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鎮
(連平縣溪山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廣東河源 517153)
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三種疫苗不同組合對豬的免疫效果
何 鎮
(連平縣溪山動物衛生監督分所,廣東河源 517153)
目的:了解HP-PRRS病疫苗、CSF病(豬瘟)疫苗、FMD病(口蹄疫)疫苗不同組合形式應用于豬中的價值。方法:抽選本地養豬場中的200頭豬仔,以疫苗組合形式的差異予以分組,共五組,每組40頭,予以免疫實驗,并對抗體的合格情況、副反應狀況等進行統計。結果:Ⅰ組6頭有副反應,Ⅱ組7頭,Ⅲ組未出現,Ⅳ組9頭,Ⅴ組1頭,Ⅰ組、Ⅱ組、Ⅳ組發生率比Ⅲ組、Ⅴ組高,(P<0.05)。結論:豬仔免疫工作中,接種FMD病疫苗以及CSF病疫苗,七天后再予以接種HP-PRRS病疫苗效果突出。
豬仔;FMD病疫苗;HP-PRRS病疫苗;CSF病疫苗;免疫
國內養殖業正處于迅速發展的勢頭中,推動商品豬的市場流通范圍進一步拓展,而疫病傳播范圍、發生頻率以及傳播速度等隨之增加,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病以及口蹄疫病的發生頻率日益升高,重視對豬仔的專業免疫接種尤為關鍵[1]。為了解三種免疫疫苗在不同組合形式下產生的價值,此次實驗選取本地養豬場中的200頭豬仔展開,通過觀察五組中的免疫質量,旨在找尋適合豬仔,同時還能提升其接種質量的組合形式。
1.1 實驗材料
抽選本地養豬場中的200頭豬仔,以疫苗組合形式的差異予以分組,共五組,每組40頭,日齡均值(38.9±2.95)d。
1.2 接種技術
(1)Ⅰ組:于相同時間、不同方位接種FMD病疫苗以及HPPRRS病疫苗,七天后再予以接種CSF病疫苗;(2)Ⅱ組:于相同時間、不同方位接種CSF病疫苗以及HP-PRRS病疫苗,七天后再予以接種FMD病疫苗;(3)Ⅲ組:于相同時間、不同方位接種FMD病疫苗以及CSF病疫苗,七天后再予以接種HP-PRRS病疫苗;(4)Ⅴ組:于相同時間、不同方位接種FMD病疫苗、HPPRRS病疫苗以及CSF病疫苗;(5)Ⅴ組:分別接種FMD病疫苗、CSF病疫苗以及HP-PRRS病疫苗,且兩次接種之間的間隔期為七天。
1.3 數據統計
重點以SPSS20.0對研究數據展開統計分析,200頭豬仔疫苗接種工作合格率、副反應發生狀況等統一用“n/%”統計,通過在五組之間展開比較,一旦有顯著差異呈現。
2.1 五組豬仔接種后副反應
Ⅰ組6頭有副反應,Ⅱ組7頭,Ⅲ組未出現,Ⅳ組9頭,Ⅴ組1頭,Ⅰ組、Ⅱ組、Ⅳ組發生率比Ⅲ組、Ⅴ組高,見表1。

表1 五組豬仔接種后副反應(頭/%)
2.2 五組豬仔接種后抗體的合格情況
接種疫苗后40d,五組豬仔接種后抗體的合格情況見表2。

表2 五組豬仔接種后抗體的合格情況(頭/%)
由上表,接種疫苗后40d,五組豬仔接種合格率都已經超過70.0%。其中,HP-PRRS病疫苗接種結果表明:Ⅲ組合格率明顯比Ⅰ組、Ⅱ組以及Ⅳ組高;Ⅴ組則比Ⅰ組高;CSF病疫苗接種結果表明:五組合格率并未表現出顯著差異;FMD病疫苗接種結果表明:Ⅳ組合格率明顯比其他四組低。
一般而言,FMD病疫苗、CSF病疫苗以及/HP-PRRS病疫苗在組合形式存在差異時,其產生的免疫質量也會各部相同[2]。此次通過對五組豬仔實施不同接種技術,發現Ⅰ組副反應發生率15.00%、Ⅱ組17.50%、Ⅳ組22.50%,明顯比Ⅲ組以及Ⅴ組的2.50%高,而且Ⅲ組豬仔接受專業接種后,各種疫苗接種的整體合格率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優勢,可見,Ⅲ組內接種形式實踐價值高。
[1] 張正鳳,劉永恒,葛東紅,等.豬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三種疫苗組合免疫對比試驗[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30(1):83-84.
[2] 方仁成,林兆京,游洪通,等.不同免疫程序組合對散養豬免疫效果影響的試驗[J].福建畜牧獸醫,2014,36(1):3-4.
何鎮(1987—),男,廣東連平人,助理獸醫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豬瘟、豬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不同組合免疫試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