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劉宓慶翻譯研究方法評析

2017-06-05 09:35:45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外文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系統論學科理論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張思永

?

劉宓慶翻譯研究方法評析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張思永

劉宓慶是中國當代著名的翻譯理論家,是中國翻譯學建設和現代翻譯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在其近40年的翻譯研究生涯中,運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如比較法、跨學科方法、系統論方法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結到他提出的“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總方法。本文簡要梳理和評析了他的翻譯研究方法,以期對其翻譯研究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同時希望以此個案研究為國內翻譯研究方法的討論提供借鑒。

劉宓慶;翻譯研究;方法

一、引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劉宓慶是當代國內著名翻譯理論家,他的翻譯研究領域廣,如漢英對比與翻譯、翻譯美學、翻譯與語言哲學、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等;研究時間跨度大,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是國內翻譯理論界的常青樹。劉宓慶一直十分重視翻譯研究方法,他早年就指出中國傳統譯論的方法論必須革新,以適應建設現代譯論的需求。他在具體的翻譯研究中,運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如比較法、系統論方法、跨學科方法等,這些方法都可以歸結到他提出的“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總方法。本文擬對劉宓慶的研究方法進行簡要梳理和評析,以期對他的譯學思想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并從個案的視角為國內翻譯研究方法的討論提供借鑒。

二、比較方法

首先需要說明兩點。其一,為討論的方便,這里的“比較”和“對比”不做區分,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講,兩者有區別。其二,劉宓慶的漢英對比研究雖也涉及普通對比語言學的問題,如他提出了語言對比的異質性、層面透視法、“漢語本位”等觀點,但主要還是指向翻譯的對比研究,因此,這里仍看作其翻譯研究的方法來討論。

比較方法是劉宓慶在長期的翻譯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那么,他何以對此研究方法情有獨鐘?這里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內部原因來自于體現在劉宓慶身上的、中國近現代以來形成的、已經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深深沉淀于中國人深層心理中的“比較情結”。這種情結在中國近現代學術研究領域中或隱或顯都有所表現,具有強烈愛國情懷的劉宓慶自然不可能擺脫這種心理情結。外部原因既有翻譯學學科建設的影響,也有來自家庭和師長的影響。學科方面的影響源于20世紀80年代中國翻譯學學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劉宓慶是中國新時期較早關注翻譯學學科建設的學者之一,在1989年就發表關于西方翻譯理論和中國翻譯理論的兩篇重要文章:《西方翻譯理論概評》和《論中國翻譯理論基本模式問題》。這兩篇文章的研究內容和主旨已初步顯示出劉宓慶以中西譯論比較研究和建構中國翻譯理論體系為目的的研究傾向。在師長和家庭影響方面,據劉宓慶回憶,他從事漢英對比研究受王力先生的影響較大。他從事翻譯理論比較研究,還潛在地受到其他師長的影響。如朱光潛先生對劉宓慶的直接影響在翻譯美學領域,但朱先生的理論比較思想和實踐都可能對劉宓慶從事理論比較研究產生間接影響。作為中國新舊交替時期美學領域的重要代表,朱光潛在研究的許多領域運用中西比較的方法。如他的《詩論》一書就處處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在書的“抗戰版序”中闡述了比較研究方法,他認為:

“一切價值都由比較得來,不比較無由見長短優劣。”

(朱光潛 2008: 序)

另外,劉宓慶的伯父劉永濟是我國著名的詞學家,也是中國最早運用西方理論對中國傳統文學批評進行梳理的學者之一,這種中西視野的治學方式對劉宓慶的治學思路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比較法,劉宓慶在著作中進行過直接闡述:

比較法在譯學研究中不可或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多語言、多文化。因此一定要慎于比較、善于比較。“比較”可以提供“聯系”、提供“差別”、提供比較客觀的“標準”……在深入比較中尋求相似性和非相似性,此其一。其二是在審慎的觀察、比較以后進行合理推斷。

(劉宓慶 2005c: 10)

