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凌村是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一個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來到該村,“革命老區村”的牌匾掛在村委會辦公樓門口特別耀眼。
解放前夕,周琳、朱江、陳華琪、譚圣悅、譚俠華、曾里、張永樞、陳占勤、張堯等革命先輩活躍在上凌村,從事秘密的地下黨工作。
張永樞和曾里在回憶錄中,詳細記錄了當時上凌武工隊不同時期的工作,主要有傳遞信息、書信,抓武工隊自身建設,組織農會、宣傳政策,掌握村里更夫隊、控制武器,開展統戰工作等。
其中,也不乏一些細節描寫,如:“為迎接大軍到來,奉命趕制國旗,俠華購來一幅紅布及小塊黃布,我繪制大小五角星,請俠華母親在家里用衣車縫制(按香港《文匯報》五星紅旗樣式),舊歷九月初九,解放軍隊列到社山,我們舉起國旗前去迎接”……
革命先輩們在這里留下了足跡,眾多紅色資源使這片土地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上凌武工隊舊址和普濟橋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部分,村民分外珍惜。
在上凌村的光輝大道旁,上凌武工隊舊址與光輝譚公祠相鄰。據介紹,上凌武工隊舊址將會被打造成革命歷史參觀點,屆時將會有革命墻、革命歷史展、革命時期舊物展等組成部分。另外,上凌村還計劃拍攝革命點宣傳片,結合幸福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展現革命老區的精神和魅力。
在增坑水庫排洪渠上,有兩座并排而建的橋,一座是水泥筑成的寬敞現代新橋,一座是經過歲月洗禮的石板窄橋。這就是上凌村普濟橋,俗稱牛社橋。
舊石板橋是長16.5米的平面橋,擁有百年歷史,具有重要的革命歷史意義。據了解,在解放前,新會武工隊革命同志往來金陵革命點,大多會取道上凌村,村內的普濟橋是當時革命隊伍往來的必經要道。歷經百年風雨,舊石板橋再也不堪使用了。為了保護老橋,上凌村委會積極籌集資金45萬元,在牛社橋上游3米處架設一道二洞分流的現代新橋。新橋于2015年2月建成通車使用。從此,這里新舊兩座橋相依相伴,新橋護老橋,形成一幅獨特的景象。
上凌村現有5600多人,21個村民小組。目前該村有意打造一條美麗鄉村旅游線路,起點為豪山村張將軍家廟,途經東陵村,到達上凌村。
近幾年,上凌村致力于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積極發揚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發動村民以革命精神要求,投身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合力整治好村容村貌。在宣揚革命老區歷史、精神方面,上凌村積極尋求合適的方式,通過多開展參觀革命點等活動,加強轄區內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工作,力爭“從孩子抓起”,做到讓每個村民都了解知道家鄉的革命歷史。
如今,上凌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民安居樂業,一幅生意盎然的好景象。(江門市新會區老促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