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曉楸
【注意事項】
一、忌進入為想象而想象、虛構無目的之誤區
有些同學在虛構的時候,常常會進入重虛而忘實、虛構無目的之誤區。沒有目標的想象是缺少生命力和說服力的,寫出來的文章也不能突出中心。其實,任何好的虛構情節,無論看起來多荒誕,它都是緊緊圍繞著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而設的。例如,《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是夠荒誕了吧,但作者這樣虛構的目的是為了借孫悟空表達一種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忌進入局限于原材料、想象失去靈性之誤區
有些同學在原作的基礎上寫想象作文時,局限于一些有形無形的藩籬,讓想象受到限制,缺少個性,失去靈性,根本沒有獨立、創新、大膽的想象。
三、忌進入胡編亂造、荒誕不經之誤區
構思時完全脫離現實,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缺少適當的限制,“虛構”成了“虛假”。其實,虛構要合情合理,符合事物的真實情況,至少要符合藝術的真實,與實際生活和客觀事物既貌合又神合。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盡可能多地占有生活素材。巴爾扎克說:“想象是雙腳站在大地上行進,他的腦袋卻在騰云駕霧。”這句話非常精辟,我們在作文實踐中,用好這把想象的標尺,“胡編亂造”便會成為奇思妙想了。
四、忌進入處理不好單一性與綜合性關系之誤區
單一性的想象作文限定只采用某一種表現手法,綜合性的想象作文可以采用兩種以上的表現手法。有些同學寫單一性的想象作文時,也采用了其他的表現手法,這也并非絕對不允許。但喧賓奪主,失去了重點,其他表現手法超過總文字的三分之二,這當然離真正的想象作文的要求還差得遠。
【片段示例】
一
我是一只蝸牛。在我生命的彎道中,我要爬去北方尋找我的夢想,我的生命注定一路向北。……我穿過沙漠,炙熱的陽光,灼熱的沙礫,干燥的空氣,我身體中的水分一點一滴地散失,我生命中的歲月一分一秒地消逝。盡管身后是綠洲,但我不會回頭,因為我知道前方就是北方。我默默地忍受著,盡己所能地前行著,盡管在別人的眼中,精疲力竭的我就是那最遲緩的蝸牛。我要飛奔,不僅要奔出這無盡的沙漠,更要奔向我生命的北方……
——韓潤棋《生命的彎道,一路向北》
技法點讀
這里有“實”的描寫,譬如“炙熱的陽光,灼熱的沙礫,干燥的空氣”等,也有“虛”的刻畫,譬如爬行中的心理感受。虛實結合,虛實相生,描寫細膩,有濃郁的抒情氛圍,有較強的感染力。
二
在那“缺月掛疏桐”之時,“漏斷人初靜”之刻,淺嘬小酒,任如水的秋風打碎那無盡的思緒,蘇子——東坡先生的低吟高唱,像無數美麗的流螢繞耳畔,一貶再貶的落魄和亡妻的傷痛,盡管植入骨髓,但迸發出的卻是“大江東去”的豪邁與“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悲壯,任憑那秋風的枯澀,任憑那人生似浮萍,夜已涼,“揀盡寒枝不肯棲”,再嘆又是一年秋風起。
——王悅《又是一年風起時》
技法點讀
這段文字圍繞蘇東坡的詩句展開想象,生動地虛構了蘇東坡的故事,凝聚著秋的蕭瑟與悲苦,讓人為之感嘆。
三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污蔑蒙蔽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關西,也要揚聲邊塞盡掃狼煙,這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生清苦終日難飽腹,也能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遷客騷人成其千古文章。
——王尹《選擇永恒》
技法點讀
這段文字運用了推測想象,縱橫時空,情思悠揚,足見作者的文化素養深厚。運用排比手法,列舉文化名人,并沒有累贅之感,而是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在“選擇”的話題之內,緊扣主題,貼近話題,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佳作展示】
“修養丹”
□楊朱宇
這天,玉帝正悶得慌,于是召來太上老君,問道:“汝近來何忙?”
太上老君不敢怠慢,曰:“老臣正在研制一種可以治愈百病的仙藥,名曰‘頂天立地修養丹。”
“哦,為何起此怪名,說來聽聽。”玉帝頓時來了興致。
“根據科學家們的最新發現,人只要有一定的修養,雖苦陷于狂風暴雨之中,但他眼中并不是苦澀的淚水;雖受困于懸崖峭壁之上,但他心中沒有對粉身碎骨的畏懼;雖獨行于漫天風沙的大漠里,但他的視野中只有通向綠洲的路標;那么他的壽命就會延長,他的事業定會成功。老臣這……”
“此話當真?”
“當真,當真,如假包退,童叟無欺。”
“就騙得玉帝?”
“啊,不不不。陛下若不信,可以做個實驗。”
“咋個說法?”
“如此……”
“好主意!”玉帝拍手稱好,“就這么辦。”
于是,玉帝與太上老君一起來到了老君剛建立的“四維空間創造室”。
老君一下子就調出了四個人,并快速分類:一是不懂修養;二是懂修養,但不想付諸實踐;三是“選擇性”地有修養;四是真正的有修養者。屏幕上出現一條“聽從主人”指令。
于是,玉帝對四個人同時發出指令,要求回答:為人處世最需要什么?
經過分析,四人幾乎同時說出答案:道德修養。
之后第一個人立即跳樓身亡。
第二個人很快在憂郁中死亡——怎樣才能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又服從命令呢?
第三個人奉行“修養只為利己”,身敗名裂,被社會大眾所不齒。
第四個人將修養用以利眾,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好。
“陛下,這下您知道這‘修養丹的厲害了吧!”老君關上創造室的電源,接著說道:“老臣這丹就是提煉那些正確對待修養的人的想法而研制成的。真正的修養是一泓清泉,給每一位急欲喝水的人解渴;是一盆火,能融化結冰的心;是一杯酒,能溫暖陌生的人;是一陣春風,能吹綠人生的枯葉;是一道陽光,能照亮前進的路。服用這‘修養丹也有原則與標準——棄燕雀之小修養,揚鴻鵠之高翔。”老君終于把剛才沒來得及說的話全部倒了出來。
“哦,那,那你還不趕快擴大再生產,還呆在這兒干嗎?快去,快去!”
“這……”太上老君只好離開,但又頗有些擔心:不真正擁有此修養,吃了這“修養丹”會有副作用的。
點評
習作構思新穎,想象奇特。作者采用了神話傳說中虛幻想象的手法,將所要闡述的話題“修養”虛構為一種實際上不存在的、臆造的事物——太上老君煉成的“修養丹”。通過玉帝與太上老君的對話描寫,寫出了四類人圍繞“修養”表明的態度及不同結局,從而委婉地揭示出修養的真正內涵。借助于神話傳說來談“修養”,生動形象地將“修養”的內涵準確、全面地表現出來,從而收到“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