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
中鐵九局集團杭州分公司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現代化道路建設中支架現澆預壓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控制技術開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將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控制技術切實應用到實際工程中,以此保證工程整體質量。據此,本文主要對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控制技術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控制技術
一、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技術
(一)地基處理
圍堰段清除淤泥后采用8%灰土,分層回填40cm,用壓路機碾壓3~5次,使地基承載力大于150kPa。待地基壓實整平后,穩定2-3d,澆筑10cm砼封層。基礎位置按計算后的支架位置確定。
(二)滿堂支架搭設
滿堂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主要構件由2.4m,1.8m,1.2m碗扣立桿,0.9m,0.6m,0.3m碗扣橫桿,縱橫水平加固桿,剪刀撐,掃地桿,下托與上托組成。剪刀撐采用Φ48×3.5mm的普通鋼管。頂托上方鋪設15cm×15cm縱向方木,縱向方木上放置10cm×10cm橫向方木,橫向方木上鋪竹膠板。內、外模均采用15mm厚竹膠板。整體構架豎直方向通過可調托座和可調底座調節所需施工高度。整體構架水平方向通過碗扣橫桿鎖扣連接,連接桿固定在立桿上。
(三)支架施工
鋼管支架搭設好后,根據設計的荷載進行堆載預壓,以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彈性變形,檢驗支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同時,測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作為底模標高的調整依據。預壓采用噸袋堆載,堆載重量為恒載的1.2倍,預壓時采用噸袋裝滿土,通過吊車往底板上吊,土袋堆放時應均勻有序,分層堆放。預壓前在每孔底模設置固定觀測點,在相對應的底模測點下支架基礎上設置6個觀測點,通過與原始數據對比觀測支架的彈性變形。觀測點在堆載前,先對采集原始數據,采集時邀請測量監理工程師同時參與,數據采集完后開始堆載。
(四)模板施工
1.箱梁外模箱梁底模采用15mm竹膠板,單塊竹膠板尺寸為1.22m×2.44m,按測量放線點進行鋪裝,施工時模板拼縫在同一直線,模板拼縫應嚴密,板與板接縫處用雙面膠夾縫進行止漿處理,在接縫內涂抹一層玻璃膠。底模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根據施工圖預設底板通氣孔。
2.箱梁內模采用15mm竹膠板,內模頂板橫肋采用5cm×10cm方木,間距為30cm,內模腹板豎肋采用5cm×10cm方木,間距為30cm。箱梁內模采用竹膠板在內場加工而成。內模立設分2次進行,第一次立設腹板及下倒角處模板,待砼第一次澆筑結束,養護24h后拆除,設立內芯箱梁頂模,頂模由鋼管排架支撐在底板混凝土上,并根據支架堆載預壓得出數據和設計的箱梁拱度,進行施工預拱度設置,對模板標高進行調整。同時在箱梁頂部預留70cm×80cm上下人孔,待頂板砼澆筑養生達到70%設計強度后,以便人員進入箱梁進行內模拆除。模板施工過程中,根據預壓的實測成果對底模標高進行調整,并保持線形順暢。
(五)預應力鋼筋施工
預應力鋼絞線下料長度依據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切割,但是必須考慮到采用兩端張拉時千斤頂和錨具需要的鋼絞線工作長度,一般情況下實際下料長度比理論長度多出1.8m,即每端各留90cm。預應力鋼絞線的切割采用砂輪機,禁止使用電弧焊切割,防止損咬傷鋼絞線。預應力波紋管安裝與綁扎鋼筋同時進行,波紋管布置必須按照設計圖紙尺寸進行。并采用鋼筋固定在鋼筋骨架上。為了防止波紋管在砼澆筑過程中漏漿引起堵管,在水泥砼澆筑前,穿好預應力鋼絞線,砼澆筑結束后,要輕輕拉動孔內預應力鋼絞線,確保鋼絞線不被粘住。
(六)混凝土澆筑
1.現澆箱梁混凝土的澆筑為3跨1聯同時澆筑,由跨中向墩頂對稱逐跨澆筑,澆筑時保證縱向和橫向均衡對稱。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混凝土緩凝時間不應少于4小時,塌落度在120mm~140mm。混凝土澆筑前,檢查盆式支座、伸縮縫、防撞護欄等構件的預埋件及預留孔位置。在澆筑過程中,檢查支架的剛度及扣件的松緊程度,支撐之間的連接完整性,支架的壓縮情況及下沉情況,檢查模板的接縫、變形、墊塊的脫落情況。施工縫還需要鑿毛清除浮漿,沖洗干凈,確保混凝土銜接面足夠濕潤。
