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陳建華
聯合社創新生豬生產服務模式
——北京和諧陽光生豬產業聯合社的調查
中國合作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陳建華
和諧陽光生豬產業聯合社以“龍頭企業+聯合社”的運作模式,建立起了社員、合作社、企業多方共贏的運行機制。同時,在農業生產規模化、技術推廣手段信息化的條件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服務方式轉變,對建立多元化農業全要素服務體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北京和諧陽光生豬產業聯合社的前身是陽光動保,成立于2005年。2008年轉型為養豬服務公司。2011年5月,由北京和諧陽光農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牽頭,與養豬合作社及生豬產業上下游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和諧陽光生豬產業聯合社。
我國經歷了“一家一戶養豬為過年”為主的生產模式后,規模養殖場和家庭養殖場正在成為養豬產業的主力軍。加強數量眾多的家庭養豬場社會化服務,是養豬行業發展的緊迫任務。
第一,中小型養豬場生產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國養豬規模在10萬頭以上的大型養豬場占總數的5%,1萬—10萬頭的養豬企業占10%,500頭—10000頭的家庭養豬場占30%,500頭以下的家庭養豬場(戶)占55%。每頭母豬年出欄肥豬數(MSY)萬頭以上的養豬場為20頭—25頭,500頭—10000頭規模養豬場為17頭—20頭,年出欄500頭以下的家庭養豬場一般在14頭—16頭,死淘率高。中小型養豬場缺乏專業生產技術人員指導,管理水平低,提高生產率水平的潛力很大。
第二,規模化養殖具有生產成本優勢。從飼料成本看,據聯合社分析,全價飼料分銷商的經營成本為倉儲、物流(重復裝卸、送貨)、破損60元—70元/噸;資金利息(按借款1/3,民間借貸月息1.5%,年周轉4次,料價3300)50元/噸;市場推廣30元/噸;客情及其他60元—70元/噸。合計200元/噸左右。規模化養殖場一般能夠拿到出廠價格,家庭豬場由于經過多層分銷商,拿到的飼料價格是出廠價格的1.15—1.175倍。
從藥品疫苗采購成本看,“廠家成本+利潤”只占散戶終端價格的50%左右。如果從廠家以出廠價采購藥品疫苗,以一級經銷商的價格提供給合作社或家庭豬場,藥品采購價格可比普通家庭養豬場低25%—40%。
第三,中小型養豬場亟需社會化服務。目前有多個渠道為中小型養豬場提供技術、配種、飼料和藥品采購、生豬銷售等服務,各個服務渠道只管某個生產環節,服務內容不系統不連貫,不注重豬場生產結果,有的甚至為提高產品銷量服務。家庭豬場有時為了幾袋料、幾盒藥,采購成本很高。特別是養豬業相對投資較大,使用周期長,豬肉價格波動對產業影響較大,需要資金時往往因生物資產不被金融機構接受為可抵押物以及農民長期沒有信用記錄,很難獲得貸款。
第四,規模經營和互聯網提供了創新服務的條件。在我國養豬行業向多種形式規模化經營轉變后,近年來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成為帶動養豬戶進入市場的新型經營主體。聯合社聚焦養豬成本和差異化肉豬養殖,依托“和諧陽光”的服務體系,采取承包或合作經營的方式,線下與互聯網服務相結合,為養豬合作社、中小型養豬場提供生豬養殖、飼料供應、獸醫防疫、生豬銷售、檢測化驗、金融支持等服務,創新了生豬生產全程服務合作模式。
聯合社成立初期,入社的條件是具有資質的合作社、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豬場或行業上下游企業,對社員主要是承包服務模式。但是,我國500頭以下的家庭養豬場(戶)占55%,而且是最需要社會化服務的群體。因此,該社降低了入社門檻,吸收具有2000頭以上規模的合作社和一定規模的養豬大戶(豬場)為社員。隨著社員群體結構的變化,聯合社按照社員自愿的原則,主要采取以下服務模式:
第一,生產要素包干服務模式。
這種服務模式主要針對有500頭以上母豬的養豬場(戶),由聯合社派專家團隊駐場服務。承包服務的內容包括:健康管理及費用包干;配種分娩率包干;斷奶仔豬的包干;保育下床的包干;出欄商品豬包干;人工費用包干;成本包干(料肉比)。
由聯合社支付工資向被承包單位派駐技術人員。被承包單位需使用聯合社統一提供的飼料、獸藥等生產資料,按照服務團隊的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技術人員提供食宿和工作條件。承包服務指標以頭為單位,完成承包指標為達標。
此外,超額完成或未完成指標有獎懲,獎懲指標實行同獎同罰(即獎勵與懲罰金額相同)。具體指標由聯合社與被承包單位協商確定。

