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賈錦珠孫昊
柳工:爭做行業技術領軍者
——專訪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叉車事業部總經理王太平
文/本刊記者賈錦珠孫昊

近日,柳工在A系列推出四年后發布了全新的C系列產品,這不僅是柳工產品系列不斷豐富的又一里程碑,還在行業內引發了不小的轟動。眾所周知,依托柳工集團平臺的強大技術水平支持,柳工叉車一直是國產叉車品牌“技術流”的主要代表之一。本刊此次特請到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叉車事業部總經理王太平先生,請他介紹柳工將“中國制造”推向世界的遠大理想。
談到C系列產品的開發背景,王太平表示,C系列產品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柳工叉車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必然產物。自2002年以來,從C P C/C P C D系列到C L G系列,再到2013年A系列推出,柳工在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致力于不斷豐富和改進自己的產品類型。在發展中,柳工憑借自己的努力,跳出了同質化發展的怪圈。在性價比、外觀、適用工況等方面不斷進步。到2017年,距離柳工推出A系列已過了四年的時間。C系列這款四年磨一劍的新系列產品的問世,正是柳工對搬運設備智能化大潮的最好呼應,也是柳工面向未來所必須邁出的一步。
王總指出,柳工生產的產品是切實為客戶提高生產效率而生的,因此對客戶需求的了解是關鍵中的關鍵。“目前國內叉車市場上,大家的產品從整體上來看區別并不甚大,因此細節就變得格外重要。”王總認為,為客戶做好規劃,提供定制化的產品解決方案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客戶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一般不會想得面面俱到,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們就必須要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他們做好規劃,僅僅滿足于客戶要什么我們給什么是遠遠不夠的。”在C系列的研發過程中,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立項初期,柳工在國內、土耳其和北美市場做了大量調研,并對發達國家市場暢銷產品的特點做了分析。“我們在C系列研發之初就確立了‘高端客戶,高端設計,高端品牌,將整個制造細節完全體現給客戶’的理念。因此,細致入微的推敲是必須的。”為了能夠拿出最適合目標客戶的產品,柳工的研發團隊在挑選零部件和改進工藝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們一直堅持想在客戶前面,先做好產品和渠道,再考慮如何進一步推廣。如果先去做市場,等到大家的胃口被吊起來了,再優化產品可就來不及了。”在樣機出廠后,柳工在測試環節也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由于同一倉庫貨物可能有輕有重,為了滿足各種不同要求,我們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各種不同的工況,在進行壓力測試的時候所制定的標準都是額定壓力的1.5倍~2倍。”正是這些貫穿于整個研發過程的細致考量,確保了C系列的產品質量,也是柳工負責任的大企業形象的具體體現。
借助集團平臺的技術儲備,柳工在推出新產品時的目標是技術領先,成為新一代國產高端產品“走出去”的探路者和領軍者。王總指出,目前國內中低端產品價格戰激烈,民族品牌推出的高端產品類型又不豐富。“我們就是要填補這一空白,雖然推出高端產品不能在短期內拉高柳工叉車的總銷量,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品牌,一個大型物料搬運設備制造集團,推出高端差異化產品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我們在未來將會在這個方向上矢志不渝,只有把產品做好,才能在更遠的將來看到這一戰略對企業的幫助,只看到眼前利潤的企業是無法發展壯大的。”雖然在銷量上,柳工與國內的三大巨頭還存在著差距,但“走有特色的路線”一直是柳工所秉承的宗旨。“當然,做企業不可能不看利潤,但是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相比真金白銀,用戶的認可更能讓我們興奮,無論是企業所有者還是叉車駕駛員,他們的需求都是我們要去不斷了解的,從而推出更多新產品來確立柳工技術領先的地位。”
作為四年磨一劍的中高端產品,C系列是為填補行業空白,實現產品體系升級而生的。王總認為,隨著中國叉車的制造工業越來越精湛,零配件水平越來越接近國際水平,相信未來中國制造一定會走向世界,得到發達國家市場的認同。“如果再不向高端發展,我們的民族企業是無法在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中與世界接軌的。”他指出,要將中國制造推向全世界,一方面是要不斷在研發領域投入,另一方面就是要有耐心,要踏實下來按計劃行事,要做好產品,還要培養人員,鋪開渠道,盡量做到想在客戶之前。“目前出口的國內產品更多面向東南亞、南美等地的發展中國家,未來的民族品牌叉車高端產品必須打入歐洲、北美等地的發達國家市場,這不僅需要強悍的產品、智能的操控,還需要強大的售后服務支援系統。”柳工在國際市場的巨大投入,向世界展示了一個躊躇滿志,準備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的胸懷與眼界。
在未來,柳工還將繼續完善北美等發達國家市場的渠道建設,隨著當地服務和零配件中心的建立,柳工在品牌國際化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并且能夠明晰地看到光明的前途。“可以說之前一些企業進軍發達國家市場市場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思維沒有調整過來,還是用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思維,想去和人家以逸待勞的本土品牌打價格戰,結果只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吸引眼球,緊跟著因為渠道建設沒有跟上,導致后續乏力最終失敗。”王總認為,開拓發達國家市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進行渠道建設一段時間之后才水到渠成地推出最適合的產品。柳工不做人云亦云的跟隨性企業,有自己完善的戰略規劃。”
除了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柳工在國內市場也不甘人后。王總認為,未來內燃叉車必然會向強悍方向發展。“隨著電動叉車的不斷發展壯大,需要靈巧性產品的工況會逐漸采用電動叉車,留給內燃叉車產品的市場就是繁重工況的木料、礦山、石材等行業,而這些行業對產品的力量和耐久都有著嚴酷的考驗。”因此,除去產品質量外,后市場的服務與維護也成為國內市場競爭的一個主戰場。為此,柳工成立了專門的客戶部門。“這一部門可不是做推銷員,而是為了給用戶量身定制整體解決方案。”王總介紹,柳工會積極主動地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購買意向,并盡快將客戶需求產品的方案具象化,在售前、售中、售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產品解決方案,解除客戶的后顧之憂。相信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完善,柳工會繼續完善自己,成為物料搬運設備制造領域的標桿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