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翹楚
“鐵路世家
給了我一個鐵路人生”
高中畢業后,曹進就去齊齊哈爾當兵了。每年探親假能坐火車讓她很興奮,從候車室到列車車廂,每一個角落都要好好看看。因為父親是一名鐵路公安警察,她每天哼著鐵路的歌曲入眠,聽著鐵路的故事長大,耳濡目染,對鐵路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其實曹進最初的愿望是當一名鐵路司機,“我覺得這個崗位很神圣,職責重大,但是我是女孩子嘛,各項因素綜合考量,終究不太現實。”
1996年從部隊復原后,她被分配到了哈爾濱火車站工作。到鐵路工作,實實在在地成為一個“鐵路人”,曹進異常興奮,關于鐵路的一切終于不只出現在父親的故事里了。
曹進鐵路生涯的第一個崗位是在哈站軟席候車室當客運員。軟席班組是全國青年文明號班組,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集體。“知道自己被分配到那,我高興得一夜沒睡著,很光榮,很幸福!”因為初到鐵路工作,需要掌握的業務很多又很雜,曹進漸感壓力,“每到全局的技術表演賽,哈站軟席班組參賽人數最多,取得的榮譽也最多,可想而知大家都是多么優秀,我不能給這樣的集體抹黑,要抓緊跟上大家的節奏。”曹進日夜鉆研,苦練技術,除了在崗工作就是看書學習,背條例,背章程。“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真的。第一年我就在表演賽中得了兩個單項第一名。”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通過不懈地努力,曹進在分局、路局以及全國各項技術表演賽中佳績頻現。
女人天性愛美,但好像天生麗質的曹進是個例外。“別人沒事和閨蜜逛個街、吃個飯,我一年這樣的約會最多也就一次。”曹進說朋友們總是抱怨見不到她人,“一給我打電話,我不是在值班,就是在學習呢,去不了!要準備考試。”
“同齡的小姐妹買件衣服都能美上半天,但我也不愛逛街,一是來沒那個時間,再來,我還是覺得鐵路制服最美……”
傳說當中的處女座
如果你一直努力奔跑,大概歲月都不忍你隨它凋零。曹進就是這樣一個備受時光青睞的人,白皙的皮膚沒有一絲皺紋,眉眼柔順,梨渦淺現,一笑起來,整個世界似乎都在融化。
“我是八月份的‘尾巴,處女座。”曹進笑著說。帶著處女座標準的完美、細致、目的性強的工作狂性格,曹進一直在崗位上默默堅守著。
她的努力有目共睹,終于在2009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付出沒有錯付,這個榮譽是大家對我的一種認可。”對于一個努力的人來說,機會總會特別青睞她。一年后全總計劃培養一批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以上榮譽的先進工作者,到北京的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進行本科深造,脫產學習,曹進有幸被當時的鐵道部推薦。“那時候我剛修完產假,兒子才四個月,如果去學習,就沒辦法繼續照顧他,可是這個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雖然也接受過大連鐵道學院函授教育,獲得了本科文憑,但曹進總覺得學得太少,自己的“大學夢”還是沒有實現。思考再三,她覺得不能放棄這次機會,和家人商量“抱著兒子去上學”,得到了全家的支持。由于丈夫工作忙不能離開崗位,曹進就帶著父母和兒子進京了,在海淀區租了一個房子,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了學業。“知識就是力量,感謝當初的堅持,帶給我今天的成長。”
學成歸來,曹進被安排到哈西站前期介入。哈西站是哈爾濱鐵路局這個百年老局的第一個高鐵車站,“當時就想要把它做成年輕的品牌”,打造高鐵新形象。
盡管在前期培訓中和外出調研學習中,有了思想上的準備,但是新環境、新設施、新技術帶來的新要求、新標準還是讓他們必須面對從未有過的挑戰。
“原來在哈站工作,我住的還比較近,現在到西站太遠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實在耽誤時間,前期工作任務又重,如果遇到突發情況,我都沒辦法及時趕到崗位。”于是曹進和家人商量,全家搬到了哈西。
2012年12月1號哈西站首次亮相,時值哈西站第一個冬運,馬上就要進入第一個春運,曹進心急如焚。
她白天跟班作業,記下每一個作業流程的安全風險點,半夜時常醒來摸到客廳里寫筆記,有時就把房間假設成候車室或站臺,把家里的椅子和筷子碗都用上,對問題可能發生的每一個細節進行預想。處女座追求完美的本性展漏無疑,查錯、改進、再查錯、再改進……曹進做了上萬字的工作筆記,牽頭編寫了《客運車間服務質量標準和作業流程》《客運車間廣播系統故障應急處置預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與辦法。哈西站交上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我們經受住了考驗”!
