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寧文祥
克諾爾:致力于智能商用車發展
本刊記者 寧文祥

徐保平
在第十七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克諾爾作為商用車零部件企業的優秀代表,帶來了許多吸引眼球的新產品。在上海車展的現場,本刊記者采訪了克諾爾商用車系統亞太及中國區總裁徐保平先生,讓他來談談克諾爾近幾年的技術進步和市場發展。
《專用汽車》:克諾爾在掛車行業方面的產品布局及未來規劃是怎么樣的?
徐保平:中國掛車行業現在對智能掛車可能還不是很熟悉,因為從掛車行業來說,如果要想實現智能,首先要實現電子化,但機械領域要實現智能,大家對此的理解是比較難的。如果我們去看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過去幾年,從客車行業到卡車行業,電子化的發展趨勢是很明顯的,電子化的ABS、EBS、轉向系統、電子懸架控制等產品使用得越來越多。
在掛車行業,如果不進行一些電子化的控制,很多安全隱患是仍然存在的。比如說制動折疊。意思就是一輛牽引車在前面,后面有一輛掛車,牽引車剎車剎得很好,但是后面的掛車剎不住,如果沒有ABS,它就會跑偏,進而甩出整個車道。在甩出整個車道的時候,一方面它會干擾前面主車的制動,另一方面,會對旁邊車道的人員和行駛車輛造成安全上的影響。我相信未來掛車行業ABS應該會成為法規,進行標準化的使用。有了ABS以后還會有防側滑的驅動裝置、ASR等,將來掛車行業也會有一些電子懸架的控制。
《專用汽車》:克諾爾現在有關于智能掛車這方面產品嗎?目前在中國的應用情況如何?
徐保平:所有的電子基本化的產品和電子第一步控制的產品,克諾爾都有,而且很多產品在歐洲已經大批量在應用。在歐洲的掛車行業,電子化已幾乎跟主車一樣。我們推出來的智能掛車的控制產品名叫iTAP,在歐洲的車隊當中已經廣泛使用。


如果大家細心的話,會發現克諾爾有一些iTAP跟中國最頂尖的掛車廠已經進行了安裝和試用。比如說中集,在廣交會上中集展出來的智能掛車上就安裝了克諾爾公司的iTAP產品。
《專用汽車》:智能化是要分階段實現的方向,未來最高級別的實現就是解放人,但是現階段可能是比較初級的階段,您覺得現在關于智能化或者說智能駕駛有哪些可實現,或者已經可以操作的一些解放人的地方?
徐保平:其實智能駕駛有一部分也是來自于法規的需求,比如說商用車,在歐洲已經有法規的需求,AEBS也就是緊急制動剎車功能,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追尾。去年歐洲法規已經要求所有新生產的車輛都匹配AEBS的功能。
克諾爾的技術做到了哪里呢?一輛車在行駛過程中,前面的車子可能是移動物體,也可能是靜止物體,但克諾爾的產品可以在沒有人員干預的情況下實現從80公里到0的完全制動,讓這個車子撞不上去,我們的技術實現不叫事故減輕傷害,叫做事故完全避免。這個功能在歐洲已經成立了法規,中國也在進行相關方面的探討,這些都是已經實現的。
另外,大家在探討車道偏離保持。如果司機駕駛著車輛,一旦犯困,車輛的車道可能會逐步偏離,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報警功能,這些都是已經非常成熟的技術。
國家的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相關的法規制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已經在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公司是這一項功能在立法過程當中重要的合作單位。
《專用汽車》:您覺得什么時候能夠有望推行呢?
徐保平:這個還要看國家相關法律制定的力度,估計是3~5年的時間。
《專用汽車》:現在歐洲AMT已經相當普及了,但是中國的很多卡車司機覺得AMT 費油或者不太好用,您覺得AMT在中國推廣的可行性怎么樣?
徐保平:AMT的應用,如果從技術特點上來講,它其實不是費油,是省油。AMT的推廣其實是有幾個驅動力的。首先,熟練技能駕駛員的稀缺。經濟的發展證明了是這樣一個趨勢,歐洲在二戰之后,最早都是手動變速箱,但是后來經濟發展了,沒有熟練的司機,大家都開始使用AMT。在中國也同樣,可能再過10年,老一代的司機逐步退休,新一代的年輕人有多少人能夠開一輛46噸的重卡,還能夠熟練操縱它的手動變速箱呢?
如果大家要做智能駕駛,一定要對變速箱進行控制。而一輛純粹手動的車子要想實現完全意義上的高級別的智能駕駛,是沒有辦法做的。所以這也就需要進行AMT技術的應用,這個時間更長一些。
《專用汽車》:克諾爾這幾年在中國市場業績也是增長挺快的,未來可能還會追加投入,未來在中國市場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保持增長?
徐保平:我們的增長最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方面我們是有機增長,跟客戶合作好是很重要的一點。大家看到整個中國商用車市場去年的上升幅度,其實中國商用車市場的容量是很大的。

在商用車市場,我覺得數量對于中國來說不是問題,這個問題是在于質量,在于技術含量的提高。我們非常深刻地感受到,隨著中國應該的發展,中國制造的進步,相關國家立法法規都會進一步加嚴。由于社會環境、污染帶來的壓力,還有對于安全的關注,都使得我們國家的商用車相關的技術含量在大幅的提高。
今天的主流的重卡價格已經是二三十萬左右,相關的技術含量在進行大幅提高,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這方面跟中國很多客戶有很多的合作。
另一方面,還將通過合資合作來進行。中國市場有一個特點,在國外的并購是以完全并購為主,但是在中國我們更多的是合資合作。我們現在有三家合作伙伴,我們跟東風的合資公司在2015年1月投產的,合資公司運營兩年以來形勢非常好。投產的第一步是合作底盤控制,我們下一步還會擴大合作,比如說動力傳動部分。除了東風之外,我們還有重慶機電集團、大連創新這兩家合作伙伴,我們也不排除未來尋找新的合資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過去幾年,我們在中國的幾家工廠都有很大發展,我們在大連的工廠是通過跟濰柴、一汽解放供貨,業績有大幅度升高。我們在十堰工廠最主要的是跟東風的合資企業合作。我們在重慶的工廠主要是生產制動相關的產品,同時我們服務重慶地區的商用車市場。所以過去幾年我們在這些地方都有很好的發展。
《專用汽車》:在專用車和掛車領域,克諾爾在中國的市場現狀怎么樣?未來在這個領域有什么戰略規劃?
徐保平:掛車和專用車領域,坦率來說我們現在的投入不是很多,市場占有率并不是很大,但是未來我們會加大投入,包括我們很多產品的國產化,我們剛才說的智能掛車相關產品的推出。我們針對專用車輛的一些完整的解決方案會移植過來,這些方面我們會加大投入。在中國我們現在有專門從事掛車方面的團隊,我們這次也有請國外掛車方面的專家和掛車的企業進行這方面的溝通。
相關鏈接:關于克諾爾
克諾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軌道和商用車輛制動系統制造商及相關零部件供應商。2016年的年營業額達到55億歐元。約2.5萬名員工從事制動系統、車門系統、車輛控制系統和能源供應系統、空調設備、駕駛員輔助系統和傳動系統以及發動機部件相關解決方案的開發、生產和維護。作為技術的引領者,公司110多年來憑借一流的產品,對軌道和道路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