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有多大?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曾經詢問過很多人,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有一般的群眾也有國家機關的干部,有的甚至是省、市直機關干部。他們有的說,“海陸豐”不就是海豐縣、陸豐縣嗎,還用問?其實,并非如此。有的說,真的不知道“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到底有多大。有的年輕人甚至說,還沒有聽說過“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我們詢問過的干部、群眾,為數不算太少,但沒有一個能把“海陸豐革命根據地”講清楚,說明白。出現這種情況,令我們大吃一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也許是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歷史離我們相對地久遠一些,也許是人們關心、重視不夠,亦或是對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宣傳不夠……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了。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啊。暫且不說“背叛”那么嚴重吧。若對革命老區一知半解,連革命老區在哪里都不知道,在革命老區發生過哪些英勇斗爭,涌現出哪些革命英雄人物,革命老區的變化怎么樣等等,都不清楚,又怎能去理解、支持革命老區建設呢?這不是成為一句空話嗎?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是我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十三塊革命根據地之一。那時,在粵東大地上“海、陸、惠、紫”的廣大地區,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根據黨史資料記載和后人調查研究的成果來看,到目前為止,雖然還沒有一個十分完整、準確的說法,但已查明的,就已包括了現在廣東省的汕尾、惠州、河源、揭陽、汕頭五個市的海豐、陸豐、紫金、惠東、普寧等13個縣(市、區)。可能還有的地方,還沒法最后確定下來,還需要所屬地區各級黨史部門,充分收集史料,認真調查研究,讓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歷史完整、真實、準確地再現,永照人間。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是周恩來、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葉挺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過的地方。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革命前輩,為了推翻萬惡的舊社會,解放全人類,發揚敢為人先、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前赴后繼,進行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涌現出一大批,像被毛澤東喻為“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那樣的革命先烈。他們率領廣大農民群眾,進行了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嘗試和實踐,并為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十分難能可貴!
我們堅定地認為,一定能把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革命傳統一代代地傳下去,把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為實現老區夢、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源流》雜志從今年的第十二期起,進行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系列專題報道。我們力圖比較完整、系統地宣傳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光榮革命歷史,讓子孫后代銘記和傳承;宣傳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廣大群眾,緊跟中國共產黨鬧革命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脫貧攻堅取得的光輝業績,突顯現代老區的風采;讓更多的人既要熟識特區、技術開發區、免稅區……更要熟識老區,理解老區,關心老區,支持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