為了強調比較的重要性,在《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2005c)一書的附錄中附上了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歷史研究》的第六章“文明的比較研究”和第七章“希臘模式和中國模式”。這部分內容雖與中西翻譯思想無直接的關系,但也體現了劉宓慶對“比較”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重視。

劉宓慶的比較研究方法主要體現在語言對比和理論比較兩個方面。語言比較方面,不論是在漢英語對比研究領域,還是在文體與翻譯、翻譯美學、文化翻譯等領域,處處可以看到其比較方法的運用。他對漢英語的對比研究是一種比較研究,自不必說;在《文體與翻譯》(1986)一書中,劉宓慶也十分重視漢英比較研究,將翻譯專題的論述放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展開,不但使翻譯理論的論述有充分的論據,也有助于指導翻譯實踐,符合此書作為翻譯教材的宗旨。在理論比較方面,《翻譯美學導論》(修訂版)第三章中作者對中西譯論中的美學傳統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西方譯論與哲學-美學的依存關系均遠遠不及中國傳統譯論(劉宓慶 2005a: 48)。在《文化翻譯論綱》(1999)中,劉宓慶選取愛爾蘭文化與荊楚文化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對兩種文化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了自己對文化翻譯的見解。2005年,他的《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出版,比較的方法在他的學術研究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但該著作更多的不是對中西翻譯思想的平行比較研究,而是評價性比較研究,這樣,劉宓慶就把他的比較方法寬泛化了。劉宓慶后期在對霍爾姆斯的翻譯學框架圖評判的基礎上進行的翻譯學學科框架的建構正是在此意義上的比較方法的運用。另外,劉宓慶的“功能代償”的翻譯策略論也是通過與西方的“對應”策略論比較而提出的。

對于“比較法”對中國翻譯理論建設的意義,劉宓慶(2005c: 127)認為:

中國翻譯理論之建設離不開多維的、綜合的“比較法”,包括語言比較、文化歷史比較、思維方式與風格比較,這些比較都涉及深入的社會歷史比較、文化傳統比較、價值觀比較等等;綜合比較還包括歷時比較和共時比較,只有在比較中才能找出差異,在比較中顯出特色。

任何比較方法的運用都有一定的指向性或目標性,劉宓慶的比較研究也不例外。他的漢英對比有著較為明確的比較研究指向,即為翻譯實踐和教學服務;他的中西翻譯思想比較主要體現在對中西譯論的評價上,主要指向他一直秉持的中國譯論的特色觀。

三、跨學科方法

現代學科發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跨學科性,學科之間的互動可以為雙方提供方法上的支持,為學科發展拓展研究的思路,開闊研究的視野。翻譯研究具有先天的跨學科性,這是由翻譯學不是一門源生性學科的性質決定的。中西傳統譯論的研究方法就是跨學科的,如中國傳統譯論與中國傳統哲學、美學、文論的密切關系,西方傳統譯論的文藝學路線和語言學路線也都表現出某種程度的跨學科性質。跨學科方法更是現當代翻譯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西方現代翻譯理論就是以現代語言學為突破口的。

關于翻譯研究與其他學科的學科間性關系,李運興(2010: 284-287)曾分為四類:“供體-受體”關系、“理論-應用”關系、類比關系和邂逅關系。換個角度看,一般來講,翻譯理論的跨學科研究有三種情況。

第一,直接應用某一學科的理論框架。這種情況又可分兩種:一是運用學科的分支學派或分支學科框架。如語言學派譯論運用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篇章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即使在某一分支語言學范圍內,也有其分支理論的跨學科研究,如李運興(2001: 8)認為,“借用關聯理論研究翻譯,從本質上講仍是用多學科研究方法研究翻譯”。二是學科的普通框架。如呂俊的翻譯傳播學框架、許建忠的翻譯生態學、翻譯地理學等。

第二,利用其他學科作為學科背景或基礎進行理論創造。如德國的功能目的派的理論背景是行動理論、交際理論、接受美學和語篇語用學。西方翻譯研究學派的理論背景是俄國形式主義、多元系統論、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和解構主義思潮等。呂俊的建構主義翻譯學的理論背景是實踐哲學、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言語行為理論等。

