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貴州特派記者 張加軍

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一架全新的獨具特色“沙漠迷彩”噴涂國產高級教練機“山鷹”吸引了大批觀眾的眼球。6月5日上午,“山鷹”首架外貿飛機在中國航空工業貴飛總裝下線再次引發關注,這其中不僅因為這代表中國主力教練機的最新外銷進展,更是由于外界對海軍版“山鷹”戰機何時能作為航母艦載教練機使用的猜測。
《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架外貿“山鷹”左右翼下內側各掛載一枚“霹靂-8”型空空導彈,外側各掛有一具7管火箭發射巢,機腹下方配有一部雙聯裝23毫米機炮,氣勢雄渾,場面威武,名副其實的外銷版戰斗/教練機。官方資料顯示,2016年1月30日,“山鷹”成功簽約軍貿出口,它的出口是航空工業貴飛在實現殲教-7出口后,又一款實現外貿出口的新世紀高級教練機。
中航技副總裁孫志偉與《環球時報》記者交流時提及,對于海外用戶來說,“山鷹”外貿飛機有戰事時可作戰,無戰事時可訓練,這種多用途性能是吸引用戶的一大亮點;此外,中國具有“山鷹”飛機100%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完整的國產全供應鏈,這一點也大大吸引了國際用戶。《環球時報》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裝備殲-7/殲教-7的國外用戶包括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國、尼日利亞、納米比亞、蘇丹、埃及、斯里蘭卡、坦桑尼亞、莫桑比克、津巴布韋等。一般而言,這些傳統用戶再次采購后續產品的可能較大。而從本次下線飛機的沙漠迷彩噴涂判斷,蘇丹、尼日利亞等國先期采購的可能最大。
作為一款自主研制的飛機,“山鷹”沒有刻意追求“高顏值”,而是在積極滿足性能使用、好用耐用、用好用足性能等方面下足力氣,這讓“山鷹”在實際運用中不僅展示出出色的性能,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是一款名副其實“高性價比、物超所值”的好飛機。從軍方用戶的使用情況來看,“山鷹”是目前飛行員訓練使用中出勤率最高(超過90%)的新型高級教練機。
下線現場,大背板反復展播著“山鷹”飛機的經典鏡頭,有的是實景拍攝,有的是后期合成,其中閃過的一張畫面頗為引人注目:兩架海軍涂裝的“海山鷹”低空飛過海面,而海面上正是中國遼寧艦航母編隊,畫面的寓意十分明顯。
去年8月,央視的一檔節目中首次出現了一款白紅相間涂裝的教練機,很快讓眼尖的航空迷捕捉到,并稱之為“海山鷹”。中國航母當前正缺少一款專用的艦載教練機,這會限制航母艦載機飛行員隊伍的培養步伐。海軍版“山鷹”可讓艦載機飛行員訓練時大大提高效費比。
據央視報道,“海山鷹”是在“山鷹”教練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可以逼真地模擬出所有國內現役主力戰機的特性。對于“山鷹”何時能正式登上航母,有分析認為,“山鷹”如果要上艦必須加裝尾鉤,這往往涉及飛機機體結構的改動,還涉及一些部件的加固強化,這些改動又牽涉到機身重量的控制、飛機重心的改變以及氣動外形變化。▲
環球時報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