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華
在《喂——出來》這篇科幻小說中,作家借無底洞的故事,通過大膽豐富和新奇獨特的想象,一方面提出了令人擔憂的環境污染問題,另一方面也讓社會上的眾生相在自然與利益面前丑態百出。
一、無知愚昧、急功近利的村民
在這篇科幻小說中,對于村民的塑造,作者緊緊圍繞他們對于離奇黑洞的好奇、驚恐以及他們幾次對建廟的要求。他們雖然也是自然的破壞者,但是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則更多是愚昧無知。他們對建廟的強烈要求,正是他們對神靈敬畏的真實表現,也是他們愚昧無知的具體體現。在建廟還是賣洞的矛盾中,他們一聽說商人可以給村里建廟還附帶廣場,“就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一個洞有什么稀奇的,現在就送給你吧。”作者以這些具體的表現,生動地刻畫出了村民們急功近利的心理、輕率無知的態度和匆忙急躁的判斷,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二、不懂裝懂的學者、科學家、報社記者
學者、科學家、報社記者等人物的出場,帶有鮮明的滑稽色彩,充滿了強烈的諷刺意味。如小說中洞剛出現在村莊時,科學家和學者都聞風而來,“每個人都顯示出一副極其淵博、無所不知的神色”。“極其淵博”“無所不知”兩個詞刻畫出了科學家與學者不懂裝懂的丑態;而當大功率擴音機無法對黑洞進行音頻分析時,作者又寫道:“學者心里不禁有些發虛了,他裝著鎮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樣子關掉了擴音機。”“裝著”“鎮定自若”“胸有成竹”等詞語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學者虛偽、做作的一面。
三、無知貪婪的商人,推波助瀾的官員
利欲熏心的投機商的肆意開發,給黑洞帶來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官員們不但不制止這種行為,反而允許他們在這里辦公司并把雜物丟進去,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道德淪喪的人
在小說中,作者還順便諷刺了一些道德淪喪的人。如寫姑娘們將有關以前的日記、照片扔進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開始了新的戀愛”,寫出了人們對道德的背叛和遺棄。
形象新解
在《喂——出來》一文中,日本科幻界奇才星新一用富有情趣的語言與豐富多彩的想象,塑造出了社會中一批形形色色的人物。如果你也是小說中的一員,面對眼前這個巨大的洞,你會想些什么呢?請你擬造一個帶有鮮明諷刺性的人物,將他看到洞后的心理活動及具體表現寫下來,可以以小說形式擬出,也可以以人物簡介的形式擬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