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觀德
廣西建工集團建筑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
【摘 要】在沖孔灌注樁施工中,存在多個影響因素,比如外部因素、地質勘查的缺陷、技術工藝、材料質量等。另外,當樁基質量比較差時,也會對主體建筑的承載力造成影響,難以保證其安全性。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質量控制,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與要求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本文筆者對沖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行業的規模也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用到了多種施工技術,其中,沖孔灌注樁施工就是常見的一種。該技術應用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質量。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沖孔灌注樁在施工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鑒于此,本文以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泉州配套生活設施工程為例,介紹了施工中質量控制的要點,然后,在分析沖孔灌注樁施工重點,難點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具體解決的辦法和措施。
1.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1事前控制
在沖孔灌注樁施工前期質量控制中,應該做好這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總監組織質量控制組要認真研讀設計圖紙,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然后全程跟蹤試樁過程,并做好相關記錄。第二,要求平整施工現場,保證樁機穩定性,防止發生位移偏孔。以設計圖中的高程控制點、標高為準,完成樁位的測量,澆灌混凝土護筒,回填空孔。第三,審核報驗的沖孔樁機設備,選擇合理的沖孔樁機。樁機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嚴格檢查。然后,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臨時水、電線路的安裝,設置好排漿溝槽、泥漿沉淀池的位置。第四,采用跳打樁的辦法,劃分每臺樁機的施工區域。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執行跳打原則進行監理,避免對樁基質量造成互相干擾的不利影響。
1.2事中控制
第一,在沖擊成孔中施工中,要求加大泥漿護壁的堅固性,確保孔位的穩定性。如果巖層比較堅硬時,則要將沖錘高度控制在適當范圍,不能用力過猛,這樣容易損傷到沖錘。另外,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及時修正孔中的泥漿。同時,孔內水位與泥漿密度應該符合要求,以免出現塌孔的現象。密切注意觀察巖層變化,做好相關監理記錄。在施工的過程中,避免中途停頓。終孔前,嚴格檢測孔深、孔徑等,確保符合設計圖紙的標準。第二,在換漿清孔施工中,首先要徹底清除掉孔底的沉渣,避免對沖孔灌注樁造成過大的壓力,以此來保證樁基的穩定性。當前,在換漿清孔中,可以采取多種辦法。常見的有抽漿、掏渣、換漿、泵吸等。本工程綜合了設計圖紙、地質情況、施工設備等要素,決定選擇正循環換漿清孔法。首先,在沖孔深度滿足設計要求后,則停止樁機沖孔,立即進行換漿清孔。然后,按照規定的比例,給孔中灌注新的漿液。同時,清除掉孔中懸浮的沉渣。此時,當清孔完畢后,孔底又會生成新的沉渣。所以,在鋼筋籠和注漿管安裝到位后,需要再次清孔,確保沉渣厚度在5cm以下。除此之外,在灌注混凝土之前,要求泥漿的技術性能要達到一定標準。第三,在鋼筋籠制作與吊放中,也要加強質量控制。首先,在制作鋼筋籠時,要求計算出鋼筋籠、接口的尺寸,然后采取分解制作的辦法。根據施工情況,要求每節鋼筋籠的范圍在5~9m之間。主筋接長要求采用單面搭接焊接,同一搭接區斷面內接頭接頭不大于50%。為了保證整個建筑的穩固性,要求每隔2m設置一道加勁箍筋。在鋼筋籠四周設置四個定位鋼筋,使其符合設計的厚度。在運輸或者吊裝鋼筋籠時,要對準空位放置,避免出現變形。一旦安放好,就要立即固定,通常應該在2~4h內完成。第四,在灌注水下混凝土中加強質量控制。首先,在灌注混凝土前,檢查導管的密封性,并試驗水壓,保證漿液不會外漏,然后,再吊放入樁孔。其次,樁身混凝土的強度選擇為C30,中粗砂。灌注前,均勻攪拌商品混凝土。控制好導管的埋置深度非常重要,初次灌注好,測量出標高,保證導管深度在1m以上。再次,采用連續施工方法,避免間隔時間太長,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最后,當混凝土上升后,要適當拆卸、提升導管,合理控制導管埋入深度。如果導管埋設深度不足,很有可能會發生斷樁的現象。
