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琛,付 磊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25)
?
我國北方霧霾成因分析及治霾對策
王 琛,付 磊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25)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氣質量持續變差,我國北方地區經常發生霧霾現象。通過分析北方霧霾形成的內因和外因,列舉歐美發達國家的治霾方法,提出了我國的治霾措施,希望早日達成治霾目標,解決霧霾問題。
北方城市;霧霾;成因;經濟;氣候
在環境學和氣象學中,霧與霾存在著一定的區別。霧是指懸浮在大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微小水滴或凝固成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相對濕度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相對濕度在100%),多為乳白色,是能見度小于1 km的小水滴懸浮體。霾是指大氣中呈懸浮狀態的大量微小顆粒物。組成霾的粒子極細微,我們無法用肉眼進行分辨,霾的存在會導致空氣混濁,一般來說,霾會使大氣水平能見度不足10 km,空氣相對濕度小于80%。如果水汽凝結不斷加劇、空氣濕度逐漸增大,霾也能轉化為霧。霧霾的成分相當復雜,大氣污染物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形成細小的顆粒物,這些顆粒物會吸附空氣中的水蒸氣,導致大氣混濁,能見度降低。導致霧霾出現需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大氣中有足夠多的污染物,二是特殊的氣象條件。
我國北方受霧霾影響比較嚴重的地區是華北和東北。華北地區是我國最早開發的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現象比較嚴重。東北地區由于經濟相對落后、產業機構不合理、思想觀念陳舊、氣候條件差等因素,經常出現霧霾天氣。
形成霧霾的內因是污染物的排放過多,主要包括粉塵顆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這些污染物90%來自人類自主排放,10%來自自然界。形成霧霾的外部原因主要是氣象條件。首先是風,風是大氣的水平運動,也是污染物水平方向擴散的主要動力。其次是逆溫,逆溫是指大氣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現象。如果出現逆溫天氣,大氣層非常穩定,大氣在垂直方向的擴散就將停止,污染物也將失去在垂直方向擴散的動力[1]。我國北方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到了冬季降水量急劇減少,氣團相對穩定,逆溫天氣出現的頻率較高。冬季天氣晴朗干燥,地表氣溫低,失熱快而形成的高空氣溫高,這種逆溫天氣非常適合霧的產生,在近地表大量水汽凝結,在逆溫的天氣下形成大霧天氣。空氣中大量的顆粒物與霧相互混合,為霧霾的形成創造了極佳的條件。我國南方地區由于降水量大,沒有冬季采暖期,所以空氣中顆粒物含量相對較低,即便是南方多霧,也很少出現霧霾天氣。
霧霾污染問題也困擾著一些歐美發達國家,比如1962年德國的“魯爾霧霾危機”、1958年美國“霧霾殺人事件”、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倫敦就掛上了“霧都”的稱謂。雖然當時英國的經濟和技術都處于高速發展狀態,倫敦也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但是當時的工業生產以煤炭為主要燃料,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多數工業企業都建在倫敦市區內和近郊地區,基本沒有煙塵處理設施,近600萬倫敦居民燃煤取暖,粉塵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劇增加。城市發電也是火力發電,煤炭在燃燒時,會生成煙塵、飛灰、H2O、CO2、CO、SO2、NO2等物質,在沒有風且逆溫的天氣中,煙塵與霧混合變成黃黑色,籠罩在城市上空,倫敦空氣中TSP的濃度不斷上升,許多人出現氣短胸悶、頭暈窒息等不適感,呼吸系統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大霧持續近7 d,據英國官方統計,有5 000多人喪生,直到1952年12月中旬,大風吹散了煙霧。但是,在大霧散去之后的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依然有8 000多人相繼死亡。英國在1956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空氣污染防治法——《清潔空氣法案》,倫敦大氣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是顆粒物和SO2,污染物的成分相對單一,通過減少煤炭的使用量、控制機動車數量、嚴格控制各種廢氣的排放、綠化造林等措施,歷時50年,倫敦的上空又看見了藍天白云。
2013年9月,在全國遭受大面積霧霾污染后,國務院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治理霧霾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國解決這個問題比歐美國家難得多,面臨的形勢也嚴峻得多,應探尋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治霾”之路,而不是照搬外國的經驗,這已成當務之急[2]。
第一,我國所面臨的霧霾可能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一個污染源體系。燃煤中的煙塵和飛灰,機動車尾氣及農村地區燃燒秸稈產生的污染物,是形成霧霾的主要物質,而歐美發達國家早年出現的霧霾天氣,污染物成分相對單一,因此,我們面對的霧霾問題比英國、美國等國家要復雜得多。
第二,我國過分依賴末端治理。末端治理是20世紀普遍采用的污染物處理技術,但是,時代不同了,生產能力不同了,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不同了,依靠這種技術解決我國霧霾問題,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力所不及。末端治理技術是對污染物處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存在著潛在威脅,我們應采取全過程控制,從上到下,從前到后全方位、全過程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我們要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改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同的產業結構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不同,第二產業是以工業為主的產業,污染強度要遠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因為工業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能源消耗的強度要遠大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在生產過程中,“三廢”對環境都會產生較大的污染[3]。根據國家環保局統計,我國超過70%的SO2和近80%的煙塵都來自于工業排放。過去30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快速時期,污染相對嚴重的重工業也隨之迅速發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化工、冶金、石油及制造業等行業,從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廢氣排放量最多的行業是重工業生產部門。

表1 中國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前3位的行業Tab.1 Top three industrial emissions of China
科技迅速發展,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已經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我國和發達國家相比,在醫療、教育、通信、咨詢等方面還存在差距,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地方政府間的關聯度和依賴度都在增強,要打破常規,轉變我國傳統地方政府“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實現地方政府間的跨區域合作,這才是有效防治霧霾污染的必由之路[4]。
第四,我們要汲取治霾的經驗和教訓。2013—2016年,我國74個城市PM2.5的年平均濃度下降了30%左右,治理霧霾已經初見成效,這條道路的方向是正確的,方法是得當的。我們對待霧霾,既要打持久戰,也要打好眼前的攻堅戰,要繼續加大推廣力度,彌補不足。
很多人認為,我國北方地區的霧霾天氣還時常出現,似乎治標不治本,的確,中國的霧霾問題不是兩三年能解決的,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霧霾問題終會得到根治。
[1] 劉曉紅,隗斌賢.霧霾成因、監管博弈及其機制創新[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4,(03):110-111.
[2] 劉威.探尋符合中國國情的“治霾”之路[J].中國減災,2013,(08):77-78.
[3] 李姝.城市化、產業結構調整與環境污染[J].財經問題研究,2011,(06):69-70.
[4] 趙慧麗.中國霧霾治理中地方政府間合作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5.
Cause analysi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of haze in northern China
WANG Chen, FU Lei
(Heilongjia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Harbin 150025,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air quality, haze often occurs in norther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haze in the north, this paper lists the haze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puts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of China, hop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as soon as possible.
Northern cities; Haze; Cause; Economy; Climate
2016-12-30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教育規劃課題(ZJC1215032)
王琛(1981-),男,碩士研究生,講師; 付磊(1983-),男,碩士研究生,講師。
X513
A
1674-8646(2017)05-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