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
(來源:東方網)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鮑勃·迪倫,并沒有降低文學的價值和追求,相反,把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擴大成一種“大文學”,文學的外延擴大了。鮑勃·迪倫獲諾貝爾文學獎,人們看到的是他作為著名民謠、搖滾音樂人的價值,但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看到的卻是他的文學成就,2014年時有人這么評價鮑勃·迪倫: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頂級詩人。
事實上,鮑勃·迪倫的文學成就在美國是得到公認的,1990年他獲得法蘭西文學院的“文學藝術杰出成就獎”,2008年第92屆普利策文學獎上獲得“特別榮譽獎”。當然,我們也得承認鮑勃·迪倫不是世界上大紅大紫的那種頂級詩人。此番獲獎,諾貝爾官方給出的獲獎理由是,鮑勃·迪倫“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這幾乎是其他文學家沒有做到的。就如同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A.阿列克謝耶維奇一樣,她是記者,卻用新聞視角書寫了宏大的文學畫卷,也是傳統作家沒有做到或不愿去做的。
適用話題:邊緣文學與傳統文學 文學的多樣性
運用點撥:傳統文學不是不好,但文學大眾化的努力更值得點贊。諾貝爾文學獎不只是表彰小說、散文、詩歌創作中的佼佼者,也表彰影視文學、音樂文學等邊緣文學中的佼佼者,說不定哪年就頒給了曲藝文學作者。是文學就有獲得諾獎的資格,讓有文學潛力者獲獎,更有利于文學的健康發展。
(本版由楊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