河北辛集百旺豬場。

和諧陽光與贏眾投聯合為磁縣有鋼合作社發放貸款儀式。
第二,專家駐場指導服務模式。這種模式需要服務對象具有300頭以上母豬的養殖規模。聯合社與合作社或養豬場簽訂服務協議,由聯合社支付工資向合作社或養豬場派駐技術人員,進行全程養豬指導服務,幫助生豬銷售;合作社或養豬場使用聯合社統一提供的飼料、獸藥等生產資料(價格低于市場零售價),為駐場技術人員提供食宿和工作條件。
第三,“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模式。豬場技術服務成本較高,其中人員交通和差旅費占一半以上。聯合社為了給社員特別是50頭—300頭母豬規模的養豬場提供方便快捷的網上技術服務,利用“互聯網+”開設了陽光畜牧商城,為養豬人、養豬商品供應商、技術人員、投資人提供網上服務平臺,打造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全產業鏈服務模式。
陽光畜牧商城信息欄目有市場價格動態信息、周邊疾病信息、季節疾病預防信息,交易欄目有種豬、仔豬、肥豬、飼料、疫苗和緊急豬病診斷治療。管理軟件按照崗位、管理權限登陸,有完整的生產報表系統和生產綜合分析系統,為豬場規范管理考核,聯合社周、月例會生產分析提供數據。
第四,“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針對中小豬場信用建設落后,生物資產不被金融機構認可為抵押物,難以獲得貸款支持的問題,聯合社借助和諧陽光公司金融事業部設立的“陽光融易貸”,為社員提供生物資產融資保險服務、抵押資產監管服務、貸款資產托管服務。合作社或養豬場與聯合社簽訂《養殖服務協議書》,愿意接受生物資產抵押監管等方可申請貸款。“陽光融易貸”對其合法資質、養豬規模、生產環境、信用狀況、產權權屬進行審核,按照生物資產成本價值或3年市場價加權平均值作為評估價值,由和諧陽光公司向資金提供方擔保,提供不超過資產評估價值70%的貸款。在管理軟件有連續6個月以上交易數據留痕,將成為信用評價和貸款授信的重要依據,投資方可直接授信貸款。
聯合社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把線下線上服務結合起來,打破了部門區域分割管理的界限,從養豬場的實際需要出發開展綜合服務,受到社員的歡迎。自成立以來已服務136家規模化豬場、17萬頭母豬,出欄300萬頭商品豬。
聯合社從服務對象的需求出發,建立社員、合作社、企業多方共贏的運行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一,以生產資料集中購銷為盈利點。大多數農民參加合作社的初衷是通過合作社得到實惠,不愿意承擔經營風險。聯合社從實際出發不與農民爭利,幫助養豬場做自身做不了、做不好、做起來不合算的事,把生產資料統一購銷作為入社條件,成為獲得共同利益的盈利點。通過“抱團”集中采購、統一供應養豬生產資料,降低采購成本,再將利潤的一部分讓利給社員、一部分用于開展社會化服務的支出、一部分作為企業利潤,體現了“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則,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第二,以生產記錄規范提高養豬水平。幫助中小養豬場實現標準化生產,是很難操作又必須解決的問題。聯合社將生產行為以生產記錄表的形式體現,要求成員必須每天填寫相關內容,自律生產操作行為,提高了合作社和養豬場標準化生產水平。聯合社要求,500頭以上實行承包服務和有意愿獲得貸款的養豬場,通過管理軟件每日報送生產記錄,有駐場技術人員的養豬場至少每周上報一次生產記錄,其他社員至少每月上報生產記錄。聯合社可以通過生產記錄及時了解合作社或養豬場的生產經營狀況,強化落實標準化生產技術措施,加強指導服務和監管,增強聯合社的執行力和凝聚力。
第三,以產業聯合拓展社會化服務領域。為了幫助社員解決技術、資金、市場等問題,聯合社積極拓寬服務領域,推出“一站式”服務平臺。在生產領域,與安佑、新希望、唐人神、中牧股份、泰高中國、正邦、亞太中慧、雨潤、大紅門等上下游龍頭企業合作;在金融服務領域,與京東金融、贏眾投、厚樸金融、江泰保險等合作,為社員提供價值購(生產資料市場)、大豐收(生豬交易)、六畜康(獸醫服務)、六畜旺(生產技術與管理服務)、六畜安(生豬商業保險)、融易貸(產業金融服務)。目前,已在河北、北京、天津、山東、河南、湖南、湖北等地陸續推進。
第四,以“互聯網+”作為服務創新的突破口。聯合社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了網上陽光畜牧商城,及時提供行業資訊服務,統一實時ERP數據管理與技術服務。疫病防治是養豬技術服務的重點,聯合社有專門的線上緊急診斷治療方案。服務對象一般先申請加入服務站,加入服務站的微信群并加站長為好友。需要服務時按照微信診斷統一格式,將豬群數量、發病數量、體重、發病后用藥經過和效果、歷史用藥的藥品照片、免疫記錄照片,病豬的體溫、照片及視頻發給服務站長或服務專員,由服務專員邀請服務專家微信群會診給出治療方案,通過微信告知服務對象。對提供3次服務還不加入服務站的養豬場,不再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互聯網+現代養豬”改變了傳統的技術服務模式,降低了技術服務成本,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益。

