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鋒
(上海同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444)
下承式系桿拱橋施工監控過程中索力的測試與調整
張衛鋒
(上海同豐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444)
在系桿拱橋施工過程中,吊桿索力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成橋線形及結構的內力分布。為此,在施工監控過程中,應對吊桿索力進行精確測試與調整。現結合實際工程,對常規索力測試方法進行改進,并介紹調索方法,以期對同類工程有所借鑒。
下承式系桿拱橋;施工監控;索力測試;索力調整
下承式系桿拱橋屬拱和梁相組合而成的拱橋,橋跨結構由拱肋、懸吊結構和橫向聯結系三部分組成,行車道在拱肋之下。拱和梁在兩端固結,中間用吊桿聯結,簡支于橋梁墩臺上,受力明確,是外部靜定、內部超靜定的結構。拱的水平推力由系梁承受。橋型整體具有外形美觀,結構輕巧等特點,近年來該橋型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對于下承式系桿拱橋,吊桿內力的大小影響著成橋時結構各部位,特別是縱梁的線形和內力分布。因此,在系桿拱橋施工監控過程中,對索力的準確測試及索力調整是關鍵內容之一。施工過程中的吊桿索力測試與調整具體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各施工階段索力的測定,確定各施工階段的吊桿實測索力值;第二部分是在實測索力的基礎上對索力進行調整,以確保成橋后吊桿索力滿足設計要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環境的復雜性,施工過程中的階段吊桿索力與設計值會有所偏差,只有準確測定吊桿在各施工階段的索力值,才能夠在實測索力的基礎上將成橋索力調整至設計索力目標值,索力測試與索力調整相輔相成而又相互影響。
2.1 常規吊桿索力測定方法
當前索力測定的方法主要有千斤頂油壓讀數法、壓力傳感器讀數法和頻率法。油壓讀數法是利用千斤頂油壓讀數與張拉力的比例關系,將油壓表讀數換算成張拉力。該方法是施工過程中最常用的索力測定方法。壓力傳感器讀數法是錨頭內部安裝壓力傳感器,張拉時可直接讀出張拉力值。頻率法是測定索體的自振頻率,根據自振頻率計算出索力值。頻率法操作簡單,可重復利用,是成橋后索力測試最常用的方法。
然而,上述方法均有優缺點,千斤頂油壓讀數法只能讀出單根吊桿張拉時的索力值,由于每根吊桿在張拉時均對其余吊桿有影響,因此張拉后續吊桿時并不能確定先張拉的吊桿實際索力值。壓力傳感器法不利于吊桿錨頭防腐且價格昂貴,一般不采用。頻率法雖然方便,但由于吊桿受兩端約束條件,截面剛度等影響,由自振頻率計算索力時很難精確確定計算索長,另外,頻率法也較難測出靠近拱腳的短吊桿的低階頻率。
2.2 吊桿索力測定的改進方法
目前施工時測定吊桿索力一般采用千斤頂油壓表讀數法,成橋后采用頻率法,在計算吊桿索力時,按照吊桿的計算長度換算出索力,然而,吊桿的計算長度由于受兩端約束、截面剛度的影響,直接采用計算長度計算出的吊桿索力與實際吊桿索力有所偏差。因此,在施工監控過程中,可將油壓表讀數法和頻率法相結合,根據實測索力結果對吊桿長度予以修正,再以修正后的吊桿長度作為頻率法的計算長度。具體做法如下:
(1)千斤頂張拉每根吊桿時讀取油壓表讀數,換算出索力值。
(2)張拉完畢后,采用頻率法測定該吊桿的頻率。
(3)將測定的索力及頻率代入公式(1)(即為吊桿兩端固結并考慮截面剛度),反算出吊桿計算長度。

(4)重復上述過程,將全橋的吊桿計算長度逐一進行修正。
(5)以(3)中修正的吊桿長度作為后續頻率法測定索力的計算長度,測出各施工階段的吊桿頻率,進而計算出吊桿索力值。
3.1 吊桿索力調整的理論基礎
在施工監控過程中,吊桿張拉過程是分批分階段張拉的,在張拉過程中伴隨著結構變形、系桿支承體系的變化和內力重分配等,前期張拉完的吊桿拉力直接影響后期吊桿的張拉力。因此,在系桿拱橋施工監控過程中須對所有的吊桿力進行調整。
在目前系桿拱橋施工過程中,控制吊桿張拉力采用的方法有剛性支承連續梁法、零位移法和彎矩最小法等。但最為常用的是基于影響矩陣法對系桿拱橋進行調索。影響矩陣法是以每根吊桿的張拉力控制值為基本,給吊桿施加單位力,利用計算軟件求出單位力作用下的吊桿內力矩陣,建立典型方程,通過求解線形方程組得到每根吊桿調整的張拉力控制值,從而使得最終的吊桿索力達到設計要求。
假設當前施工階段各吊桿索力為 T01、T02、T03…T0i…T0n,計作[T0];設計目標索力為T1、T2、T3…Ti… Tn,計作[T],得出各吊桿需調整的索力值:ΔT1、ΔT2、ΔT3…ΔTi…ΔTn,計作[ΔT],則有:

