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宇鋒+馬姍姍+邵彥麗+呂兆偉
獨山子石化鐵路運輸公司
【摘 要】隨著電氣化鐵路的建設,獨石化鐵路運輸公司專用線即將進入全新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內,專用線站段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將在更新管理手段、引入經營理念等領域進行改革,隨著新設備、新技術的大量投入運用,在強化職工培訓、提高職工素質等人力資源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就變得尤為重要。因此,人力資源將上升為專用線站段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人力資源中,職工的學習培訓力度和業務技術將決定人力資源使用的合理性。
【關鍵詞】專用線;站段培訓
1.站段培訓的概念
站段培訓是站段或針對站段開展的一種提高人員素質、能力、工作績效和對組織的貢獻,而實施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培養和訓練活動。隨著鐵路運輸行業的影響,站段培訓不是一次性業務培訓,信息化、技術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要求站段職工反復的掌握知識和不斷的提高技能。這樣會讓站段知識技術水平隨著相同領域內的更新,不落后于國內外的同行。同時,新的鐵路運輸模式也要求站段職工能更積極主動地回應環境挑戰和參與站段變革,有賴于培養職工善于思考、溝通、處理不確定性問題和主動參與變革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靈活應變和從事新的、多變性的運輸工作。因此,更廣泛、更具有理論性、綜合性和更有利于創新的培訓也就成為先進站段人力資源管理努力的方向。
在獨石化專用線的大環境中,作為一個站段,面臨來自機關科室和班組職工的各種生產運輸問題,站段要發展的更好,就要不斷去適應各種變化。站段中職員的素質就是制約提站段業整體戰斗力的主要因素,而培訓是提高職工素質的重要途徑。站段通過培訓不僅要提高個人的業務知識、工種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全體職工和整體運輸按照統一調度的方法去運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運輸效率而不僅是個人的效率。
2.站段培訓的方式
站段培訓活動按專用線性質可劃分為五個方式:學崗取證培訓、技能等級培訓、思維創想培訓、觀念轉變培訓和心理輔導培訓。這五個培訓是由低到高逐步深入的,不同的培訓其難度也各部相同,另一方面,這五個方式的培訓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輔相成;但是,不同性質培訓對應的主體不一樣,進行培訓方式、方法也不一樣。
2.1學崗取證培訓
學崗取證培訓的主要任務是對職工將要擁有的工種崗位進行上崗學習。主體是要解決“知”的問題。站段的主要工作是運輸,學崗人員是跟著師傅邊學邊干同時進行。職工是崗位的載體,確切地說,是一個動態的載體。學崗人員身處鐵路運輸的動態環境之中,業務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在同一個人頭腦中不斷重復,當業務知識學習速度大于鞏固速度時,學崗人員保持了大環境下的優勢。當所有的知識學習完畢后,鞏固的速度超過學習的速度時,職工在運輸工作中更加高效,不易出錯。取證培訓是不斷地開拓職工的發展期,使人不斷適應新的崗位,適應大環境的變化,并開拓新的局面,達到新的水平。取證培訓的任務就是不斷地維持職工的繼承與發展。取證培訓任務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大量的。
2.2技能等級培訓
技能等級培訓的主體是對職工所具有的能力加以補充和提高。其主要目標是要解決“會”的問題。隨著獨石化的前進潮流,每個基層單位、每個崗位都會有新的能力要求。此外,鐵路運輸公司結構的不斷調整,使人力資源加以整合,必然產生大量的轉崗培訓,新的形式對技能培訓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這些要求包括了質與量兩個方面。所以,以勝任站段崗位工作的能力為基礎的培訓越來越重要。這種能力不是指簡單的職工技能鑒定等級,而是對職工的綜合能力的一種表述。
2.3思維創想培訓
思維創想培訓的主體是使站段職工固有的思維定勢得以創新。其主要目標是要解決“創”的問題。一個單位中所謂“人才”,就是能夠進行創造性思維的人。如果站段的培訓僅僅是灌輸鐵路運輸知識、傳授高效技能,站段就只能培訓人的一種“復制”能力,沒有達到“整合”的創新能力。在這種狀態下,可繼承、難發展。獨石化鐵路運輸公司是有國鐵特色的科學鐵路運輸單位。國鐵根據業務,量化、設置的工種崗位極大的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專用線站段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對外派外考察;對內開動腦筋、集思廣益設置屬于自己工種崗位,來滿足獨石化的運輸任務。思維創想培訓,使職工對自己單人單崗的定向思維提出挑戰,學會以一人多崗的視覺來看問題,這種轉變的本身就是一種創造。職工的思維定向是自己造成的,改變定向思維,就要戰勝自己,那是非常困難的。站段培訓就是要職工轉變定向思維,使得站段運輸發展更加日新月異。
2.4觀念轉變培訓
觀念轉變培訓的主體是使職工持有的與獨石化其他生產單位“大”環境不相適應的觀念得到改變。其主要目標是要解決“適”的問題。有了知識,又有了技能,也有較好的思維方式,下一個層次就是觀念問題了。如果站段的觀念是落后的,則站段的行動也必然是落后的。對鐵路職工來說,觀念是一種生活沉淀下來的慣性,落后的觀念則是由于遵循長期的社會慣性。觀念轉變培訓就是要認真地引導職工“面對現實”,以適應“大”社會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在“十八大”召開后的今天,職工的觀念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度直接關系到獨石化的運輸質量。
2.5心理輔導培訓
心理輔導培訓的主體是開發職工的潛能。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心理的調整,引導職工利用自己的顯能去開發自己的潛能。其主要目標是要解決“悟”的問題。專用線站段工作的職工,總是拿國鐵和自己比。在沒有展開心理輔導培訓前,總認為自己只能干單一的崗位,沒有能力承擔其他崗位,沒有很好的開發自己的潛能,止步不前,職工的現有的崗位好比是海上的冰山,僅有20%顯能部分浮在水面可以看得見。經過心理輔導培訓后,職工學習取證其他崗位,開發海洋深處,不被人們所發現的80%潛能。潛能開發培訓就是希望能用人的20%的顯能去開發那些未知的、看不見的、而卻是大量的潛在的能力。
3.結束語
專用線管理的本質是站段對職工的管理,通過對職工的管理來實現對設備的管理。基于這樣一種認知,也就不難理解培訓對管理的意義。首先,培訓是管理的前題。作為管理主體,管理者首先要通過培訓具備實施管理的素質、知識、技能和信息;作為管理客體,被管理者要通過培訓掌握自身的職責、義務及相應的專長、技能,以適應管理的要求。更為重要的是,培訓通過喚起職工的主體意識和自主意識,可為職工自主管理提供堅實的基礎。其次,培訓是管理的過程。人們的認識及行為取決于他人那里接受或憑自己獲得的信息,這種信息決定了人們在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持某種有態度及采取行動的參數和準則。管理的過程就是幫助職工掌握相關信息的過程。培訓通過使職工對指定的、標準的信息的接受和消化,影響其認識和行為,從而達到管理的目的。再次,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職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職工的干勁和熱情。站段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站段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并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系,掌握運輸調度情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