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
【寫法點撥】
童話作文能讓我們在童話世界里自由暢想,激發豐富的想象和創新思維,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續寫童話故事是我們學寫童話作文的重要一環,是小學階段寫作訓練的重要內容。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童話故事的續寫呢?在學習續寫童話故事之前,我們可以先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廣泛閱讀,閱讀大量文質兼美的經典童話。
經典童話故事一般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影子,因此閱讀童話故事的過程中,試著體會作者創作的心境,了解童話素材的來源,能夠讓我們的語言更加完美。
二、復述童話,提高自己的再造想象力。
看完或聽完童話故事后進行復述故事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記住童話故事內容,提高記憶力,鍛煉表達能力。
三、結合插圖,學編童話,提高表達能力。
結合插圖,學編童話,應從多幅畫開始,編寫完整的童話故事。熟練后,嘗試著用單幅圖來編寫童話,然后再把單幅圖擴展成多幅圖,展開想象,對故事進行加工創作,用續講故事的形式展開。
反復多次訓練后,我們就可以著手續寫童話故事了。
第一,選好內容。
續寫童話故事時,要挑選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讓讀者能夠輕易地融入你的故事里,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比如《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收錄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每個人都熟悉這篇童話,故事里的人物和情節也都耳熟能詳。
第二,保持一致。
續寫是根據已有的故事,繼續發展其情節的作文形式。因此,續寫時必須根據原作的情節展開合理的想象,不能脫離原文內容,偏離原文中心思想。另外,故事主角、人物性格、語言風格也要和原作基本保持一致。比如續寫《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時,主角皇帝不能改變,主要人物也必須符合其性格發展的邏輯。比如葉圣陶《皇帝的新衣》就是敘寫皇帝游行之后倒行逆施、濫殺無辜的過程;姜尼·羅大里《皇帝的六弦琴》中的皇帝虛偽、愚蠢,與原文中皇帝的性格也基本吻合。
第三,深化內容。
如果續寫的文章只是重復原文的情節,或與原文的情節大同小異,缺乏深度,那就失去續寫的意義了。要想續寫好童話故事,必須在合乎情理的前提下進行大膽想象,深化原文內容。續寫中,可以改變人物的特點,比如原來不好的人物現在變好了;還可以改變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使新故事具有新的發展環境和不同的結局,這樣想象,就能寫出較有新意的文章來。比如方添同學的這篇習作——
【精批細改】
《皇帝的新裝》續寫
江西萬年縣第四小學五年級 方 添
游行大典舉行完畢,皇帝氣得差點發了瘋。他急匆匆地回到皇宮,面皮發青,嘴唇發白,連聲喊道:“快拿衣服來!”(表現了皇帝內心的憤怒)大臣們當然知道,皇帝光著屁股走了那么一大圈,不僅出了丑,而且難免著了涼,于是趕緊取來衣服伺候皇帝穿上。
休息片刻后,皇帝立刻派人找到那兩個騙子,并暗地里將他們處決了。他可不想再被騙了,更不想他的臣民說自己的國君是傻子。
既突出了皇帝因為被騙而憤怒的心理,又表明了他想要與之前的形象劃清界限的決心,為后文寫皇帝的改變做鋪墊。
第二天一上朝,皇帝就宣布:“為了重新塑造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請眾大臣積極獻策。”一位大臣見皇帝又穿上了衣服,就大膽進諫道:“聽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國家叫唐朝。那兒的建筑巧奪天工,精妙絕倫;那兒的文字飄逸靈動,意蘊深長;那兒的書籍崇德修身,精深博大;甚至、甚至……”
體現了小作者對中國文化的熟悉與嫻熟的文字功底。
“甚至什么?”皇帝見這位大臣一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樣子(寫出了大臣既想討好皇帝,又擔心皇帝會對往事忌諱而處罰自己的矛盾心理),急著問道。
“甚至服飾也華美雅致,奇麗多姿。我們不妨派人去那兒學習,學習他們的治國良策。”
“準奏!”
干脆利落的“準奏”,表現出皇帝急于改變自己形象的迫切心理,同時暗示了皇帝不忘愛美之心。
于是,皇帝精心挑選了一批大臣,自己也喬裝成一名侍衛,開始了一趟使他受益終身的東方之旅。
大膽想象,把故事地點設置在大唐盛世,既避免了選材重復,又能讓讀者眼前一亮。
那時正值大唐盛世,世界各國的國君、使臣、客商、僧侶、學生、工匠、醫生紛至沓來。
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皇帝一行人終于來到了大唐。他們剛邁入大唐的領土,就看到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無不發出由衷的贊嘆。后來在大唐接待使臣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長安“集賢殿書院”,集賢殿書院又名麗正書院。為了讓他們進一步了解東方文化,大唐皇帝命使臣安排一位知名學者與之詳談。
他們從炎黃談到夏商,從春秋談到戰國,從秦漢談到大唐;他們談到了孔孟“施仁政而使天下歸服”,商鞅取信于民而平四海;談到了親賢臣而先漢興盛,親小人而后漢衰敗;談到了周幽王常荒淫而亡周,齊威王納良言而興齊……(運用排比氣勢磅礴,顯示了小作者深厚的歷史、文學功底)皇帝從這位學者口中學到了許多治國之道。
利用自己熟知的歷史知識,在文中植入中國元素,體現了小作者深厚的愛國情感。
最后,皇帝還不忘拜訪大唐的官服制衣坊。在這里,他們看到了富貴華麗的官服、奇異紛繁的妝飾。于是,皇帝專門安排人留下來學習縫紉,并令人描摹各種服飾的圖案,以便回國效仿。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皇帝不失愛美之心,不忘愛美初衷,既符合原文主人公形象,也是現實生活中“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真實寫照。
盼國泰民安,盼國君賢明,是封建王朝人心所向,寫出了封建時代百姓的心聲。
輾轉一年以后,皇帝決定回國。回國后,皇帝積極效法大唐,施行仁政,誠信于民,廣納良言,短短幾年,就把國家治理成強盛的丹麥王朝。民間稱贊皇帝的聲音不絕于耳,這下皇帝終于高興了。
教師點評
本文文筆優美,想象豐富,大膽虛構故事情節。小作者運用自己熟悉的中國歷史知識,在續寫《皇帝的新裝》時,巧妙地植入中國文化元素,如故事發生在大唐盛世,大唐的建筑、文化、服飾等的介紹,令故事生動新奇的同時,又宣揚了中國文化,展現了小作者深厚的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