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慶賀
孫培希:建筑師眼里的世界
田慶賀
孫培希,雙魚座,現任邁斯(M.A.S.S.)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主持建筑師。美國建筑師協會會員,加拿大綠色建筑協會會員,曾工作于美國RATIO建筑設計事務所。本科畢業于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后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取得碩士學位。
律師、醫師、會計師、藥劑師、建筑師,心理咨詢師……不同的職業,給我們提供了不同的角色,而你喜歡成為其中的哪類人?孫培希選擇的是建筑師。建筑師既是藝術家又是工程師,在設計中追求完美,在實用中力求極至。下面,記者帶你一起走進孫培希的建筑世界,看看里面的布局和色彩。

孫培希:很多種原因吧。有來自家庭的原因,有來自個人的原因,還有來自外界環境的原因。更準確地說,不是我選擇了建筑,而是建筑選擇了我。我的父親也是建筑設計師,從記事起我就知道了什么是硫酸紙,什么是圓規。可以說,兒時的啟蒙環境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使我走上了建筑行業。后來,我考上了加拿大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讀了一年后發現自己對計算機并不感興趣。說來也巧,我認識了一些建筑系的朋友,并且開始選修了一些建筑史、藝術史與建筑有關的選修課。慢慢地,我越來越接近建筑學,也越來越喜歡建筑學了。一時間,我有了學建筑學的想法。父親雖然同意,但重選專業畢竟是一件大事,需要重考。若考不上怎么辦呢?我也知道這有一定的風險,但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后來,我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對聲中,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取了卡爾頓大學的建筑系(加拿大建筑系排名第二)。經過4年的專業學習,全系畢業率僅為40%,很多師兄弟選擇了別的行業,我卻堅持在建筑行業內工作。3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美國繼續深造,并獲碩士學位。畢業后,我又很順利地在一家事務所工作,現在回國經營自己的事務所。從記事起,我就沒離開過建筑設計這個大環境,而今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心情已然舒暢。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對設計這個行業加深了理解,也將自己最初的愛好變為事業。我會一直走下去的!
孫培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動力吧,也有著不同的堅持。求學時,是一種純粹的對空間藝術的著迷,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那些建筑大師一樣,在這個星球上留下自己的作品。其實,建筑師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它既能像藝術家一樣去創造新事物來產生新行為,又有著極強的社會責任感,賦予一件藝術品以功能。工作和創業的時候,則是一種強迫癥似的責任感,我總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設計來解決一些問題,通過建筑功能的改善來給人們帶來好的影響。
孫培希:我比較滿意的作品應該是三年前畢設的《舊金山純木制超高層建筑方案》。我覺得這個方案的理念很超前。或者說,它是對現在高層建筑理念的一種顛覆。人們想象中的高層建筑應該是鋼筋水泥,一種冷冰冰的長方體,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里重復著。我們當時這個畢業設計的課題是和SOM建筑事務所一起合作的一個項目。當時我們就在想,能不能去探索一下新的材料,用一些新方法,去創造奇跡。然后,我們就想到用木材,而且是可回收的木材,拼接成膠合木來作為建筑主體的主材料。這是很大膽的想法,當然也遇到了很多技術性的難題。不過,從理念的前瞻性上來講,這算是一個比較滿意的作品了。
當下正值高考季,一些學生面臨人生轉折,而建筑專業也是熱門之一。“成為建筑師,與城市的脈搏一起跳動!”這是孫培希的職業理想,而你的理想又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