第三,將某一學科的理論觀點用于翻譯研究。如胡庚申(2004)將生態學的“選擇”“適應”等觀點用于翻譯研究,提出了“翻譯選擇適應論”。雖然都與生態學有關,文藝生態學與翻譯生態學的理論旨趣是不同的,前者顯然具有后現代主義的性質。當然,生態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與翻譯研究結合的合理性到底有多少,還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劉宓慶的翻譯研究領域較為廣泛,涉及多個學科領域,他一向重視翻譯研究的跨學科方法,強調翻譯研究的“功夫在詩外”。他多年來潛心研究哲學、語言學、文化學、思想史、認知科學、美學等,為其翻譯理論研究和翻譯學學科建構提供了外圍學科和方法論的支持。在他的漢英語對比與翻譯研究中,其對語言學理論的借鑒自然是不必說的。他的翻譯美學研究表現得最為明顯,是從中國傳統譯論的美學淵源出發,運用現代美學的基本原理對翻譯美學的基本框架進行描述和架構。另外,他對文化翻譯的討論也表現出一定的跨學科性。劉宓慶一向重視翻譯的意義理論的研究,認為翻譯的意義理論是中國翻譯理論的特色之一。他是從西方現代語言哲學的視角,特別是從維特根斯坦后期的意義理論獲得靈感,對翻譯的意義理論進行了闡述。這些都屬于他實際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進行的研究。

劉宓慶對“跨學科研究”和“多學科研究”進行了區分,認為前者是翻譯學與某一學科的相關性研究,后者則是翻譯學與其他多學科的相關性整合研究。因此,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整體化提升,但本質上都可以歸入跨學科研究。因此,劉宓慶的跨學科方法主要體現在其對翻譯理論的跨學科研究和對翻譯學體系的跨學科-多學科整合研究。這一點在其對翻譯學學科體系的建構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劉宓慶認為,西方現代科學和現代語言學的發展為翻譯研究提供了多學科的支持,使翻譯研究擺脫了傳統的“就翻譯論翻譯”的束縛。在其《新編當代翻譯理論》(2005b)最新提出的翻譯學“內部系統”中,“翻譯理論”部分下設的“跨學科研究”就涉及語言學“家族”、文化學、美學、傳播學、釋義學、符號學、認知科學。在“外部系統”(“翻譯學多維共同體”)中,更強調翻譯學的參照學科,構成翻譯學的橫斷學科網絡。

應該說,翻譯學的發展離不開跨學科研究,跨學科研究方法應當成為翻譯研究的重要方法大力提倡。但是,學科間的借鑒或移植是否存在某些條件?是否任何學科都可以用來進行翻譯研究?跨學科對翻譯學的獨立性會造成什么影響?劉宓慶在早期曾對西方現代翻譯理論的跨學科研究表達過憂慮,認為翻譯學是一門不依賴任何學科的獨立學科,這就要求在進行翻譯的跨學科研究中,一方面善于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方法和范疇,另一方面也要時刻警惕被其他學科擠占的危險。這實在是一個悖論。劉宓慶也正是在這兩方面努力保持一種平衡。他對美學和文化學與翻譯研究的結合格外關注,顯然仍是在傳統學術的范圍內討論問題;另一方面,現代美學和文化學本身的學科合法性問題尚待論證,若一味執著于這類跨學科的研究便值得懷疑了,如翻譯研究熱鬧非凡的“文化轉向”可能導致的泛文化研究傾向已經引起一些學者的警惕和反思。另外,跨學科研究是開放性的,劉宓慶翻譯學學科體系架構某種程度上的封閉性都或多或少限制了他的跨學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他對西方當代翻譯理論(如以文化學派為代表的后現代譯論等)的排斥和批判表現了這種跨學科研究的某種不徹底性,這也成為他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進行翻譯研究的局限性。但瑕不掩瑜,僅就他一直倡導翻譯的跨學科研究這一點來說,就足以表現出他作為國內當代老一輩翻譯理論家的理論勇氣、膽識和視野。

