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魯山脫貧攻堅調研側記"/>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 卞瑞鶴
拿出“繡花”功夫抓扶貧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魯山脫貧攻堅調研側記
本刊記者 卞瑞鶴

王保存(右三)走進貧困戶家中,和他們親切交談。
5月4日至5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保存親自帶隊,對平頂山魯山縣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調研。從去年到現在,這是他第六次趕赴這里調研脫貧攻堅。
暮春的魯山縣,群山披綠,溪流潺湲。雖然風光綺麗,生態良好,但這里目前仍是國家級貧困縣。認識魯山,從下湯鎮開始。下湯鎮是魯山縣歷史名鎮之一,旅游資源豐富。按照原計劃,4日上午就要去幾個貧困村進行調研的,但抵達魯山時,已近中午,調研組便決定就近在下湯鎮吃飯。甘甜的紅薯、新鮮的野菜、爽口的玉米粥、外焦里嫩的發面饃,一頓豐盛的家常飯,將這里的地域風情體現得淋漓盡致。
本次調研以暗訪的形式進行,分為兩組,第一組由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保存和省人大農委副主任委員張成智帶隊,第二組由省人大農委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農工委主任盛國民和省扶貧辦副巡視員吳樹蘭帶隊。記者跟隨第一組進行調研。
下午2時30分,調研組向各自目的地進發。車輛沿著平坦寬闊的山路前行,透過車窗,眼前皆綠色,田野上仿佛鋪上了綠色的地毯,山巒被蒼翠的草木覆蓋。與平原地區相比,山區的民居顯得稀疏,它們有的連成一小片坐落在山腳下,有的兀自獨立地點綴在山腰上,房屋也是有的高大氣派,有的低矮破舊。
團城鄉寺溝村是本次調研的第一個村。下了車,調研組便直奔村委會。由于是暗訪,提前并未告知,有的村村支書或村主任也不在家,駐村第一書記甚至鄉鎮領導,也是臨時接到通知急匆匆趕來。
寺溝村村委會位于山腳下,四周被蔥郁的樹木包圍,院子不大,有關脫貧攻堅的宣傳內容醒目地張貼在墻面上。一走進村委會辦公室,王保存就讓拿出貧困戶資料,分發給調研組,讓大家就建檔立卡是否規范、扶貧對象信息是否準確、幫扶措施是否合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是否到位等問題,進行認真查看和問詢。
現場的氣氛很是緊張,面對一絲不茍的調研組,當地陪同人員屏氣凝神,空氣也仿佛一下子凝固了,除了翻看資料的響聲外,沒有任何嘈雜聲。很快,一些問題被找到了,調研組毫不留情,當場指出,并嚴肅提出了整改建議和要求。
寺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是來自魯山縣公安系統的何向東,身材健壯的他,工作卻細致入微。面對調研組的嚴格詢問,許多人都有些招架不住,但他從容應答,特別是說起自己所負責的貧困戶,更是了如指掌。
“脫貧攻堅,重在精準,要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一戶不漏,一戶不落,要加強與貧困戶之間的互動,對貧困戶的情況了解清楚。”王保存現場指示。

有些貧困戶的家,目前還是用土坯建造的老房子。
從貧困戶檔案中,王保存隨機抽取了幾份,并提出去他們家里看看。
貧困戶吳強家位于寺溝村最西頭,位置雖然偏僻,但很好識別。這是一個有著歲月印記的老院落,院墻和房屋主要由土坯建造,被風蝕了的古磚老瓦表面脫落嚴重。
吳強家共8口人,人均3分耕地,一共2畝林地,父母年邁,孩子年幼,家庭的重擔,全落在他和妻子身上。現在,吳強外出打工,妻子王玉蓮留守家中。王玉蓮是湖北人,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這個個頭不高的中年婦女,竟是一個勤勞持家能手。她不僅把破舊的院落打掃得干干凈凈,屋里更是被她拾掇得整潔有序。除了照顧老人和孩子,她還結合產業扶貧項目,抽出時間養蜜蜂。
“王玉蓮同志真不錯啊!雖然家里不富裕、負擔大,但樂觀自信,精神面貌很好。”王保存由衷地夸贊道,“這樣的家庭,充滿幸福。脫貧攻堅,就是要讓大家過上幸福的生活。”
王慶偉是調研組到達的第二個貧困戶,這是一個三口之家,雖然居住在半山腰,但交通便利,環境很好。王慶偉55歲,身材高大,與樂觀的王玉蓮相比,他對生活的態度顯得消極。他抱怨說妻子高血壓,自己有結石病,兒子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生活壓力很大。
