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向文

劉炳堯先生是惠州市嘉宇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惠州市客家文化經濟促進會會長。多年來,劉炳堯先生慷慨解囊,熱心老區的建設和公益事業,修橋筑路、捐資辦學,被譽為惠州客家的慈善家、“愛心大使”。
劉炳堯的家鄉在興寧市水口鎮夏光村。該村有悠久的革命歷史,大革命時期中共興寧特別支部主要領導人之一劉光復,經常在這里開展革命活動、發動群眾,宣傳革命道理。出生于1962年的劉炳堯從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紅色文化的潛移默化,心田中撒下紅色種子,養成了日后剛正誠實、思想純正、善良謙虛的品格。上個世紀70年代后期,劉炳堯來到惠州創業。幾十年來,由于他重合同、守信用、誠實經營、遵紀守法,在社會上具有較高的信譽。當創業有了一定的規模時,他沒有忘記自己是從老區走出來的,始終以革命先烈的忘我犧牲革命精神來激勵自己,不忘老區、關愛老區、支持老區建設和公益事業,是多年來劉炳堯揮之不去的老區情結。
2003年,作為惠州客家企業家,劉炳堯積極參與惠州市客家文化經濟促進會的創建;市客家文化經濟促進會成立后,他歷任常務副會長、會長,經常慷慨解囊,支持惠州市文化建設,累計捐資20多萬元。
在客家文化經濟促進會,劉炳堯有機會接觸到社會各界,特別是與惠州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接觸后,對全市的老區狀況和社會公益事業有了較新的認識。他曾多次針對關系老區民生突出的問題提建議,出謀獻策,積極為“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鼓與呼;他以實際行動在緩解老區“讀書難、行路難、看病貴”問題上,解囊相助,盡自己的綿薄之力。2003年,他捐資10多萬元對惠城區三棟鎮中心小學的校園進行改造建設;他捐資20多萬元對家鄉的村道進行改造;他捐資12萬元在家鄉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市客家文化經濟促進會初期,劉炳堯捐資10多萬元支持本會尋根問祖和開展客家文化的挖掘、研究、弘揚、展示活動。
劉炳堯關心社會弱勢群體,充分展示作為民營企業家的大愛之心。從2003年至今,他資助四川萬源縣3個貧困學生的全部學雜費;從2007年起,他資助龍門縣3名、廣東實驗中學5名貧困生由高一到高三的全部學雜費;他捐贈40多萬元興建興寧水口鎮夏光村敬老院;今年6月份,他向省扶貧基金會捐善款數萬元。
“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雖然本人不在惠州最富有之列,但希望能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革命老區建設添磚加瓦,讓老區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奔向小康。”劉炳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