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析20 世紀上半葉以吳湖帆為中心的海上書畫鑒藏家之影響"/>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凌利中
孫煜峰的交游圈及其書畫鑒藏特色
——兼析20 世紀上半葉以吳湖帆為中心的海上書畫鑒藏家之影響
◇ 凌利中
2016年12月16日至2017年2月26日,上海博物館(以下簡稱“上博”)于歷代書法館舉辦“孫煜峰捐贈上海博物館弘一齋書畫精品展”,一方面是為了銘記孫煜峰等捐贈者的巨大貢獻,弘揚其無私的愛國精神,另一方面系上博做好捐贈工作而策辦的傳統主題展之一。從畫史研究角度看,本展則另具如下兩個立意。
梳理傳世所見不僅包括捐贈上博的孫氏舊藏(據筆者整理不下二百余件),目前基本屬于國內五六家博物館的館藏,其中以上博為最,流入民間者較罕。梳理孫氏舊藏之成就與特色,不難發現,“弘一齋”主人孫煜峰(1901-1967)作為一名海上民族資本家,其本人原不具備豐富的書畫鑒藏知識,其收藏與鑒賞品味,主要受到了“近現代古書畫鑒定學科的奠基者”吳湖帆(1894-1968)的影響,即以正統文人畫為審美取向,構成了孫氏鑒藏的體系與特色。其中不乏精品乃至代表作,比如:宋代蔣璨等《睢陽五老題跋》冊、《皇佑元年寫胞胎經卷》(以上二件為本展展品);元代王蒙《葛稚川圖》軸,趙孟頫《行書韓愈和盧郎中云夫寄示盤谷子歌》卷、《行書國賓山長帖頁》,楊維禎《行書小游仙辭后序》卷,危素《小楷陳氏方寸樓記頁》(以上五件故宮博物院藏),張雨《行書臺仙閣記》卷(上博本展)等;明代吳偉《問道圖》軸(沈陽故宮博物院藏),沈周《京江送別圖》卷(故宮博物院藏),王問《滄洲圖詠》冊,文徵明《雙柯竹石圖》軸,文伯仁《具區林屋圖》軸,王穉登《行書詩》卷(以上四件本展展品),陳洪綬《竹石萱草圖》軸(南京博物院),董其昌《贈王時敏仿古山水圖》冊、《行書誥》冊(以上二件本展)、《林杪水步圖》軸(天津博物館藏),項圣謨《看梅圖》卷,丁云鵬《羅漢圖》卷等;清代梅清《黃山奇景圖》軸、查士標《仿子久富春勝覽圖》軸(以上五件系本展展品)、惲壽平《茂林崇山圖》軸(沈陽故宮博物院藏),吳歷《山水圖》冊(本展)以及“四王”等諸多精品。“四王”作品如廣東省博物館藏王鑒《北固山圖》軸,“弘一齋書畫精品展”中王時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圖》冊、王翚《洞庭圖等》六軸、王原祁《蒼巖翠壁圖》軸等數件。藏品體系乃至裝飭風格等,與梅景書屋主人吳湖帆為代表的海上鑒藏家幾無二致。
自上海通商開埠成為江南商業文化中心后,大批鑒藏家云集滬上,形成了以張珩、龐萊臣、吳湖帆、蔣祖詒等為核心的藏家群體,其規模足與京城對峙,為當時書畫聚散重鎮,“近日佳書畫頗聚滬濱,亦時局使然”(葉恭綽題米芾《多景樓詩》冊;上博藏)。吳湖帆于民國十三年(1924)自蘇居滬,憑借其非凡的書畫創作成就及出眾的鑒賞眼光,儼然成為滬上書畫圈中最具影響力的核心人物。其中,孫煜峰這位儒雅低調的藏家,過去并不被人所熟知,且于吳湖帆等人文集中并無交往史料,學界一度熟悉的是孫煜峰胞弟孫邦瑞(1894-1942)。其實,從孫氏舊藏規模與質量看,并不在孫邦瑞之下。其次,孫煜峰更是屬于吳湖帆收藏圈的重要人士之一,其收藏品位則直接受到吳氏影響,是20世紀海上收藏家中重要一員。本展通過諸多包括吳湖帆題跋在內的展品,以及孫氏后裔家藏孫煜峰書畫手稿的梳理,孫、吳二人密切交往的史實浮出水面。從中可悉:一、孫氏舊藏大都直接來源于吳湖帆的收藏朋友圈,比如蔣祖詒(1902-1973)舊藏清王時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冊(本展),孫邦瑞舊藏清惲壽平《仿古山水圖十開》冊(本展),葉恭綽(1881-1968)鑒題的鄒之麟《山水圖》卷(上博藏)、尤求《高士圖》卷(故宮博物院藏),張珩(1915-1963)舊藏明楊一清、夏言、徐階、陸深、林文俊等《十家詩翰》卷(上博藏)及錢谷《臨泉對話圖》軸、邵彌《貽鶴寄書圖》軸(以上二件故宮博物院藏),龐萊臣(1864-1949)舊藏王蒙《葛稚川移居圖》軸、陸治《濠上送別圖》軸、卞文瑜《山樓繡佛圖》軸(以上三件故宮博物院藏),張大千(1899-1983)舊藏陳洪綬《調梅圖》軸(廣東省博物館藏)等,體現了孫氏對吳湖帆等鑒藏家審美與鑒賞力的認同;二、孫氏舊藏,其中不乏經吳湖帆、沈劍知(1901-1975,林則徐婿沈葆楨曾孫,鐘銀蘭先生師)等正統文人畫家鑒定題跋的精品,比如宋蔣璨等《睢陽五老圖題跋》冊、董其昌《贈王時敏仿古山水圖十六開》冊(本展)、吳歷《山水圖十二開》冊(本展)等。從某種意義而言,該展對豐富而龐雜的海上書畫鑒藏史料的勾沉挖掘,具有一定的彌補空白之意義。
責任編輯:劉光

