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晶
浙江省地處長三角南翼,素有“魚米之鄉”之稱。2016年,浙江省GDP總量46485億元,人均GDP達到1.26萬美元。5月13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新聞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浙江省副省長梁黎明出席發布會,介紹了浙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情況。
浙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三大優勢:區位、開放、浙商
梁黎明表示,“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地區和沿海發達省份,浙江省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有十分明顯又獨特的比較優勢。”
一是地理區位優勢。浙江省地處長江黃金水道和南北海運大通道的交匯處,是“一帶一路”總體格局中的重要節點、大宗國際貨物中轉地和集散地。寧波—舟山港的貨物吞吐量已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2016年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四位。
二是作為開放大省的優勢。2016年浙江貨物貿易進出口額3365億美元,占全國的9.1%,占全球市場份額超1%。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為1047億美元。2016年,全省新備案、核準境外企業和機構803家,對外直接投資額169億美元,其中,對沿線國家投資項目144個,投資規模達到74億美元。
三是“天下浙商”的優勢。浙江有600萬浙商在省外投資創業,還有200萬浙商在境外投資創業,其中“一帶一路”沿線是浙籍華人華僑的聚集地區,也是浙商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為浙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人文基礎和環境條件。
資料顯示,浙江省民營經濟占經濟總量的60%以上。2016年公布的中國民營經濟500強中,浙江省占134席,入圍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一。
梁黎明強調,浙江的民營資本和民營企業是參與“一帶一路”最大的亮點之一。浙江的民營企業有幾十萬家、量大面廣,涉及到各個領域。民營資本民營企業具有機制活、理念新、戰略投資意向調整快的特點。而且浙江的民營企業包容性強、合作意識強、嗅覺靈敏,大的訂單也接,小的訂單也要。
浙江自貿區:打造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配置基地
2017年4月1日,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那么浙江自貿區如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
在發布會現場,梁黎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浙江自貿區的設立,意味著浙江的對外開放工作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浙江自貿區非常注重特色,要建設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范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梁黎明介紹,目前有許多全球油品經營商和貿易商在和浙江談合作。另外,浙江自貿區將以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為突破口,加快拓展國際船舶管理服務,2016年針對國際船舶航運中的保稅燃料油交易量達到120萬噸左右,今年的目標是要達到200萬噸以上。
梁黎明表示,自貿區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加強重大項目建設。5月11日,美國波音飛機本土外的第一個工廠在舟山正式開工建設,同時建設的民營綠色石化項目到2018年會有階段性成果。
“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互利合作創造了非常好的機會、搭建了非常好的平臺,也是浙江未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高地。”梁黎明說。
浙江推動“四港”建設:
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
圍繞“一帶一路”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政策溝通、民心相通,浙江省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其中“四港”建設引人關注。
梁黎明表示,浙江正在“聯動推進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建設,加快構建暢通高效的運輸通道網絡。”
海港方面,組建了浙江省海港委和省海港集團,成立了寧波—舟山港集團,同時積極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構建服務“海上絲綢之路”的海港體系和海上運輸大通道。
陸港方面,積極構建貫穿“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陸港體系和陸上運輸大通道。義新歐班列于2014年11月18日開通,截至2017年4月底,已往返運行177班次,發標箱13953個。
空港方面,以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機場為重點,大力提升航空基礎設施水平,積極拓展和完善航線網絡。
信息港方面,依托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推進港口、航運、鐵路信息交換。同時充分發揮阿里巴巴的國際電商優勢,推進世界電子貿易平臺建設,加快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走廊。
“浙江省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已經取得了初步階段性成效,下一步,浙江省將以此次高峰論壇的成果為指引,進一步優化對內對外投資環境,繼續全面提升浙江的開放發展水平,繼續全力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深度合作。”梁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