四、系統論方法

劉宓慶在翻譯研究中表現出了較明顯的對系統論方法的運用,影響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他對系統論對翻譯研究影響的認識;二是其所處時代對系統論研究方法運用的影響。這兩個方面關系密切,更確切地說,前者離不開后者的影響。

先看他對系統論對翻譯研究影響的認識。他認為,50年代之前的翻譯研究比較封閉,研究者通常把自己局限在傳統的“就翻譯論翻譯”的研究視野內,因此翻譯研究的命題和深度都非常有限,如翻譯標準、翻譯方法、翻譯的創造性、可譯性等。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翻譯學科意識的薄弱、傳統美學的強大牽引力、現代語言學的研究水平等,這些不可能使翻譯理論家突破傳統的有限框架。劉宓慶認為,50年代到60年代以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為主導的科技發展導致科學和語言學“家族”的發展,增強了與翻譯研究的聯系,從此,翻譯研究從以主體的自我感受為基礎或“本源”的研究轉向了以客體的能動機制和功能為關注中心的研究,翻譯理論研究的意識逐步增強。人們普遍認識到,翻譯學必須是一門開放的、綜合性的學科。老“三論”的出現為翻譯學的學科現代化提供了契機。這里可以看出,劉宓慶認為現代翻譯理論的發展離不開以系統論等為主導的現代科學的發展,而現代科學的發展為現代語言學的產生提供了方法論的支持,進一步講,現代翻譯理論正是在現代語言學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索緒爾開創的現代語言學強調語言的結構和系統,對早期語言學派譯論的產生影響較大。

再看劉宓慶所處時代對系統論研究方法的運用情況。

中國傳統學術研究方法陳舊,不太重視方法的革新。到了五四時期,新舊交替,中西碰撞,使人們認識到了方法的重要性,“科學主義”甚囂塵上,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爭,前者一時間占據上風。早期的一大批學者正是借鑒了西方的學術研究方法后才在各自的領域大有建樹,如王國維、馮友蘭等,胡適更是一個方法崇拜者。進入20世紀80年代,出于對學術現代化的訴求,人們紛紛試著運用現代自然科學的方法進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形成所謂的“方法論熱”,1985年達到高潮,被稱為“方法年”。“科學主義”再次壓過“人文主義”。其中運用最多的是“三論”,特別是系統論的借鑒和運用。哲學界、歷史學界都有運用,最熱鬧的要數文藝理論界,運用系統論分析文學作品的文章和著作紛至沓來。應該說,中國人對西方的系統論表現出如此熱衷的態度,一方面受學科科學性訴求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原因。如中國古代哲學一向有“人與萬物為一體”的宇宙意識以及“體用一源”“道器不分”的一元哲學,強調事物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中國傳統的陰陽互動、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學思想也表現出一定的整體觀和系統論的觀點。

在這種學術環境中,翻譯研究不可能不受到影響。中國新時期初,翻譯研究中的科學主義盛行,主要來自三方面的影響,一是西方語言學派譯論,二是哲學方法,三是自然科學方法。以現代語言學為基礎的語言學派譯論成為主流自不待言;哲學方法如邏輯方法,閻德勝在這方面做了許多研究,如1991年發表《翻譯科學是應用邏輯》一文,提出應把翻譯學看作應用邏輯學,1999年更是提出建立“邏輯翻譯學”的構想;自然科學方法如模糊數學、系統論方法等,前者如范守義的《模糊數學與譯文評價》(1987),后者如吳國恩的《科技外文文獻漢譯的系統論初步》(1987)等。辜正坤的“翻譯標準多元互補論”已顯示出一定的理論體系形態,其中可以推測系統論的思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當然,這一時期不只是系統論,信息論也被用于翻譯研究中。

受時代的影響,劉宓慶也有意識地運用系統論的方法進行翻譯研究,這也成為其進行現代翻譯理論研究的主要法寶之一。劉宓慶對系統論方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對翻譯學學科體系的建構上。

