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石杏茹 盧凱瑞
青島煉化:抬頭看路
——專訪青島煉化副總經理李振民、胡正海
○ 文/本刊記者 石杏茹 盧凱瑞
青島煉化清晰地看到企業未來的競爭壓力,不僅“埋頭拉車”,而且“抬頭看路”,為明天的發展而努力。
企業要想好好地活在今天,就要有收入、利潤和成長,這是當下的工作。企業要想更好地活在明天,就需要做“將來時”的工作,做一些今天覺得杞人憂天,明天卻受用無窮的工作。
青島煉化正是如此,不僅“埋頭拉車”,而且“抬頭看路”。青島煉化的兩位副總經理李振民、胡正海講述了企業的進取精神、憂患意識和未來的努力方向。

“我們的追求是裝置指標波動最小化。”
中國石油石化:青島煉化2016年的人均勞效564萬元,遙遙領先于國內企業。我想問一下這個水平在世界煉化企業中占什么位置?
胡正海:這個沒有辦法比較。人均勞效是中國石化2016年自己內部確定的指標。中國石化提出這個指標是因為國有企業面臨減員增效、提高效率的問題。世界上其他的煉化企業市場體系和我們不同,沒有人均勞效的概念和評價指標。美國所羅門績效評價在國際上廣泛被認可,全世界有600多座煉廠都參考過這個系統的評估,但是它同樣沒有人均指標,而是按照其他經濟指標如效益等指標來評比測算。
中國石油石化:那如果用效益等可以比較的指標相比,青島煉化在國際上居于一個什么水平?
胡正海:我們現在處于亞太領先地位。因為參加世界范圍內的煉廠效益評比需要一定費用,我們隔幾年參加一次,以知道自己煉廠處于一個什么水平。這兩年我們雖沒有參加,但中國石化內部有一個比較。在內部比較中,青島煉化一直處于領先的水平。中國石化的體系和所羅門的體系很多指標都是相似的,所以基本我們都是處于亞太先進水平。
中國石油石化:了解到青島煉化在噸油利潤以及人均勞效方面所做的方方面面工作后,我感覺已經做到了極致。下一步還有可以挖掘的空間嗎?
胡正海:我的觀點是效益這塊我們還是有較大提升空間,像我們的產品結構調整還沒做到最好。
中國石油石化:去年柴油和汽油的價差很大,所以青島煉化產品結構調整的目標是多產汽油,多產航空煤油,柴汽比達到0.83 ,現在可以調整的幅度還很大嗎?
胡正海:還很大。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我們已經基本做到最佳,但需要投資的技術層面的調整上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現在我國汽柴油的價差非常大,從技術上看,我們如果增加一些新的裝置,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柴汽比。另外我們還有新增的煤油市場。我國航空煤油的需求每年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增長,國家還需從海外進口大量煤油。這個市場我們還沒完全占領。青島機場從以前年需求20多萬噸上升到現在60多萬噸,新的機場建成后年需求將達到上百萬噸。
中國石油石化:您剛才說關注市場,在這方面還有哪些方面能夠深挖效益的?
胡正海:市場的細分也能挖掘效益。我國汽油牌號不同價值也是不同,各標號汽油對應的市場不一樣。這就需要權衡,我們要生產很多不同的汽油就需增加生產的柔性。這其實是增加了運行的成本,所以必須權衡。北方的成品油市場已經過剩,像廣東的粵五汽油有需求,我們有這樣的柔性可以生產出粵五汽油,那就能增加銷量,這個錢就能賺到。從技術角度講,就是以很低的成本創造出更多地利潤。
中國石油石化:除了這些,還有哪些方面有挖掘潛力?
胡正海:增加利潤在生產經營的每一環節都可挖掘潛力。剛提到從產品角度增加利潤,從原料的供應角度也能挖掘潛力。我們原油有非常大的運行空間,原油的優化與原油的方案,我們一年有500多種優化方案可以供選擇,去年我們選用了50多種運行。除此之外降成本也能增加利潤。在價值鏈的每一環節采用更有效的方式,比如化工三劑的消耗、裝置的維護維修,都能減少成本。利潤是和每一個崗位都息息相關的。

毗鄰優良海港,青島煉化天然具有成為成品油出口基地的優勢。
中國石油石化:人少、裝置新,是青島煉化的先天優勢,青島煉化取得這么好的人均勞效,客觀優勢和主觀努力各占比多少比重?