由公式(2)可求得吊桿索力調整值: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式(3)進行吊桿索力調整時,結構應處于線性狀態,一般應用于初張拉完成以后的階段,另外,由上式求得的是索力增量值而不是千斤頂張拉力值,而千斤頂張拉力值則須根據張拉順序重新求解。
3.2 吊桿調索具體實施方法
在系桿拱橋施工監控過程中,通常以設計給定的索力為控制目標,根據施工工序確定各施工狀態。由式(3)可知,索力增量與張拉順序無關,即不論先調整哪根吊桿的索力,待所有吊桿索力調整完,都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從而達到設計目標索力。然而,在實際調索工程中須選定順序,因為千斤頂的張拉力與調索順序密切相關,結構的內力也隨著索力調整而變化。因此,在系桿拱橋調索時,應遵循如下原則:(1)吊桿索力調整時,為保證結構安全,盡量使結構的內力或撓度變化幅值最小;(2)為縮減調索的步驟,盡可能做到只調整部分吊桿的索力;(3)由于各索相互影響,在吊桿調整過程中,要保證每根吊桿的索力均在安全范圍內。
根據上述原則,系桿拱橋具體吊桿調索實施方法如下:
(1)測定每根吊桿的頻率,按照修正后的吊桿長度逐一求出每根吊桿當前狀態下的實際索力。
(2)將實測的索力輸入計算模型,由于施工過程中存在誤差,實測的索力很難與理論計算模型中得到的索力完全吻合,因此須對計算模型進行先倒拆再正裝的迭代計算。實際上,此倒拆-正裝迭代計算為虛擬模擬計算過程,正裝分析完成后模型中的各吊桿索力即為當前狀態下的實測索力。
(3)擬定吊桿索力調整張拉順序,在反復試算的基礎上找出最優吊桿調整順序。
(4)各吊桿索力調整完成后,再次用頻率法測定吊桿的索力,驗證調整后的索力是否達到索力設計值。
上述調索實施方法可用如下流程圖表示(見圖1)。

圖1 吊桿調索實施流程圖
某下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跨徑52 m,矢跨比為1/4.78,縱橫梁格體系,拱肋采用單圓鋼管截面,內灌混凝土,拱肋間設三道圓形風撐。全橋共設28對吊桿,吊桿間距3.0 m,吊桿線密度21.5 kg/m,施工工藝為先拱后梁。圖2為吊桿編號示意圖。

圖2 吊桿編號示意圖
4.1 吊桿索力測試結果
按照前述,采用千斤頂油壓表讀數法與頻率法相結合,根據修正后的吊桿長度測得各吊桿索力,見表1所列。

表1 調索前實測吊桿索力匯總表
表1中E和W分別代表東西兩側拱肋,由表中可以看出,修正后的吊桿長度均小于理論吊桿長度,其中邊吊桿最為明顯。調索前各吊桿索力不均勻,索力最大值630 kN,最小值僅有434 kN。
4.2 吊桿索力調整
將實測索力輸入計算模型,對計算模型進行倒拆-正裝迭代分析,最終選擇按照1-14-8-7-3-12-10-5-2-13-4-11-6-9的吊桿索力調整順序,調索后各吊桿索力見表2所列。

表2 調索后各吊桿索力值匯總表
由表2可知,調索后實測吊桿索力比設計成橋索力偏大,其中東側E5實測索力比理論索力大5.0%,西側W7實測索力比理論索力大5.2%,其余誤差均在5%以內,調索后各吊桿索力基本滿足要求。
(1)下承式系桿拱橋在施工監控過程中,為保證吊桿索力測試精度,建議采用千斤頂油壓表讀數法與頻率法相結合,關鍵是對吊桿計算長度的修正。
(2)調索時以設計索力為目標值,由實測索力通過倒拆-正裝分析,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張拉順序,確保理論分析與實際施工相一致。
U446.2
B
1009-7716(2017)04-0137-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4.040
2017-01-17
張衛鋒(1983-),男,山東曹縣人,碩士,工程師,從事舊橋加固設計及施工監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