基于系統論的翻譯學學科體系架構是劉宓慶翻譯研究的終生目標,從80年代至今矢志不渝。他出版于1990年的《現代翻譯理論》就運用系統論方法將翻譯學分成兩個系統,一個是內部系統,一個是外部系統。在《新編當代翻譯理論》(2005b)中,他將內部系統和外部系統進行了改造,將外部系統改名為“翻譯學多維共同體”,但運用的仍舊是系統論的研究方法。另外,劉宓慶提出的翻譯基礎理論研究的“整體性整合研究”方法,也是其系統論研究方法的表現之一。

應該說劉宓慶翻譯研究的系統論方法是為其翻譯學的系統架構服務的,因此是合目的的研究行為,但系統論方法在追求翻譯研究的現代化和科學化以及理論系統的開放性的同時,由于其與結構主義的密切關系,又使他的翻譯學體系的建構陷入了封閉的、靜止的窠臼中,這也成為他的翻譯學學科體系建構難以擺脫的困境。雖然如此,在當前翻譯研究方法匱乏的今天,包括新老“三論”在內的現代科學方法論在翻譯研究中的應用還不夠,其應用前景還是可以期待的。

五、本位觀照、外位參照

如果說前面三種還是本文從劉宓慶的翻譯研究中總結出來的研究方法的話,那么“本位觀照、外位參照”則是劉宓慶明確提出來的翻譯研究方法,并且這一方法具有統攝性,可以統攝以上三種方法,即比較方法(“以中國譯論為本位、以西方譯論為外位”)、跨學科方法(“以翻譯學為本位、以其他學科為外位”)和系統論方法(“以內部系統為本位、以外部系統為外位”)。如果說前三種還是微觀方法的話,“本位觀照、外位參照”則是一種宏觀的方法,具有方法論的性質。

劉宓慶“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提出體現了他的“本位觀”。他在1996年的《翻譯理論研究展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翻譯研究的“本位觀”和“本位觀照、外位參照”問題。在2001年的專著《翻譯與語言哲學》的第一章專門作為翻譯研究的方法討論了“本位”和“外位”問題。他認為“位”就是理論研究的基本立足點及理論研究的依據。不同的“本位觀”決定不同的價值觀和真理觀。對翻譯理論研究來說,他認為,翻譯理論必須本位化,必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翻譯理論體系。當然,這只是劉宓慶“本位觀”的一個方面。本文認為,劉宓慶的“本位觀”或“本位觀照、外位參照”的方法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漢語本位觀照、外語外位參照。劉宓慶的“漢語本位觀”主要表現在他的漢英對比這個領域。他認為,從不同的語言立足點出發進行對比研究,會得出不同的研究結果。劉宓慶認為,漢英對比研究應該立足于漢語,強調漢語的特色。當然他的漢英對比研究的“漢語本位觀”最終指向漢外翻譯實踐中的漢語特色,以及中國譯論的特色,這是他一貫堅持的中國譯論要有中國特色的主要依據之一。

第二,中國譯論本位觀照、西方譯論外位參照。劉宓慶一向注重中國的譯論研究要以中國譯論為本位,西方的譯論只能作為參照,更不能將西方譯論看作普遍性理論。他在《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2005c)中對西方當代翻譯理論的評價集中體現了他的這一觀點。他堅持認為,中國的翻譯理論應該有中國的特色。這一點和第一點都體現了劉宓慶的比較研究方法。

第三,翻譯學本位觀照、他學科外位參照。劉宓慶認為翻譯學是一門極具開放性的綜合性學科,他非常重視借鑒其他學科進行翻譯研究,他認為,語言學“家族”、認知科學“家族”、符號學“家族”、傳播學、美學等都可以作為參照學科參與到翻譯學的建構中。他本人運用美學、語言哲學等學科對翻譯理論進行了研究。這一本位觀體現了劉宓慶的跨學科方法。

