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一兵
燕山石化的綠色行動
○ 文/周一兵
燕山石化多年的努力,實施的是“碧水藍天”計劃,不忘的是渴求“碧水藍天”的初心。
由中央網信辦和25家媒體組成的“治霾京津冀在行動”采訪團近日到燕山石化就環保工作進行調研采訪。歷時4年,投資18.3億元,實施106個環保治理項目……燕山石化用心書寫的這份答卷,讓記者們切身感受到了燕山石化為了首都的水更綠一點,天更藍一些做出的不懈努力。
2013年7月30日,中國石化在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主辦的“生態文明·美麗家園”關注氣候中國峰會上宣布,將開展“碧水藍天”環保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228.7億元,實施803個環保綜合整治項目。這是中國石化史上規模最大的環保治理行動,也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圍最大的環保專項治理行動。
作為中國石化在京特大型窗口企業,燕山石化深感責任重大。公司副總經理焦陽介紹,“碧水藍天”計劃宣布之初,燕山石化就積極配合中國石化為響應國家建設“美麗中國”的號召,兌現承諾所做的努力和嘗試。同時,落實《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加緊實施“碧水藍天”工程。經過評估,燕山石化先后兩次對接中國石化“碧水藍天”計劃項目共58個,總投資近11億元。
燕山石化能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部部長凌俊告訴記者,在中國石化“碧水藍天”計劃的落實過程中,燕山石化對所有項目進行了逐個的分析和分類。這些項目涵蓋了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治理、動力鍋爐、工業加熱爐煙氣脫硝治理、區域異味治理項目以及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檢測(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水體風險防范設施建設、輕/重油罐脫水改造等多個方面,可以說實現了煉油、化工和公用工程板塊全覆蓋,以確保有效控制和治理公司各生產環節中與廢水、廢氣有關的污染物排放。
焦陽表示,通過實施106個環保治理項目,與2013年相比,燕山石化各項污染物均實現大幅度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30.4%,氮氧化物下降41.7%,化學需氧量下降37%,氨氮下降22.2%,尤其揮發性有機物下降64.3%。
面對全國人民普遍對空氣質量的怨聲載道,應對“藍天”的問題被首先排上日程。
燕山石化拿出專項資金的近三分之一投入4個針對煙氣脫硝治理的項目,即“化工系統動力鍋爐脫硝治理項目”、“化工系統工業爐脫硝治理項目”、“熱力廠動力鍋爐脫硝治理項目”和“煉油系統工業爐脫硝治理項目”,表明了對“還城市一片藍天”決心和行動。
燕山石化能源管理與環境保護部工作人員趙洋洋介紹,公司首個完成的環保項目是“熱電廠動力鍋爐煙氣脫硝試驗項目”,僅僅用了3個月就建成并順利進行了熱態調試,項目包括的6臺新安裝的低氮燃燒器成功完成了手動點火試驗。該環保項目標志著今后燕山石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將得到有效治理,并優于北京市規定的標準,同時也為探索氮氧化物總量減排拓出一條新路。
該項目運行結果證明,低氮燃燒器性能優于以往國內工業企業使用的普通鍋爐燃燒器,其特點是多級配風、分級燃燒和可控制燃燒火焰溫度等,能有效減少鍋爐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氮氧化物,從而實現減排目標。運行期間,燕山石化技術人員還對鍋爐的氮氧化物的減排效果進行研究和檢測,為推廣該項技術積累經驗。

●為了首都的碧水藍天,燕山石化在行動。
在首批36個“碧水藍天”對接項目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有29項,投資占到專項資金投資的近一半,包括橡膠工藝尾氣治理、罐區異味治理以及油品密閉裝車完善改造等項目。燕山石化積極采用冷凝回收、吸附回收,催化氧化和紫外光高級氧化等先進的凈化技術對揮發性有機物(VOCs)進行治理;同時在行業內率先開展無組織泄漏檢測及修復(LDAR)工作,與國內科研機構和國外專業公司進行技術交流,并力求實現LDAR檢測修復工作常規化、日?;⑿畔⒒?,最大程度減少揮發性有機物(VOCs)逸散,消除異味,避免擾民,改善周邊大氣質量。2015年,燕山石化LDAR信息平臺建成上線,有效提升了LDAR檢測水平。目前,燕山石化已經完成了六輪檢測工作,累計進行了400多萬個密封點的泄漏檢測與修復,密封點泄漏率下降了60%以上。
“碧水藍天”計劃中“藍天”與“碧水”密不可分。在努力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的同時,燕山石化還追加投資,對產生的工業廢水進行有效治理。
趙洋洋介紹,“水體風險防范設施建設”項目是針對可能存在的環境事故風險,對現有的水體風險防控設施進一步進行的完善,通過“增設事故污水輸送系統”,確保事故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提高了事故狀態下污水收集處置的效率,避免次生污染事故的發生。此外燕山石化還對化工污水處理提高回用水能力、重油脫水系統改造、主干管網進行污水流量有效計量和排污監控等進行了相應安排。2015年又實施了外排水提標改造項目,外排水COD濃度小于30毫克/升,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
對于燕山石化,為“碧水”與“藍天”而努力并不是順勢選擇的被動之舉,而是一直以來的孜孜追求。
記者了解到,從1997年在國內率先啟動清潔燃料工程開始,燕山石化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攻關和裝置改造,實現了油品標號和質量的步步升級。從含鉛汽油到清潔汽油,從無標準到歐二、歐三、國四、國五,再到剛剛開始實施的京六排放標準,燕山石化用10年間走完了發達國家30年的油品升級之路,一直處于國內前列。
燕山石化還致力于對生產廢水、廢氣的有效控制和處理,其中包括了采用自有技術和國際先進的水處理技術,投資建成了兩套國內領先的污水處理裝置,將污水處理成標準的鍋爐用水,其水質甚至超過飲用水,年回用水量超過1200萬噸/年。他們還依靠技術進步,實施乏汽回收、循環水場節水、蒸汽凝結水回收的改造等等。凌俊說:“近10年來公司工業循環冷卻水從循環一圈排掉改造成循環使用6圈后再排掉,最終實現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3%,使年工業取新鮮水量下降了60%,相當于一年能省出20個昆明湖的蓄水量。”
火炬氣的回收利用則是一項集資源利用和環保效益于一體的舉措。燕山石化采用新技術,實施了火炬氣回收再利用改造工程,對火炬系統進行了改造,實現正常生產時火炬系統全部熄滅,每年可回收再利用的火炬氣數量超過10萬噸,不僅環境效益可觀,經濟效益也十分顯著。
燕山石化多年的努力,實施的是“碧水藍天”計劃,不忘的是渴求“碧水藍天”的初心。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