曹進傾心創建的“冰凌花服務臺”于2013年2月在哈西站掛牌。班組現有成員15人,圍繞“三個出行”制定了“電話預約、萬事通查詢、快遞速遞、服務基金、親情連線”等23個服務項目。熱情服務的“冰凌花”服務臺、精細嚴謹的“冰凌花”綜合控制中心,相繼成為哈局創先爭優的優質品牌。
“不要常立志,要立志長。”曹進總是念叨著這句話。曾經也有幾次調離一線崗位的機會,換個安穩的環境,“我也曾迷茫過,看著身邊的朋友生活得那么豐富多彩,而我二十多年一直堅持從事一個工作,是對還是錯?”但她都左思右想還是一一拒絕了。“這是我第一份工作,很有感情,習慣了,舍不得,也不放心。人活著就不能總想著享福。”
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曹進說很感謝多年的客運工作塑造了這樣一個業務精干的自己。“有時候客運工作中遇到問題,可能都不用思考,下意識的就知道怎么解決,因為二十多年來我都在重復同樣的工作。”
“我不過春節,只過春運”
在鐵路人的字典里,沒有“春節”只有“春運”。鐵路人的堅守,是為了萬家團圓。
春運對于鐵路來說就是一場戰斗,“大家最休閑的時候,就是鐵路人最忙碌的時候”。曹進說她每年的新年愿望,就是有個有序、安全的春運。春運40天,曹進天天“繃緊弦”,前期準備,中期防控,后期收尾,每一項工作都不能放松。
“平常的時候五點半下班,我從來沒有五點走過,到了春運時段,就更沒有固定的作息時間了。有時凌晨有臨客列車,都得把乘客都安全送走了才能回家。這么多乘客沒有上車,大家都在堅守,我更沒有離開的理由。”花好月圓人團圓,讓旅客平安、順暢出行,就是鐵路人心中的團圓。忍著思念,曹進對盼望自己回家的親人道出心聲。
每年和家人一起看春晚都成為一種奢侈。“有一年大年三十,孩子實在是想我了,吵著要見我,丈夫就帶著他來到了西站,遠遠地朝我揮揮手。”曹進的眼圈紅了。她把團圓的心愿深深藏起,細心地織成了旅客回家的坦途,卻將對親人的愛埋在心底。“我和家人就住在一起,但很多時候還是需要靠打電話才能聯絡上。”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看著大家都能安全地回家過春節,曹進很快樂,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作狂人也有個柔軟的夢
對于曹進這樣標準的工作狂,工作就是她的全部。“昨天下午四點半才吃上‘午飯,工作起來我就忘記了時間。”
親情——無疑是于寂寞中堅守的人最柔軟、最不宜觸碰的一根心弦。
父親身體不好她沒辦法照顧,兒子成長她沒時間陪伴。“我家搬家那天我還在準備技能比賽,比賽結束的我才第一次看到新家。”曹進很感激家人對她工作的全力支持。
結婚八年,曹進和丈夫一直都沒有要孩子。她甚至一度因為不想離開軟席班組別扭著,“那個青年班組都是小姑娘,有了孩子可能就會影響工作,我特別愛客運崗位,實在是不愿離開。”丈夫特別體諒她,全力配合她工作,“一不小心就當了大齡產婦”。
轉眼間兒子就上幼兒園了,但因為工作關系,曹進從沒有接送過孩子上下學。兩年多的時間里,一直是姥姥和爸爸全職負責。有一天下班回來,丈夫突然跟她說:“要不……你明天有時間去接兒子放學吧,老師從來沒有見過你,今天還試探著問我是不是單親家庭呢……”曹進的心里酸酸的。
后來,孩子上小學了,早晚高峰學校附近都特別堵,如果送孩子到學校,自己就容易遲到,父母年歲已大,同樣鐵路職工的丈夫也抽不開身,“雖然我家住得離學校很近,也只能讓他每天坐校車上下學。”孩子上鋼琴和圍棋興趣班,也只能由其他同學的家長代送。
“寒暑假是我最難熬的時候。”曹進說,“不是工作難熬。尤其是暑假,兒子放假在家,看著他滿懷期待的眼睛,我就受不了……”她最怕下班回家兒子告訴她自己的哪個小朋友又去了哪里玩,“我們一家三口從來沒有一起出去旅過游,我每天看著這么多旅客來來往往,天南海北,但是我得堅守,即使周末我也不敢走遠,要隨時待命。”
“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三口出去玩玩,償了兒子的心愿,給他留下個美好的回憶。當然,一定要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
曹進的故事,從一張張記錄哈西站戰績的“數字表”上躍然而出,從一篇篇散發著墨香的文字中脫穎而出,變成一場情節感人的電影,令人觀之震撼,聞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