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引】
線索就是記敘文情節發展的脈絡,它是貫串全文、將材料串聯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作文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有機體。一般一篇作文有一條線索,也有多條的——主線和副線,明線和暗線等。線索確定得恰當,會使作文內容多而不亂,渾然一體。
下面是記敘文中幾種常見的安排線索的方法:
1.以某個特定的人物為線索。可以以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為線索,串起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中的生活片斷。這些片斷系在“性格”這條大繩上,反映出人物性格的各個側面。如王安憶的《我們家的男子漢》,就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漸成熟、自主自立、剛強),把材料分成幾個方面,再加上小標題,記錄了男子漢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使全文條理清楚,眉目分明。
2.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文章是表達作者情感的。有許多文章在敘事時,就是以人物的某種感情或感情變化為線索的。如魏巍的《我的老師》,以“回憶——依戀——思念”蔡蕓芝先生為線索,深情回憶了兒時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往事,表達了作者對溫柔敦厚的蔡老師的摯愛和思念之情。
3.以某個特殊的“物”為線索。物件在文中有時起象征或點明中心思想的作用,與情節的展開有密切的關系。因此,不少文章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蕭乾的《棗核》一文,以“棗核”為線索來貫串全文。文章起筆寫朋友再三托“我”為她帶幾枚生棗核,對此“我”感到很“蹊蹺”,設置了懸念;繼而寫朋友得到棗核如獲至寶,當“我”問起棗核的用途時,她卻故弄玄虛,加強了懸念;最后“我”踏訪朋友的后花園,朋友說“離鄉越久,思鄉越切”“最近,老想起總布胡同院里那棵棗樹,所以才托你帶幾顆種子,試種一下?!敝链朔浇忾_懸念。幾枚棗核,牽引出耐人尋味的故事,體現了美籍華人深切的思鄉愛鄉之情。
安排線索時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線索必須和所寫的內容緊密相關,必須有利于情節的展開,必須有助于表達作文的中心思想。
第二,線索一經確定,就要圍繞它組織好所要表達的內容。
第三,線索的安排還要做到首尾呼應,使全文前后一貫,結構嚴謹。
(高飛)
【習作看臺】
事兒媽
山東陽信縣河流鎮中學
八·2班 劉 帥
“有一個事兒媽,她有一些嘮叨,她還有一些煩人。哎……哎哎哎……她就是這個事兒媽!”這首歌改編自《還珠格格》中的一首歌,是我專門為我房東家老太太寫的。我們村搬遷,所以我們家暫時在河流街上租了一個房子。自從來了這里以后,我知道了什么叫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了。
“怪”事兒媽
她,一位85歲的老太太,胖胖的,不管女兒給她買了多么好的衣服,她都是要自己再縫一下。“這樣結實,機器活兒不經穿。”她解釋道。她不識字,但能指出日歷上的星期幾。她耳不聾眼不花,走路咯噔、咯噔的還倍兒有勁,可一到兒女們來看她,便馬上拿起她的拐杖,哎喲、哎喲地叫,說這疼那疼。平常做飯拿刀切菜,嚓嚓嚓,利索極了,可一到兒女們回來,老太太馬上就不行了。你說怪不怪。這老太太,不做演員可惜了!
煩事兒媽
一到放假,我就又多了一個真人版鬧鈴,就算我不告訴老太太我放假了,人家也知道,諸葛亮再世啊!星期六的早晨,本想好好睡一覺的,她就開始喊了:“妮兒,還不起來么,這都中午了,太陽曬到屁股了!”天啊,這才六點半,就中午了?!
她每天睡得很早,睡得早自然起得也早?!芭叮荫R上起來?!蔽易焐蠎吨蓪嶋H上還在床上躺著。老太太在院子里等上五分鐘看我還不起來,便拿著她的拐杖在院子里“咚、咚、咚”敲著,走來走去,嘴里念念有詞,數數叨叨。唉!不得不起來了,俺的個老奶奶??!
