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紅
【內容摘要】中學階段,開展古詩詞閱讀教學,除了考試的要求外,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他們的情操,同時又能夠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由此可見,開展古詩詞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關鍵詞】鑒賞 情景 細致入微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面對詩詞學習時,總會表現的很煩躁。在和學生們的溝通交流中,學生們反映學習詩詞感覺很無趣,并且這些詩詞晦澀難懂,不如普通的文章更能吸引他們的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更加喜歡故事性較強的課文,但是古詩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詩詞閱讀鑒賞能力,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下面我就如何開展詩詞閱讀教學,提出了自己的幾種看法。
一、詩詞鑒賞能力的提高,需要讀讀背背
在進行詩詞閱讀鑒賞教學時,我會讓學生們多讀多背。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認為這是傳統的詩詞教學方法,不應該提倡。但是,如果學生們都無法將詩詞完整地背誦下來,何談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開展詩詞閱讀教學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們能夠熟練的背誦詩詞。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閱歷不多,教師要是讓他們強行地去理解、分析詩詞含義,學生們只會套路性地進行分析,實則并沒有真正地理解。這其實就屬于“拔苗助長”式的教學方法。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可以讓學生先去讀,然后背誦,我不要求學生們能夠很強烈地感受到詩詞所表達的那種思想感情,但隨著他們閱歷的增加,他們慢慢地就能夠理解。
比如在講解完《水調歌頭》后,學生們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這些句子理解的不是很深刻。我沒有強迫地要求學生真實地體會這些情感,因為這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不現實的。于是我就讓他們先把這些句子記住,讓他們在課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同時,我還會對他們進行閱讀背誦指導,讓他們在“淺讀”的過程中,簡單地理解詩句的內容。后來,有個學生和我說到:“中秋節的時候本該團聚,可是,爸爸出差了沒在家,我很想他,這讓我吃飯都吃不香。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有些明白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話的含義了。”由此可見,學生們隨著生活經歷的生活經歷的日漸豐富,他們的感悟也會更多,有些詩句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們發現了讓學生們一開始就能對詩句深入地理解這是不現實的,在詩詞閱讀教學時,我們可以適當地采用略顯傳統的辦法,讓學生先讀、先背,當學生們基礎牢固后,他們的鑒賞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二、創設詩詞情景,引導學生運用詩詞
“讀、背”是學好詩詞,提高詩詞閱讀鑒賞能力的前提,但是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讀、背”的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這時,教師可以創設詩詞情景,讓學生們在面對特定的情景時,靈活地運用詩詞,進一步提高他們運用詩詞的能力,并且還增強了詩詞教學的趣味性。
創設情景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描繪一幅圖、一個畫面,讓學生們運用所學的詩詞填補到這個情景中。比如,我和學生說到:“清晨我來到一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現在你們把它想象成一幅畫,用一句詩填補到這幅畫中。”學生們思考了一會后,回答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除了我給學生們創設情景,讓學生們填補外,我還會給出學生們一句詩,讓學生們自己創設情景,描繪畫面。比如,我給學生舉出“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句詩,讓學生們根據這句詩,描繪一幅畫面,字數在100-150字之間。利用這種方式,有效地增加了詩詞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由此可見,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們運用詩詞,既可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又能夠提高對詩詞的畫面感。久而久之,學生們理解感悟詩詞的水平會大大的提高,他們的詩詞閱讀鑒賞能力也會隨著提高。
三、細致入微地分析詩詞,引導學生體會詩詞的表達手法
古人之所以能夠創作出優秀的詩詞,是因為他們煉字煉句的能力十分高超,有時一個字的運用他們都會反復推敲。教師在詩詞閱讀教學時,從每個字著手,深入細致地分析詩詞,讓學生感受詩人煉字的能力。同時,古人在進行詩詞創作時就掌握了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等,教師也要對這些修辭手法進行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比如在講解《登岳陽樓》時,我對詩中的每個詞、每個字的分析都是很透徹的,比如文中的“老病”,就體現了作者當時的境況,既“老”且“病”,進一步體現了作者當時的孤危感和落寞的情懷。同時,這首詩是以《登岳陽樓》為題目,但是作者卻是借景來表達自己心系國家安危,憂國憂民的情懷,這也是一種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在講解過程中,我會對這些細節性的知識點進行深入地剖析,引導學生們跟隨我的思路對詩詞進行鑒賞。這樣,學生們在以后鑒賞詩詞時,才能細致入微地對詩詞進行分析、鑒賞,他們的詩詞閱讀鑒賞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總之,詩詞閱讀鑒賞能力是一項比較高超的技能,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就需要廣大教師能夠耐心、細心地對學生們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詩詞閱讀鑒賞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薛鳳彪. 試論多媒體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整合[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
[2] 邱宗林. 高中語文古詩詞“情境化”教學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8).
[3] 王曉波. 建構有質量的古詩詞教學課堂[J]. 創新時代,2016(10).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城南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