孫煜峰像

展覽現場

楊志剛館長等參觀展覽

[宋]蔣璨等 睢陽五老圖題跋冊33.2cm×17.1cm(每開尺寸略有浮動) 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尤求敬模。駕部郎中致仕馮平八十七歲。詔恩分務許優閑,肯借留都猙豸冠。名宦儻來空擾攘,丘園歸去且盤桓。醉游春圃煙霞暖,吟聽秋潭水石寒。退傅況兼為隱伴,紅塵那復舉頭看。

[宋]蔣璨等 睢陽五老圖題跋冊33.2cm×17.1cm(每開尺寸略有浮動) 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兵部郎中致仕朱貫八十八歲。各還朝政遇堯年,鶴發俱宜預道冠。乍到林泉能放曠,全拋簪紱尚盤桓。君恩至重如天覆,相坐時親畏地寒。九老且無元老貴,莫將西洛一般看。

[宋]蔣璨等 睢陽五老圖題跋冊33.2cm×17.1cm(每開尺寸略有浮動) 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司農鄉致仕畢世長九十四歲。非才最忝預高年,分務由來近掛冠。敢造鉅賢論軌躅,幸依都府得盤桓。篇章捧和慚風雅,眷侍優隆荷歲寒。儻許衰容參盛列,欲憑繪事永傳看。

[宋]蔣璨等 睢陽五老圖題跋冊33.2cm×17.1cm(每開尺寸略有浮動) 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禮部侍郎致仕王渙九十歲。分曹歸政養耆年,李下何由更整冠。賢相賦詩同笑傲,圣君優詔許盤桓。龐眉老叟俱稱壽,清雪喬松豈畏寒。屈指五人齊享福,鄉人須作二疏看。

[宋]蔣璨等 睢陽五老圖題跋冊33.2cm×17.1cm(每開尺寸略有浮動) 絹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款識:太師致仕祁國公杜衍八十歲。五人四百有余歲,俱稱分曹與掛冠。天地至仁難補報,林泉幽致許盤桓。花朝月夕隨時樂,雪鬢霜髯滿座寒。若也睢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畫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