2.混凝土必須分層對稱進行澆筑,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在振搗過程中,振搗棒與模板保持5cm左右的距離,確保箱梁混凝土澆筑質量。振搗過程中,確保不要碰到波紋管級其他預埋件。
3.混凝土終凝表面發白時,及時灑水、覆蓋養生,養護時間不能少于2周。梁端模拆除,應根據天氣情況確定,一般在澆筑24h后,即可拆除,以便表面鑿毛,外側模和內模要待混凝土強度達到30MPa,可拆除。底模必須待預應力筋張張拉、灌漿、封錨后方可脫模。
(七)張拉壓漿
現澆預應力箱梁砼實測立方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且齡期大于7d后方可張拉預應力束,所有鋼束張拉均按張拉力和伸長量雙控標準控制,伸長量誤差應小于6%。張拉順序嚴格按圖紙要求進行,先縱向束,后橫梁鋼束。縱向束張拉順序為:先張拉腹板鋼束,再張拉頂、底板鋼束。鋼束張拉時,保證橫向對稱張拉,預應力管道24h內壓漿。
(八)支架拆除施工
待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以上時,即可拆除翼板和側模,待預應力張拉完畢、孔道壓漿強度達到90%設計強度后,方可拆除支架及底模,支架的卸除順序從跨中向橋墩方向進行,支架及底模的拆除首先旋松可調托座的螺絲,抽出底模及縱橫方木、槽鋼等,使用纜繩卸于地面,再依次卸除可調托座、調整架、水平撐、剪刀撐、門形架等。
二、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質量控制
(一)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控制
鋼筋在加工前應調直,表面油漬、鐵銹應清除干凈;鋼筋加工尺寸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
(二)模板質量控制
模板的制作,保證構筑物各部位的設計形狀、尺寸和相互間位置的正確性,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安全地承擔灌筑砼施工中產生的各項荷載,制作要簡單,安裝拆卸要方便和多次使用,結合嚴密,不得漏漿。模板安裝過程中,注意模板拼縫處采用雙面膠封漿,安裝完成后,全面檢查保護層墊塊設置情況,存在缺損及時補充更換。
(三)混凝土質量控制
拌和站嚴格按照試驗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進行拌料。混凝土在運至現場后,進行混凝土質量檢測,合格后方能進行澆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注意分層控制,振搗時不得過振或漏振,上下層混凝土澆筑試件間隔不超過30min,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左右,避免形成冷縫。
(四)張拉質量控制
安排富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專職指導預應力張拉作業。所有操作預應力設備的人員,進行上崗培訓;作業前,對張拉設備、測力設施進行標定。
(五)壓漿質量控制
壓漿前對孔道用清水進行沖洗,以排除孔內粉渣等雜物,要保持孔道濕潤,而使水泥漿與孔壁的結合良好。水泥漿在儲存時要不停攪動,嚴禁施工過程中由于流動度不夠額外加水。壓漿應緩慢、均勻地進行,壓漿的壓力以保證壓入孔內的水泥漿密實為準,開始壓力要小,逐步增加。
三、結語
總而言之,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管理部門,需要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并積極引進先進的施工控制技術,不斷更新連續梁施工工藝,全面促進連續梁施工質量的提升,以此進一步延長道路橋梁使用壽命,為人們的出行提供完善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超群.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00125-00125.
[2]馮政.支架法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工藝[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10):00070-00070.
[3]廖浩博.支架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施工控制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38(12):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