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昕
5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這樣說:“大家都在說‘絲綢之路,因為這條路線是以絲綢命名的,但我首先想到的卻是茶葉。”
的確,古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大陸的重要商道,在各國對華貿易中,占比最重的就是絲綢和茶葉。“相比于絲綢,茶葉更是合作和包容的產物。無論你在北京,在莫斯科,在倫敦,還是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城市,都能看到茶葉。茶葉將不同國家、不同共同體的人們聯系在一起。”拉加德這么說,是借茶葉來比喻她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前景的展望。
在拉加德眼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與對接,將承擔起過去茶葉所扮演的角色,并注入新的成分,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受益,連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文化、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福祉;通過基礎設施項目、新興技術也可創造更多就業、新經濟增長點等發展機遇。
“IMF致力于幫助189個成員國擴大貿易投資、加強金融互聯互通以及人文交流,這些都希望能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得以實現。未來IMF將進一步通過融資,向‘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幫助。”拉加德說。
在拉加德看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沿線國家帶來三方面的好處。
首先是提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包括硬件和軟件。拉加德認為,在尊重人類發展和環境的基礎上,“一帶一路”倡議可每年解決1.5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缺口,促進全球增長的潛力,增加民眾收入。此外,與古絲綢之路不同,21世紀的信息技術大有可為,中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和5G技術,都闡釋了基礎設施“軟件”的一面。“兼顧硬件和軟件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有效地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其次是更大的包容性。拉加德說:“新的道路、港口、鐵路、電網等,讓發展中國家和全球供應鏈連接在一起。”拉加德認為這個價值鏈不僅存在于經濟層面,“試想一下這些新的道路、港口、鐵路和電網將會使沿線國家和地區擁有更多的學校和醫院,更多的人將會連接到教育和醫療服務體系。”
最后是強有力的經濟合作。“包括提供商業和環境保護等一系列標準和原則等在內的做法將會切實繁榮貿易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拉加德還說,這種經濟合作對生產力和消費者都有好處,也將減少世界貧困人口。此外,“一帶一路”倡議還將促進貿易、投資以及金融方面的全球合作,使得利益惠及更多人民。
拉加德表示,如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幫助超過100個國家提高財政收入,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金融連接等。回到茶葉的話題,拉加德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一帶一路”的對接就像即將誕生新風味茶葉一樣,一起創造新的事物,為世界經濟新增長點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