有一次,媽媽上班忘關屋門了,她就進來了,也不出聲,猛地一拍我肩膀,嚇了我一跳,睡意全無?!皯械捌饋?,幫我抬張桌子去?!卑?,抬就抬唄,誰叫咱是小輩呢。
這不,一大早又把我吵起來了,叫我給她買饅頭?!澳棠?,祖宗,待會兒買行不,讓我再睡會兒,現在太早了,人家還沒出攤呢,到八點多我再給您買去,一定幫您買到?!薄澳悴黄饋砦铱珊傲?,你個小孩子家別學懶老婆!”“好好好,我起我起,俺服了您了?!卑Γ媸菬┬模?/p>
想事兒媽
事兒媽一大早說胃疼,老頭兒趕緊給兒子打電話,時間不長兒子回了家,拉上老太太去了醫院,我在家里著急得不得了,打電話詢問,說是膽結石,又去濱州動手術了,一周都回不來了。爸媽每天上班,在家待得時間很短,現在老太太不在家,我好孤單,寧可在大街上被蚊子咬得滿身是疙瘩,也不想回家。我猛然發現,這個煩了我無數次的老太太,居然成了我的一個依靠。
事兒媽,快回來吧,我再也不睡懶覺了,我幫您去買饅頭,幫您抬桌子,幫您干所有的活兒,只盼著您快點出現在我的眼前。
簡評
劉帥同學是個捕捉故事的高手,描寫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事兒媽”是一個極具個性特點的老太太,全文以此為線索,表現老太太的倔強、有些小詭計、關心小孩子的成長。這些特點在劉帥的筆下都變成了趣味橫生的故事。此文欲揚先抑的手法運用得很好。
(趙成良)
一句話的力量
福建三明市第十二中學八·3班 鄧子琪
我們每天都在與人交流,會說許多話,也會聽到許多話,多數的話可能說出來或聽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有一句話,對我卻影響很大。
小時候,我在市青少年宮學民族舞。跳民族舞是非常辛苦的,除了基本的下腰、壓腿之外,還有一些技巧需要反復練習,比如壓腳背、側手翻、轉叉……不但要使很多勁,還會給身體造成長時間的疼痛感。
那一段時間,我因為要參加比賽,所以比平時加倍地投入訓練。
漸漸地,我開始煩躁起來,練功也越來越不專心,覺得參加比賽要得名次太難了。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每天來陪我一起練。我在媽媽的鼓勵下,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了下來。最后,我參加比賽,并一舉奪得了金獎。捧回獎狀的那一刻,媽媽對我說了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當時年紀小,并沒有立即領悟這句話的意思。后來的經歷,我慢慢地對這句話有了深刻體會。
五年級時,我和媽媽一同去爬山。那座山的臺階很陡,爬起來比較吃力。爬到三分之二的路程時,我又累又渴,雙腿酸軟,看著上面還有望不到頭的陡峭臺階,我想打退堂鼓了,直接坐在臺階上休息。媽媽說:“差一點就到了,不能放棄。你忘了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民族舞比賽那么難,你都能拿第一,何況這是大家都能爬到頂的一座小山?”
聽到這句話,我頓悟了,不知哪來的力氣,我一下子站了起來,一鼓作氣,登上了山頂!
還有一次,是月考,我的成績突然從班上前20名一下銳降到了60名后,我心灰意冷,之后好幾天都不跟家人說話。媽媽見我精神如此恍惚,陪我坐了一會兒,然后對我說:“你不能因為一次考不好就垂頭喪氣,你應該去找找原因,再多做做題,多看看相關的書。媽媽相信你,你下次一定會考好的?!?/p>
聽了媽媽的話,我拿出了試卷,將不會做或做錯的題找了出來,然后找來相關題型進行練習。這時候我想起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話,在這種意志力的驅動下,難題被我一個個攻破了。那學期的期末考試,我取得了全班第12名的好成績。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話已經成了我的人生格言。
簡評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話既是小作者的人生格言,也是全文的線索。小作者在材料的選取上,跳舞、爬山、月考三個素材依照對一句話由淺及深的認識過程進行敘述,行文樸實,情感真實,文末點題且前后照應,有巧妙點睛之美。
(李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