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震峰
摘要: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地域性設計起著文脈延續的重要作用。我們之所以要進行地域性城市規劃設計,主要就是為了滿足現代城市基礎發展的同時,來充分體現出城市的區域性特征與歷史文化,并以地域文化為基礎,對城市與人們之間所存在的空間關系進行優化設計,來此來滿足人們的居住需要,建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環境。下面,本文就針對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地域性設計展開簡單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地域性設計;要點
引言
在經過了長期的社會發展之后,人們對于城市規劃設計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因此,在進行實際的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必須要對城市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將地域性設計融入到城市規劃設計中,是一個新型的城市設計理念。我們應當對各個地區的地域文化有一個充分的尊重,并充分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針對性的繼承與發揚各個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并以此來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確保地域性特征能夠有效的貫穿于城市規劃設計的全過程中,并以此來促進城市整體形象的提升,進而促進社會的進步。
1.地域性設計對城市建設的重要影響
1.1有助于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
從本質上來說,地域文化是城市的一種標志性文化,如果我們能把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充分的結合起來,將會更好的幫助城市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特色,并以此來促進城市的發展建設。現階段,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城市建設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在這當中,“千城一面”是一個標志性的問題。各大城市如果缺乏自己的特色,將會難以產生有效的社會影響。所以說,對其進行地域性設計,有著明顯的必要性。我們只有強化城市規劃中的地域性設計,才可以促使城市形成其獨特的文化,并推動旅游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城市的健康發展。
1.2有助于加強居民的人文素養
事實上,一個城市要想發展壯大,不僅需要有物質建設基礎,還需要有精神文明來為其提供支撐。人們的生存與發展,不但要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還需要有一個健康的情感世界。通過地域性設計,能夠在充分體現出城市的歷史文化與特色的同時,來充實市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市民的文化水平,培養市民的藝術修養,使之在良好的文化環境當中,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因此,進行城市的地域性設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
1.3有助于保護自然文化的地緣
地理資源不僅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同時也是城市形象設計的重要依據。只有重視城市的地緣識別,才能夠讓城市的形象更具個性。從根本上來講,在各個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都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一個城市如果能夠適時地生存與發展,就必定會帶有濃郁的地域特色,而這些特色,也就成為了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生存的一個重要環境,能夠確保其可以實現現代城市文明建設。
2.城市規劃設計中地域性設計存在的問題
2.1對當地材料缺乏合理選擇
在進行實際的城市規劃過程中,地域性設計最主要的,就是對當地的資源進行合理設計,通過社會、經濟與文化資源的充分結合,來使之形成獨特的城市文化。在這當中,對當地材料的合理選擇,也是地域性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不過,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進行實際的設計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對當地材料利用不充分的現象。部分設計人員往往更多的還是傾向于對現代流行材料的運用,這就很難形成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也很難形成自己的城市特色。此外,其還會導致當地資源的浪費問題,對城市的長遠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與阻礙。
2.2對傳統文化缺乏深層挖掘
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要進行城市的地域性設計,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并通過對當地文化的合理利用,來推動城市的長遠發展。但是,就針對于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進行實際的城市規劃設計時,相關的設計人員并沒有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層的挖掘,使得地域性設計的目標淪為空談,甚至有部分城市在設計時,對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生拉硬套,試圖以此來提高本地規劃的文化底蘊,這樣一來,將會導致城市的地域性特征逐漸消退,并使得當地的優秀傳統文化受到嚴重威脅。
2.3對本土植物缺乏充分利用
就針對于城市規劃設計而言,植物不僅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城市規劃的一項設計重點。因此,我們在進行地域性設計時,應當充分重視對當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并加強對本土植物的重視。不過,現階段,在實際的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依然存在對本土植物利用不足的現象。許多設計人員往往更加傾向于利用具有高度美觀性的植物,或者是采用一些可以體現出當代文化主流的標志性植物,很難形成本地區的特色,導致“千城一面”的問題。
3.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地域性設計要點
3.1進行城市公共空間的科學設計
從本質上來說,所謂的公共空間,主要就是指城市的內部與外部開放空間,無論是城市的水域,還是廣場與公園等,都屬于城市的開放空間。因此,我們在進行實際的城市規劃設計時,應當以保護自然,展現自然特色為前提,來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要想實現高品質的城市空間設計,要求其必須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征:①舒適性。要求城市的公共空間設計能夠讓人身心輕松愉悅,環境壓力小。②社會性。城市的公共空間設計必須要滿足市民共創共享的基本特性。③愉悅性。要求其應當具有人情味與視覺趣聞。④整體性。要求城市的公共空間設計,應當為整個城市的整體功能提供支撐,并且,整個公共空間的交通、商業、環境等各項功能之間,都能夠相互協調,確保環境、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整體協調有序。總而言之,在進行城市空間的設計時,要求我們充分結合大當地的自然特色,并合理運用人文特色,做到因地制宜,積極創新設計形式,來將原生態自然空間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并對周邊環境對設計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考慮,順應地域性地理環境需要,充分體現出地域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對地域大眾需求有一個充分的尊重。
3.2充分挖掘當地民族建筑符號
我們在進行實際的城市設計時,如果想要將城市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來,就應當在設計中充分融入當地的民族建筑符號,并以此來讓城市的規劃設計能夠更具地域性特征。因此,我們應當對當地的民族特色進行認真分析,并充分挖掘當地的建筑符號元素,將這些元素合理的運用在城市設計規劃中。例如,我們就以黔東南為例,對于該地區而言,古樸濃郁的苗侗民族風情是其地域性民族文化的最大特色,因此,為了能夠充分體現出民族特色,黔東南地區在不斷發展旅游業的過程當中,對于城市建筑的風格也提出了新的規劃設計要求,并將美人靠、風雨橋等有著明顯民族特色的元素符號,充分的融入到現代建筑中,打造除了一張具有凸顯苗侗文化特色的地域性名片,促進了黔東南地區的快速發展。
3.3對城市生態進行科學設計
在人類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水土流失、氣候變暖題,還是能源危機與生物多樣性失衡等,都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極大的影響與威脅。我們只有善待自然,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才能夠實現社會的發展與人類文明的進步。所以說,我們在進行城市的地域性設計時,應當充分重視對城市生態的科學設計工作。在這里,所謂的生態設計,指的就是在城市設計中合理運用生態學理論,來充分結合自然需求,設計出一種包含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以舒適性為主要特征的多樣化空間。簡單來說,城市生態設計主要包含了一下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強化對環境的保護,來維持生態的平衡,確保人類活動對于環境的影響始終在環境容許的范圍之內。第二,實現人地之間的共生共榮,要求人與自然必須能夠做到共同建設。因此,在進行實際的城市地域性設計過程中,要求我們遵照自然的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確保環境建設能夠更好的促進自然的發展與演化,并利于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4.結語
總而言之,在上文中,我們主要是分析了城市規劃設計中地域性設計要點,通過分析得出,就針對于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而言,地域性設計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其不但能夠有效的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與進步,同時也能進一步促進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所以說,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人員應當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并充分結合當地的地域性特色,來對地域性文化進行合理的設計,使之形成更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來推動城市的長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