第四,內部系統本位觀照、外部系統外位參照。劉宓慶將翻譯學分為內部系統和外部系統。他認為,翻譯學的本體是內部系統,由翻譯理論、翻譯史和翻譯信息工程三部分組成。外部系統是一個參照系統,又稱為橫斷科學網絡。且不論內外系統各自的組成成分合不合理,僅從對內外系統的分類看,這一本位觀與他的系統論方法有關。

綜上所述,如果把劉宓慶的翻譯研究方法分為4個層面,如下頁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劉宓慶的翻譯研究方法具有較強的層次感。第一層面是更具方法論性質的綜合性方法,即“本位觀照、外位參照”,可稱為廣義的方法。涵蓋第二層面的三個具體的方法,即比較方法、跨學科方法和系統論方法,這三個方法可稱為狹義的方法。第三層面是第一層面在第二層面的具體體現,第四層面是這些方法所涉及的劉宓慶的研究領域。

圖1 劉宓慶翻譯研究方法層次圖

六、結語

翻譯研究離不開方法的指導,劉宓慶作為中國當代翻譯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多年的翻譯研究中體現出了較強的研究方法意識,并自覺地運用到自己的翻譯研究實踐中。其實,所有這些方法都是他的經驗主義觀的具體呈現,或者說,從哲學層面上看,這些方法都是經驗主義的。但同時,劉宓慶也表現出某種理性主義,主要體現在他對翻譯學體系框架的建構中。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方法,只要是符合研究對象的方法,就是合適的、有效的方法。在這方面,本文對劉宓慶翻譯研究方法的簡要梳理或許會給當前中國翻譯研究方法的討論和研究提供一些啟示和借鑒。

范守義. 1987. 模糊數學與譯文評價 [J]. 中國翻譯 (4): 2-9.

胡庚申. 2004. 翻譯適應選擇論 [M].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運興. 2001. 語篇翻譯引論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李運興. 2010. 翻譯語境描寫論綱 [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宓慶. 1986. 文體與翻譯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劉宓慶. 1989a. 論中國翻譯理論基本模式問題 [J]. 現代外語 (1): 5-9.

劉宓慶. 1989b. 西方翻譯理論概評 [J]. 中國翻譯 (2): 2-6.

劉宓慶. 1990. 現代翻譯理論 [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劉宓慶. 1991. 漢英對比研究與翻譯 [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劉宓慶. 1996. 翻譯理論研究展望 [J]. 中國翻譯 (6): 2-7.

劉宓慶. 1999. 文化翻譯論綱 [M].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劉宓慶. 2001. 翻譯與語言哲學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劉宓慶. 2005a. 翻譯美學導論(修訂本)[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劉宓慶. 2005b. 新編當代翻譯理論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劉宓慶. 2005c. 中西翻譯思想比較研究 [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吳國恩. 1987. 科技外文文獻漢譯的系統論初步 [J]. 上海科技翻譯 (5): 34-36.

閻德勝. 1991. 翻譯科學是應用邏輯 [J]. 中國科技翻譯 (2): 9-16.

閻德勝. 1999. 邏輯翻譯學構想 [J]. 外語教學 (2): 42-48.

朱光潛. 2008. 詩論 [M]. 南京: 江蘇文藝出版社.

(責任編輯 侯 健)

通信地址: 300222 天津市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H059

A

2095-5723(2017)01-0076-06

2016-12-18

猜你喜歡
系統論學科理論
【學科新書導覽】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2016年第20屆系統論,控制和計算國際會議
系統論在故障定位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999在线|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aⅴ免费在线观看|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国产特级毛片| 国产黑丝一区| 一级爆乳无码av|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无码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在线专区| 久久青草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yw| 一级片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第一页|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在线观看无码a∨| 黄片在线永久|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伊人无码视屏|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国内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毛片|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在线91在线电影|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欧美色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一个色综合久久|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婷婷在线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日本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综1合AV在线播放|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天堂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色婷婷电影网| 在线国产91| 在线网站18禁|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国产在线八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