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榮
■
1.學會仔細觀察植物,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描寫植物。
2.抓住所描寫的植物的特點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
1.所寫植物要與人物活動有密切關系,并對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2.要對所選植物進行充分的描寫,結合人物的心理、動作等活動來推動故事的發生和發展。
3.在表達方式的運用方面,要做到敘述、描寫與抒情相結合。要講好故事,更要在細節描寫上下功夫,抒發真情實感。
■
我和棗樹有個約定
□王 悅
我出生那天,奶奶在家門口種了一棵棗樹。奶奶每天抱著我給棗樹澆水,嘴里念叨著:“你們兩個,都要快快長大,以后我可就指望你們了。”
對于我來說,這棵棗樹是我的第一個啟蒙者,我喜歡蹲在它旁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我和它約定——一起長大。
春天來了,光禿禿的小樹丫長出了幾片新綠,這令我欣喜不已。我站在它的身旁比我和它誰更高,可是,我發現自己似乎并沒有長高多少。奶奶笑著說:“傻孩子,你長高了的同時樹也在往高長。”我頓時大悟。
棗樹長得比我快,不知什么時候,它已經能結出小米粒般的棗花了。也就在那一年,我學會了爬樹。直到我看見它結出青綠色的果子,炎熱的夏季便如期而至。那時,我便不再爬到樹上,而是躺在樹下乘涼。我一邊數樹上結了多少青綠色的果子,一邊享受著奶奶用她那把大扇子給我帶來的徐徐涼風。這時,我便會問奶奶:“這棗什么時候能吃啊?”“等它紅了就可以了。”奶奶答道。我雖有些失望,但還是充滿了期待。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早晨起床,猛然發現棗樹上結滿了紅彤彤的果實。我快速爬到樹上,隨便摘了一顆棗,放入嘴里。瞬間就被它的甜意給饞住了。我急忙叫來奶奶,叫她在樹下接果實,我則負責摘。不一會兒,幾個筐都裝滿了。我趕緊跳下樹,細細品嘗著棗兒。在這一刻我覺得很幸福。
棗樹的結果也迎來了我的成長。現在我長大了,棗樹也長成參天大樹了,而奶奶卻老了。望著奶奶的滿頭白發和皺紋,不由得感嘆時間的腳步太匆忙了。
時間還在流逝,我和棗樹也都在變,始終沒變的是我們之間那種密不可分的情感。
無論以后離家會有多遠,我都不會忘了這棵伴我長大的棗樹,因為這是我們之間的約定。
點評
文章以一棵棗樹為線索來寫自己的成長經歷,“我”與棗樹的約定就是與棗樹共同成長。棗樹和“我”是相互的見證,是默默的陪伴。棗樹是“我”的第一個啟蒙者,它的靈魂永遠存在“我”的心里。作者以滿懷深情的筆調描繪了這棵棗樹的綠色的葉、米粒大小的花和青色、紅色的果,還有奶奶的手上的扇子、頭上的白發和臉上的皺紋。這些都給“我”帶來美好的童年回憶。文章抓住了棗樹的特點來寫,從不同角度表達人與棗樹之間的情感。語言質樸,感情真摯。
■
寫你觀察到的某種植物,結合其外形特點及人物的活動場景進行描寫。
思路點撥:筆下的植物與所寫人物要形成一定的關聯,尤其要突出所寫的植物對人物產生的影響。
示例片段:我偶然去同學家玩,在同學家的陽臺上看見一盆仙人掌,看上去,滿盆都是綠色的小刺,讓人不敢觸碰。我對危險的東西總會產生好奇心,于是便在花盆的邊沿撿了一小截仙人掌帶回家玩。幾天過去,我的那股新鮮勁和好奇心也減弱了,便隨手把那截仙人掌扔在了陽臺上的一個廢棄的花盆里,之后便不再問津,任它自生自滅……
有一段時間我的情緒極差,一個人待在家不知如何是好。無意間我看見陽臺上的廢棄花盆里長出了一抹青綠的植物,它并不起眼,與陽臺上其他的花比起來,它簡直就只能算一抹綠色。但是,它已經和最開始的樣子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長得比先前粗壯,還額外長出了帶刺的分枝。我并沒有定期給它澆水,太陽也沒有充分照耀它,它竟然奇跡般地生存著,不亢不卑地存在于陽臺的縫隙中。它沒有同學家陽臺上仙人掌那般碩大的身軀,沒有街邊植物小攤上小型仙人掌那般五彩的顏色,但我卻喜歡上了它。那抹綠色是那么的亮,那么的富有生命力。在這個滿天陰霾的日子里,我的內心從此也有一抹綠色。
——簡方潔《那一抹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