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喜歡三國中的哪個人物?”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張飛,他才是真正的英雄!”雖然書中對他的筆墨并不算多,但我卻深深感受到了他身上迷人的地方。
張飛忠心耿耿,嫉惡如仇。劉備兵敗,投奔袁紹,關羽收到劉備的書信,帶著劉備夫人趕來相會。張飛一聽說關羽到來,提起長矛,披掛上馬,只見他,環眼圓睜,倒豎虎須,揮矛便刺。原來,張飛以為關羽投降了曹操,才兵戎相見。他把“忠”字放在第一位,如果背信棄義,即使是對曾經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關羽他也不原諒。一千多年來,關羽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忠義的化身,但我認為張飛的忠義并不亞于關羽,我對他的耿耿忠心無限敬佩。
我喜歡張飛的“粗莽帶烈氣,好酒不伐智”。建安十九年,劉備已取得漢中,羽翼漸豐,于是派張飛去討伐曹操。張飛派人在陣前叫罵,意在引曹軍交戰,但曹軍大將張郃置之不理,張飛每天在陣前喝得大醉,坐在山前辱罵。劉備聽說后大驚,諸葛亮卻派人送去了五十甕“佳釀”,張飛令將士們大張旗鼓痛飲,并且命軍士摔跤助興,完全沒把張郃放在眼里。張郃認為張飛欺人太甚,于是親自出馬夜襲張飛大營,沒想到中了張飛的計策,被張飛殺得大敗而逃。這一仗,可以看出張飛并不是那種“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撞英雄,而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軍。
我喜歡張飛的臨危不懼、膽識過人。在長坂橋頭,面對曹軍的滾滾人馬,張飛一聲斷喝,嚇得曹軍魂飛魄散,連不可一世的曹操也怕被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了首級,連忙命人去掉象征身份的青羅傘蓋。張飛見曹軍陣腳移動,又一聲斷喝,曹軍兵將如土崩瓦解,向西奔逃。張飛的英雄氣概怕是空前絕后了吧。
雖然張飛身上有明顯的個人崇拜思想,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向他學習。
華羅庚曾經說過:“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蔽曳浅Y澩@句話,我們的心胸應該是世界的,但我們的心靈應該是中國的,這顆心應該始終保持中國紅。當今世界正發生著深刻而劇烈的變化,表現之一就是國家間的力量此消彼長,大國與大國之間的博弈日趨激烈,政治戰、經濟戰、文化戰、信息戰無處不在,這些“戰”演變為戰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我經常聽到電視上講什么“新三國演義”,什么“全球一盤棋,中美大博弈”之類的話題。事實也正是如此,在中美大博弈中,美國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情況下,挑唆中國的周邊小國共同圍堵中國,妄圖遏制中國的崛起。
而今,中國這艘巨輪已經找準了自己的航向,正劈波斬浪向著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目標奮力前行。此時此刻,作為這艘巨輪上的天然乘客,我們應該和舵手保持密切配合,像張飛那樣,對國家絕對忠誠,為國家盡心竭力。我的語文老師曾經寫過一首《巨龍吟》,結尾是這樣的:粒沙相聚凝成塔,眾志成城破堅冰。十四億人齊奮力,鐵鐐枷鎖成齏粉。吾輩同儕風云會,不辭辛勞夙夜興。投鞭斷流添薪柴,美夢成真驚鬼神。五洲四海齊聲贊,天下大同享升平。巍巍中華傲然立,天地不老日月明。
實現“中國夢”,這是我們全體中國人的責任,也是我們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指導老師:王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