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陳科龍 圖|劉汪洋 受訪者提供
清潔能源助力綠色發展
Clean Energy Promotes Green Development
◇ 文|本刊記者 陳科龍 圖|劉汪洋 受訪者提供
每次經過北濱路,我都會望向道路旁的紅色大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然后在心底默念幾遍。置身在重慶的大山大水中,很容易被這句話擊中。這句如詩的語言,是前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顯而易見,這句話顯示出中央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
在剛過去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這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相得益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清潔能源”出現的頻次高達4次。顯然,“清潔能源”的發展與國家有效去產能、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息息相關。
那么,重慶的“清潔能源”發展如何?
2015年3月31日凌晨1點35分,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緩緩降落在重慶江北機場。
“陽光動力2號”來到重慶,人們有幸見識到這架長航時、不耗費一滴燃油、不排放任何污染物、僅依靠太陽能發電儲電提供動力晝夜持續飛行的飛機。歡欣之余,我們驚嘆于國外太陽能技術的先進,同時,也冀望中國也能生產出一架與之媲美的太陽能飛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太陽能作為一種可信賴的清潔能源,這一產業的未來發展依然有著巨大的潛力,前景充滿希望。作為追趕者,我們的太陽能技術也在突飛猛進提升。據中國國家能源局去年12月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
不言而喻,重慶也在太陽能利用方面交出了出色答卷,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的利用。
“上海有陸家嘴,重慶有江北嘴。”重慶市民常以此褒譽重慶的中央商務區——江北嘴。江北嘴的“高大上”不僅僅體現在一幢幢摩天大樓,還有地面上的太陽能智能垃圾箱。遠處,太陽能智能垃圾箱和普通垃圾箱并無太大區別,但走近一看就會發現明顯不同,這里的垃圾箱頂部有一塊太陽能充電面板,面板呈長方形。

今年年初,重慶兩江新區和神華集團簽署了總投資25.5億元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項目協議。這意味著國內首條CIGS薄膜太陽能生產線落戶重慶,預計產能306兆瓦,年產值10億元。
除了太陽能之外,清潔能源還包括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核能等不可再生能源。

為支持清潔能源發展,針對風電場建設,重慶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把風電納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給予一些稅費優惠,為企業節約了建設成本。
許多重慶人在夏天都喜歡往石柱黃水跑,因為這里是避暑天堂。但很少有人知道石柱還有一個景區,七曜山山地風電群之一的大堡梁風電場。
與平原風電場的寬廣壯闊相比,大堡梁風電場呈現的則是一番別樣的壯麗:數十米高的巨大風機立于各處山頂,隨山勢起伏,一直綿延到天際。作為我市裝機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項目,大堡梁風電場每年可發電近9億度。
橫跨石柱、奉節、豐都等區縣的七曜山山脈,是重慶風力資源最好的區域。這里布局了大堡梁、獅子坪、回山坪、千野草場等多個風電場。據國電重慶分公司介紹,目前重慶可開發風電場有31個,總裝機容量為172萬千瓦,大部分都位于七曜山山脈。
為支持清潔能源發展,針對風電場建設,重慶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把風電納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給予一些稅費優惠,為企業節約了建設成本。目前,除國電外,大唐、華能、海裝等國內大型企業,均在重慶加快建設風電企業。
同時,重慶風電的崛起也帶動了重慶風電配套產業的發展壯大,形成從風電機組,到齒輪箱、電纜、葉片等產業鏈配套產品完整的供應體系。

臭氣熏天、污水橫流……這是大部分人對畜禽養殖場的印象。而實際上,畜禽糞污并非一無是處,相反,它能夠產生沼氣、生物質燃料等清潔能源。
可以說,畜禽糞污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提及位于璧山區健龍鎮白果村的文會生豬養殖有限公司,附近的村民都豎起大拇指。這家年出欄生豬近8000頭的公司為何受到村民的歡迎呢?原來是養殖場建有配套的沼氣設施,為附近的28戶村民提供了清潔能源。
其中,有容積1700立方米的沼液儲存池,600立方米的厭氧發酵罐,90立方米的沼氣儲氣罐,日產沼氣最多可達170立方米。每天,養殖場的沼氣池生產的沼氣,除了自給自足之外,富余部分便提供給附近的村民使用。
通過沼氣工程對糞污進行厭氧發酵處理,不僅能夠生產沼氣,還能夠產生沼肥。其優點顯著,既能為農村提供清潔可再生能源,同時還可以供應有機肥料,滿足優質農產品的生產。
文會生豬養殖有限公司的豬糞入池前,都要通過機器進行干濕分離,分離出的固體部分,是上好的有機肥。而生產沼氣后的沼液,便用來作為肥料使用。為了不浪費這些有機肥,公司還栽種了200畝蔬菜,充分利用這些沼液、干糞。而蔬菜種植中帶來的雜草、多余菜葉等,則可用來喂豬,從而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