李振民:如果非要說一個比重是很難的。可以這樣說,沒有先天條件,我們很難取得這樣的成績;沒有后天的努力,我們又達不到現在的高度。相對來說,再好的家伙事兒也得有人干,人的因素還是起主要作用。裝備方面不占主導作用,因為有同等條件的新企業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益。奔馳車好開,但是新手就可能開不了。不能說車先天條件不好,只能說后天技術不夠。
我們身處華北這樣一個成品油過剩的地區,還有優勢就說明我們做得比較好。這其中,企業的決策質量最重要,只有決策做得更好才能在整個環節產生影響。這主要取決于人。市場對企業的影響很大,但最重要的是人的影響。另一方面,相對于老企業,青島煉化在企業辦社會方面的負擔輕,絕大多數精力都圍繞在生產經營上,也算一種客觀優勢。
中國石油石化:在這幾天的采訪過程中,無論是中層干部還是基層員工,大家更愿意說的是今年要怎么繼續挖潛增效,怎么不斷地尋找青島煉化的進步空間。青島煉化人為什么這么拼?
李振民:更多的應該是憂患意識。效益是和大家切身利益相關的一件事。煉油企業要在市場生存下去必須要有比較好的內功,因為國家定的油價給煉油企業只留了百分之幾的毛利。企業能不能把這百分之幾的毛利發揮到極致,決定其能否生存發展。
中國石油石化:現在要求開放成品油市場的呼聲很高,成品油定價權一旦放開,情況會怎么樣?
李振民:這就是我所說的憂患意識的主要來源了。成品油市場一旦開放,不再由發改委定價,就到了我們和地煉、外資一起混戰的狀態。如果那時候所有的競爭者都處在公平的稅收平臺下,那么拼的就是自身內功。所以,我們現在考慮的不僅僅是如何保持噸油利潤和人均勞效第一名的問題,而是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那時候已經退休,年輕的職工怎么辦。企業要是年年虧損,被關停了,那這些人的前途、職業生涯怎么辦。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反復對職工進行宣教,如今,效益就是生命的思想在青島煉化已經從領導層被動的宣教,變為全體員工主動的行動。
中國石油石化:您說的是不是有點嚴重了,雖然確實有連續虧損幾年就關停的說法,但是以目前青島煉化的盈利水平說被關停是否有些夸大其詞?
李振民:絕不是夸大其詞,也不是杞人憂天。企業必須有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有的煉化企業前些年還是盈利標桿,現在卻面臨虧損。一個企業富起來不容易,垮下去卻是很快的。再加上還有新能源如電動車對煉油行業的威脅。
中國石油石化:日后放開成品油市場后,青島煉化和地煉比,盈利能力能否處于領先水平?
李振民:只要稅收在一個平臺上我們應該更有競爭力,所以我們一直呼吁稅收改革,嚴格執法。除了稅收外,我們之所以有憂患意識還在于,地煉沒有保供的任務。虧錢的時候,民營企業可以不賣,把原油屯著,價格差不多了再開工。它有這個機制,我們沒有。我們肩負社會責任,必須要保市場供應。
中國石油石化:去年國際油價非常低,全年布倫特均價44美元/桶。多個機構預測,2017年全年布倫特油價將在50~65美元/桶間運行,均價將在55美元/桶左右。相比去年上漲了10美元。在這樣的原油價格下,青島煉化今年利潤會達到什么水平?
李振民:國家在原油價格達到80美元/桶以上開始對成品油限價。所以,原油價格65美元/桶左右,我們還是有競爭力的。與去年相比,今年青島煉化還是可以保持一定的效益,但是今年壓力比去年大。去年,總部給我們的計劃目標是21億元,今年是26億元。兩會期間,呼吁成品油價格放開的聲音更強烈,所以我們也更需要平等競爭。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