走進屋內,迎面是幾袋錯亂堆放的糧食,上面布滿了塵土,桌椅板凳等其他物件雜亂無章,特別是里屋,到處是撿來的瓶瓶罐罐。
“看你家里亂的,就算身體不好,整理下屋子還是可以的吧。孩子在外打工,如果有一天領個女朋友回來,家里亂成這樣怎么能行?”隨行的女同志,現場對王慶偉提出善意的批評。
雖然家里確實有些困難,但綜合來看,王慶偉生活壓力并不太大,如果勤勞肯干,脫貧還是很容易的事。去年,村里通過產業扶貧,就幫助他養了5頭豬和一些雞。
“有病不怕,要有致富的精神,不能懶惰,更不能消極。”王保存給王慶偉打氣說,“你們家人少負擔輕,一年養幾頭豬或者幾十只雞,就能脫貧了,并且日子還會過得不錯。”
離開王慶偉的家,王保存向隨行人員建議,扶貧要先扶智,要首先讓貧困戶在精神上有致富的勁頭。
距離王慶偉家不遠,是村民高孩的家。27歲的他,現在是3個孩子的父親,母親年邁且精神失常。與許多貧困戶一樣,通過精準扶貧,高孩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
“孩子再大些就好了,到時候你和妻子就都可以出來打工掙錢了。”王保存一邊問詢他的生活情況,一邊安慰說。
高孩的母親住在院子側面一間簡陋的小屋里,發現家里一下子來了這么多陌生人,她似乎怕被大家看到。她衣著破舊,手拄一根小木棍,佝僂著萎縮得嚴重的身體,蹣跚著向外走去。
高孩兄弟兩人,還有兩個妹妹,即使生活有困難,也是可以讓母親安度晚年的。看著老人慢慢走遠,王保存頗有感慨地說:“贍養老人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脫貧攻堅一定不能把老年人甩到一邊。即便貧窮,也要照顧好他們,特別是年輕人,要為下一代樹立起孝敬老人的榜樣。”
牛王廟村屬于非貧困村,這是調研組第一天調研的最后一個村子。該村共有27個貧困戶、61名貧困人口。村里建設的清水河社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與風光無限的社區相比,該村的扶貧攻堅工作卻顯得不盡如人意。在這里,調研組針對貧困戶檔案中出現的填寫不規范、不詳細等問題進行了重點檢查。王保存嚴肅指出,脫貧攻堅一定要精準,不能草率應付,不能大而化之。
山村的早晨,是那樣的涼爽清新。
5日上午,調研組一早就來到了熊背鄉大麥王村。和第一天一樣,來到村里,調研組還是先到村委會查看貧困戶建檔立卡情況,并從中找出問題,提出建議,而后隨機挑選幾份貧困戶檔案進行重點問詢,再走進家中了解情況。
在大麥王村,吳保乾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個貧困戶,妻子是湖南人,名叫歐陽勤。吳保乾在外面打工,妻子在家照看80多歲的婆婆和兩歲的孩子。現在,他們住在二哥家的老房子里,新房子正在建造。房子雖然破舊,但整個院落被歐陽勤打掃得干干凈凈。調研組到來時,她正陪著婆婆坐在枝葉茂盛的葡萄樹下逗孩子玩耍。
歐陽勤25歲左右,對未來的生活,她充滿憧憬,很有想法。她說像她這樣年齡的婦女,很多都是因為照看孩子和老人而留守家中,她們很希望能在家門口找到就業的門路。
聽她這么說,王保存當即向當地干部建議,要想方設法在村里引進一些比如工藝制品、首飾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好讓留守婦女或者老人能夠就近就業,甚至在家里實現就業。
上午11時左右,馬不停蹄的調研組在相繼對兩個貧困戶進行調研后,最后在南子營村見到了70多歲的崔永福。見到他時,他和精神有些失常的兒子正在卸載磚塊,滿臉的灰塵。
看著本應頤養天年的老人還在干如此繁重的體力活,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
“像這樣上了年紀,又缺少兒女照顧的老人,現在要想方設法幫扶他們,將來政府還要對他們兜底。”王保存叮囑說。
中午時分,兩個調研組在熊背鄉政府會合,而后和當地政府人員一起召開了座談會。會議上,王保存、盛國民、張成智、吳樹蘭等,先后根據所調研的情況與大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建議。
“我們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充分理解脫貧攻堅的重大意義;要痛下決心,拿出‘繡花’的功夫,絲毫不差地精準扶貧;要建立責任追究和獎懲機制,對干得好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干得不好的要追究責任。”王保存最后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