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晉源
用高標準規劃太原未來
——訪太原市市長耿彥波
□微晉源
太原,曾是九朝古都,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中華古城,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作為省會的太原承載著山西4000萬人太多的期許與厚望。為此,記者專訪了太原市市長耿彥波,他為我們全方位描繪了太原市的未來。
一
太原“三面環山、一水中分”,“九河環繞”。太原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世界晉商都會,中國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太原在歷史上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建設太原必須具有現代化品質的大都市格局。太原人口300多萬,未來規劃500多萬,它應該是現代的、有特色的、交通便捷的。現在規劃的,地下有地鐵、地面有輕軌,還有高架立體交通體系。
耿彥波說,未來太原市必須要形成極具現代色彩的、交通便捷的城市,按照省長提出的創新城市、開放城市、品質城市、綠色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幸福城市等十大城市建設,要高標準建設,創造歷史、彰顯文化、追求藝術,多留遺產、少留遺憾。
二
省政府把太原作為轉型綜改試驗區的示范地區,賦予了太原重大使命,也是發展太原的重大機遇。“十三五”期間,太原市計劃圍繞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和民生改善等領域,分年度實施約100個轉型綜改重大項目,并以重大項目為載體,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取得新突破。耿彥波以信息產業升級為代表舉出了實例:太原富士康去年銷售額600多億,今年將達到800億,兩到三年內將達到近1000億,但它最大的缺陷是產業是單個的,沒形成產業鏈、產業集群。除此之外大數據產業、裝備制造產業等也急需轉型。
三
太原必須要按照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現代化、低碳化的產業要求,創新驅動,轉型綜改,發展戰略型新型產業。省長樓陽生提出,努力把轉型綜改示范區打造成為集聚先進生產要素的重要平臺、轉型綜改的主戰場、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四
加快中心醫院、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醫院等10所新院建設,加大公立醫院改革力度,規范配建社區醫院,建立便民利民的健康服務體系。
五
推進教育衛生資源均衡化、標準化、優質化,滿足學有所教、病有所醫的基本需求,加快五中、一外、二外、十二中、成成中學等10所名校雙十二軌新校建設,完成二十七中、五十三中、六十中等10所學校改擴建工程,把好學校效應放大,強制性規范配建幼兒園、小學,滿足宜居城市基本服務半徑。
要完善養老福利制度、兒童福利制度,提升養老待遇等。要盡最大可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六
太原市近期發展目標為以綜改示范區為抓手,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以城中村、棚戶區改造,帶動城市修補、城市更新;以生態修復為指引,構建山、水、湖、河、城的生態格局;以城市地域特色彰顯為根本,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加快城市道路及停車設施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加大基礎建設力度,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
七
太原的道路實行地上、地下,齊頭并進。地鐵2號線,謀劃在“二青會”時(2019年)全線貫通;3號線,積極啟動中;1號線,正在進一步規劃。軌道交通線共八條,六條地下,兩條城際(分別到陽曲、清徐)。快速路方面,目前,太原到陽曲、清徐都已實現快速化。將來,再把濱河東路快速化改造到清徐,還謀劃從臥虎山到108到陽曲再修一條快速路;陽曲和清徐按區劃分,太原現在是6個區,按照省長要求,將來按8個區規劃、謀劃。
太原南站規劃了四條快速路,西是太榆路、北是南中環、南是龍城大街、東是太行路。2017年,把東廣場建好;之后,進行快速化調整,實施高進低出,從太行路高進,上橋后落下來,旅客直接到二樓上火車。實現立體化,增加上千個停車位。

耿彥波(左五)在建設工地考察
八
目前,太原的小街小巷共有180條;現已改造120條,今年再改造30條,明年再改造30條。同時,今年計劃打造鐘樓街、三道巷步行街。
九
推進以晉陽湖為中心的太原西山片區,打造山湖一體、河湖連通、古今交融、人文自然輝映的一流景區。
歷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太原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今年一定要完成晉祠公園提檔升級改造,把晉祠品牌擦亮”;
十
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關于雙塔寺,耿彥波說,“雙塔是太原城市名片與代表,是出文人的地方、是文化的地標,未來雙塔景區將有兩千畝大,相當于四個迎澤公園面積”。
龍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稱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齊、毀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與巴米揚大佛和樂山大佛相媲美!此外還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剎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宮純陽宮、多福寺等文物古跡。
計劃建一個狄村公園(唐槐公園),把我們的歷史人物(狄仁杰)作為城市記憶流傳下下來。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贊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歷史沉淀下來的遺跡為太原景區建設提供了強大助力。
十一
耿彥波說,要進一步推進省城環境質量好轉,率先實現清潔供暖全覆蓋,徹底解決城區冬季原煤散燒問題。加快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提升城市品質,實現省城環境質量穩步好轉。
十二
耿彥波說,針對太原市未來5年的規劃建設,太原市分別從民生、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綜合交通、產業轉型、重大基礎設施6大方向、6個策略,詳細列出24條具體的行動計劃。規劃總體目標為,到2020年,努力把太原市建成為功能完備、品質優良、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現代都市。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