于管理,給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的安全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2 建筑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要點
2.1 做好施工前的準備
在進行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對施工地點及其周圍進行充分的勘測和檢查,對任何有關施工的因素都要做足充分的了解和準備,同時,在進行工程預算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大量收集歷史資料,來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資源和保證資金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前需要有著許多方面的準備,以此來確保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安全施工,減少后續施工過程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2 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一份合理并且有效的施工方案往往能為后續的實際施工省去不少的麻煩,在遇到問題時也能及時對其做出解決調整。因此,在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施工開展之前,施工單位需要制定嚴謹合格的施工方案,組織更為專業的施工團隊,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隊伍進行各項任務的安排和交接,致力于以最為完備的施工方案來為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施工保駕護航。
2.3 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網絡進行綜合布設
在現代智能化建筑的建造施工過程中,想要合理應用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技術,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技術有著更為有效的管理,就必須要對施工的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網絡進行綜合布設,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契合現代智能化建筑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高要求,更好的保護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技術的安全應用。
2.4 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母線的安裝
所謂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母線的安裝,即在建筑的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設置中根據系統運行的實際情況,對系統的母線安裝過程進行嚴格的管理和保證,不僅要提前做好母線的絕對絕緣工作,更要保證在母線安裝前各項細節的完整。避免由于零件的缺陷或者母線的連接問題影響整個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安全運作。
2.5 防雷擊技術的合理應用
由于有限的土地資源的限制,現代化的建筑越發趨向于高層化和超高層發展,而超高層建筑所帶來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即雷電對于智能高層建筑的影響。因此,在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施工中合理安插防雷擊技術顯得尤為重要,要著重注意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防雷安全,注重電流攔截、電流保護等措施的實施,從而使得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防雷性得到保障和提升。
2.6 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管理
在數字建筑中,綜合布線結構主要由6個子結構組成,分別是水平區子結構、工作區子結構、垂直干線子結構、管理間子結構、建筑群子結構以及設備間子結構。綜合布線結構在規劃時采用的時星型拓撲結構,因此每個子結構都可以獨立地連接到綜合布線結構當中,各個子結構之間不會相互干擾,不但方便子結構的擴充,同時還能夠方便更改組合和檢測維修。工作區子結構是一個獨立設置終端的區域,由連接信息插座、水平配線結構的信息插座、終端設備的跳線和適配器組成。工作區需要的面積不是很大,而工作區內信息點的數量應該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水平區子結構由信息插座、樓層配線設備、樓層分配縣以及跳線等線路組成;管理間子結構由輸入輸出設備以及交換間的配線設備組成;垂直干線子結構的組成部分主要有跳線、配線設備、設備間連接各樓層分配間的電纜;設備間子結構的組成部分主要有建筑物進線設備、數據、電話、計算機等主機設備以及保安配線設備組成,設備間子結構應該設置在值班室中;建筑群子結構指的是建筑物之間相互連接的電纜及配線設備。
2.7 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安全施工管理
第一,報警結構。總線控制法是報警結構常采用的結構規劃模式,對于報警結構的規劃,一般會設置在消防中心或者是防控中心。一旦建筑物內有危險源發生,通過本結構可以精確的發現危險所處的具體位置。并通過計算機的顯示屏準確的顯示,同時發出報警的燈光。安保人員可根據提供險情的具體位置采取相應的布防措施。同時可以根據電子地圖進行操作,利用管理軟件發出警報。當出現重大異常情況時,監控室的顯示屏會自動切換到報警位置,可以準確的為監控人員提供實時情況,并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可以有效預防災害事故的擴散,減少經濟損失;第二,視頻安防結構。該結構通過數字化、模塊化的有機結合可實現安防監控結構的功能,對于監控的自動錄像可以根據使用者不同需求設置保存的時間,方便后期需要時可以隨時調閱,監控結構的傳輸一般采用二級架構的模式進行信號傳輸,所需監控網點的設備可以通過視頻網線或光纖進行連接,通過現代通信技術完成數據的傳輸以及數據的備份功能。
2.8 對工程材料以及設備加強管理
在進行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對即將進行施工的材料有著極為嚴格的控制標準,保證工程材料的合格和完整,而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中的設備問題也同樣不可小覷。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設備的嚴格管理,定期檢查和記錄設備運行情況,保證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設備的安全調試和維護,確保設備和零部件的安全運作,從而加強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安全性,保證工程施工的高質量完成。
2.9 加強對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驗收工作
在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的施工進行中,由于多方施工方面的參與,常常容易出現隱蔽工程的問題不被發現,而往往這些隱蔽工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容易使得工程功虧一簣。因此,電氣弱電智能化系統工程中的隱蔽工程要著重驗收,對工程的質量和功能進行全面的體檢,從而確保工程最后的竣工完美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