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桑林



[摘要]渝東南生態保護區是重慶“五大”功能區建設的重要區域,其應急儲備庫的選址建設,對區域保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渝東南生態保護區的應急儲備庫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在搜集專家的意見基礎上,整理計算出各區縣的綜合評價指數,得到將該片區的應急儲備庫建設在黔江的結論。
[關鍵詞]渝東南;AHP;指標體系;黔江
1引言
重慶以山地和山丘地貌為主,氣候方面,處于“川東伏旱區”,特別容易發生干旱,而汛期雨量較大,容易發生洪澇和滑坡泥石流類地質災害,屬于我國的地質災害多發區。根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市每年因各種突發事件,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20億元左右,占重慶GDP的比重高達4%。為此,重慶非常重視應急管理工作。而渝東南生態保護區是重慶五大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渝東南地區的應急管理政策直接關系此規劃的戰略實現。
文章具體以渝東南生態保護區的應急儲備庫選址為具體落腳點,希望通過研究能夠為渝東南生態保護區的應急管理提供支撐,為重慶市的應急儲備系統完善提供支點。
2渝東南應急儲備庫選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運用AHP進行評價的第一個關鍵工作就是構造科學的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指標的選取過程中,必須堅持從整個儲備系統的運轉要求考慮,并且注意儲備庫的儲存對象要求問題,本文最終選擇基礎設施、安全因素和與危險源契合度以及政策法規等因素4個,層級結構如圖所示。
(1)基礎設施:該指標直接關系應急物資儲備庫平時能夠正常運轉,“戰時”能夠有效送達應急物資,具體包括考慮交通、通信、能源等具體影響因子。
(2)安全因子:該指標也是一個綜合性因子,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一個是物資的質量和數量安全。另一個是儲備庫所處的位置相對安全,這樣才能保證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任何閃失,從而保障應急需求。
(3)與危險源契合度:盡管某一個區域內的突發事件具有偶發性,無法進行準確預測,但是通過歷史數據的統計,可以知道突發事件發生的趨勢,從而估計發生的風險,進而能夠判定該區域內是否對儲備庫有需求。
(4)政策法律法規因子:應急儲備系統本身就是行政的性質,具體負責的是政府對突發事件預防和支援的功能,故而儲備庫的選址必然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影響,主要涉及的行政文件是《重慶市突發事件應急總預案》和《重慶市應急物資管理辦法》等規劃性文件。
3渝東南生態保護區應急儲備庫選址測算
31構造比較矩陣,并求解同層單權重
渝東南6個區縣均是應急物資儲備庫的備選地點(方案層)黔江(D1)、石柱(D2)、秀山(D3)、武?。―4)、彭水(D5)和酉陽(D6),通過收集資料,邀請重慶市突發事件研究專家,按照相對重要性來標度每個層級的某兩個因子相對于上一層級的重要性(參照表1),構造出各個判斷矩陣,包括如表2所示的準則層對決策層的判斷矩陣、表3~表6方案層對準則層的判斷矩陣。
32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方案層對準則層的權重值,以及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權重值,均通過一致性檢驗,分別見表7和表8。
評價指標中各因子的相對重要性是通過各個專家主觀判斷給出的結果,所以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判斷,故而構造的矩陣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所以也就需要進行一致性判定。本文采用λ-n的結果來衡量,各個矩陣均通過一致性檢驗(計算結果如表7所示),所以結果有效。
結合表7和表8可以計算出目標總排序值,如表9所示,由此可知在渝東南地區選擇將應急儲備庫建設在黔江區。這一結果與《重慶市突發事件應急總預案》和《重慶市應急物資管理辦法》等規劃性文件要求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網前三季度各類自然災害造成全國19億人次受災[EB/OL].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10/20/t20161020_16980876shtml.
[2]付德強,張偉考慮服務設施規模的應急物資儲備庫雙目標選址模型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392-396
[3]陸相林,宋萬杰,趙麗琴市域應急物資儲備庫選址模型與實證——以石家莊市為例[J].經濟地理,2014(4):40-45
[基金項目]2016年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科學研究《基于貨物價值特性的運輸適宜性評價模型——以“渝新歐”為例》項目(項目編號:YB2016-23)。
[作者簡介]鄭波(1988—),男,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桑林(1988—),女,重慶能源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