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閨蜜,不代表一輩子做閨蜜,女性的精神特質決定了閨蜜的交往法則。
兩個成為閨蜜的女人,往往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興趣點。六歲的我和住我家樓下一個七歲的小姐姐,就是因為都喜歡吃泡泡糖好上的,我倆是全樓小孩里泡泡吹得最大、保持泡泡不破時間最長的雙料并列冠軍。那時我倆常在幾個三歲小孩面前,你前我后地吹著無敵大泡泡,直到把他們看傻眼才滿意地揚長而去。后來,我花一天時間學會了吹雙層泡泡,而小姐姐學了一星期沒學會,一氣之下宣布和我絕交,我當時既委屈又迷惑:你不會吹雙層泡泡有我什么錯呢?
長大后明白了,女生的心思和頭發絲一般細密,現在是閨蜜,不代表一輩子做閨蜜,女性的精神特質決定了閨蜜的交往法則,通常是用隱晦私密的干貨去兌換肝膽相照的友誼。閨蜜反目后能爆出驚人的黑料,也是因為閨蜜互相掌握的海量個人信息絕不止于戴幾號文胸,抹哪個牌子口紅,有沒有香港腳那么簡單,女生的霸道邏輯是,既是好閨蜜,就要敢于在對方面前把自己抽絲剝繭,赤裸相見,如果藏著掖著只能說明不夠誠,不夠鐵。
七月與安生,曾經不也是一只碗里吃飯一個鼻孔出氣,因為兩人太志同道合,所以連喜歡的人都是同一個。只可惜什么都能分享,唯獨愛情分享不來。類似的事,張愛玲也經歷過。她早年和閨蜜炎櫻要好到同睡一張床榻,穿什么衣服,和胡蘭成如何交往,炎櫻都要指手畫腳。頻繁曬友情的張愛玲曾寫道:“有一位小姐說:‘我是這樣的脾氣。我喜歡孤獨的。夢(炎櫻別名)低聲加了一句:‘孤獨地同一個男人住一起。”可惜時移世易,兩人境遇反轉,張愛玲在異國生活困窘,炎櫻卻在炫耀“憑著自己的蹩腳日文而做過幾billions的生意”,張愛玲受了打擊,遂與炎櫻冷淡疏離,最后連炎櫻的信也懶得回復了。
自古文人相輕,“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兩個同樣優秀同樣驕傲的女人,如果無緣成為閨蜜,如冰心和林徽因,較起勁來自然可以不加掩飾;如果有緣成為閨蜜,關系里也容易藏著一絲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微妙。
當然,很多年不聯系,并不代表徹底忘記。即使張愛玲和炎櫻這一段只能共青春的友誼,依然深深地種在了張愛玲的心尖上,否則她在最后一部《小團圓》里也用不著再提那個蘸了唾沫搓土布的婦人。
(尹吉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圖/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