聯合社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了網上陽光畜牧商城,及時提供行業資訊服務,統一實時ERP數據管理與技術服務。“互聯網+現代養豬”改變了傳統的技術服務模式,降低了技術服務成本,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益。
第五,建立職業化服務團隊提供技術保障。和諧陽光農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有9年以上為養豬提供專業服務的經驗積累,形成了一支職業化服務團隊。現擁有教授級專家15人,專業技術服務人員400多人。這支隊伍成為聯合社派駐場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指導咨詢和網上服務,發展基層合作社的骨干力量。
和諧陽光農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5所院校設立了勵志陽光班、建立實訓基地4個,與12家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培訓,定期培訓豬場職業經理人、場長、車間主任,不定期舉辦現場培訓、實時專題培訓、特殊時期開展視頻培訓,為專業化技術服務和職業化人才培訓提供了保障。
思考
和諧陽光服務模式的出現,趕上了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機遇,適應了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要求,對于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
第一,互聯網技術是養豬產業跨越發展的助推器。聯合社通過互聯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養豬生產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微信等手段進行生產管理、生產資料購銷、產品交易、遠程疫病診斷、金融服務等,在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的同時,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促進了信用體系建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農業生產規模化、技術推廣手段信息化的條件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服務方式轉變,是建立多元化農業全要素服務體系的有益探索。
第二,正確處理企業與聯合社的關系。聯合社是由北京和諧陽光農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發起成立,辦事機構使用的人力、物質條件都是由公司提供,屬于“公司+聯合社”運行模式。公司發展要追求利潤,農民合作社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兩者的價值觀是不一致的。在我國農民合作社發展中,社員普遍存在只愿意得實惠、不愿意承擔風險的事實,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意識。因此,領辦合作社的企業應當幫助農民做一家一戶做不了、做不好、做起來不合算的事,在服務中獲得利潤。企業領辦農民合作社不能等同于加入合作社,應當區分產權和服務行為。在利益分配中堅持讓利于民,在考慮企業服務成本和承擔風險的同時,應使社員分享合作成果,有利于企業引領合作社可持續發展。
第三,良好誠信環境是合作的必要條件。據聯合社反映,實行生產要素包干服務曾經遇到一些問題,如被承包單位使用飼料時短斤少兩記錄與實際使用量不一致,生豬銷售時人為壓低合格豬的數量等情況,試圖改變完成承包指標結果,造成經濟糾紛。聯合社派駐場技術人員指導服務和監督,要求合作社或養豬場報送每日生產記錄,仍然需要以誠信為基礎。金融機構人員坦言,他們不愿意向養豬場貸款,除生產經營風險外,更擔心的是誠信風險。因此,農民合作社應大力提倡合作精神,弘揚誠實守信的優良傳統,慎重選擇合作伙伴,規范合作經營行為,為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