1.3事后控制
本次工程施工結束后,要求按照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的相關規范,嚴格進行檢測,包括樁位的偏差、樁身完整性、混凝土強度等。如果不符合施工要求,就需要返工。
2.沖孔灌注樁在施工中重點、難點問題
本次施工中,包括這幾個重點、難點問題:第一,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準確測量出樁底沉渣的厚度。如果出現偏差,就會降低樁基的承載力,無法滿足設計的要求。第二,地質勘查結果顯示,施工現場存在大量散體狀強風化花崗巖和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發生塌孔、漏漿的幾率很大。第三,施工現場分布著一定數量的孤石,對樁基孔影響大,存在掉錘、卡錘的風險。第四,在灌注混凝土時,因為地質條件復雜、成孔時間長,所以很容易引發堵管、斷莊事故。
3.加強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的辦法和措施
3.1合理控制沉渣的厚度
如果沉渣厚度設計不合理,就會影響到工程的質量,所以,必須合理控制沉渣的厚度。當前,在這方面還沒有統一的規定,以經驗控制法為主。也就是說,在測量沉渣厚度時,憑借的是技術人員的感覺和經驗。根據兩次測量結果,最終得出沉渣的厚度。這種辦法操作簡單,快速,但是,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決策選擇更為準確的測量方法。即:第一次清孔后,測量出孔深,在灌注混凝土前,再進行二次測量。然后,將前后的結果相減,即可得出沉渣的深度。這種方法雖然很繁瑣,但是保證了測量結果的準確度。最后,通過管底注漿法消除潛在的人為因素的影響,確保樁基質量。
3.2持力層巖樣判斷
根據施工圖紙,判斷第八層為持力層。從地質報告中可以看出,該層為中風化花崗巖層。此時,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決定是否進入中風化巖層。同時,尤其要注意與強風化花崗巖進行區別。根據試樁中同地質單位共同確認的中風化巖層巖樣和地質勘探巖樣基本一致。本工程通常來講,強風化花崗巖顏色所呈深褐色,顆粒大,易碎,邊口圓鈍。然而,中風化花崗巖巖樣新鮮,質地堅硬,邊口比較鋒利。
3.3塌孔
根據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工程漏漿塌陷的風險比較高。經過反復研究,選擇了有效的堵漏辦法。具體來講,首先選擇粘度高的黃土進行回填。如塌孔嚴重,應全部回填,待沉積密實后再進行鉆孔。采用上面的辦法,連續施工,確保在工期內完成作業,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3.4卡錘、掉錘
針對卡錘、掉錘的風險,可以采取下面幾個措施:第一,在孔內放入鋼絲繩帶,遇到卡點后,可以輕松提出。第二,用壓縮空氣管或高壓水管下入孔內,對準卡錐一側適當沖射一段時間,使卡點松動后強行提出。采用上述辦法后,取得了成功。
3.5斷樁
在灌注混凝土的過程中,如果材料中混入了砂礫、泥漿等雜質,就會將混凝土隔離開,導致混凝土變質,后者對其表面造成侵害。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斷樁。段樁發生后,應對措施為:當混凝土初凝后,用直徑相同的沖錘再沖擊成孔,新孔深度要比原孔深20cm左右。然后,重新吊放鋼筋籠,灌注混凝土。假若沒有達到初凝,則要采取其他技術補救。
4.結束語
在沖孔灌注樁施工中,存在多個影響因素。比如外部因素、地質勘查的缺陷、技術工藝、材料質量等。另外,當樁基質量比較差時,也會對主體建筑的承載力造成影響,難以保證其安全性。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質量控制,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與要求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參考文獻:
[1]林瑞鳳.淺析沖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5(27).
[2]許紅星.沖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4(24):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