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雯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10-0089-02
摘 要:1956年人工智能學科正式被提出,目前,已經歷了60多年的發展,成為21世紀一門重要的前沿科學。就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簡單分析,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合理預測,僅為相關研究人員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科技革命;計算機科學;邏輯學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0.089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及產業革命重要的著力點,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人工智能已經發展了60多年,涉及到許多領域之中,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1 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
人工智能,顧名思義即人造的智能,是認知學科、邏輯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交叉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科學技術,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目標就是使機器能夠表現出類似人類的智慧,具有智能行為。20世紀中期,以英國數學家圖靈為首的一大批科學家提出了一系列與人工智能有關的理論,研發了許多相關的實驗工具,它們為人工智能的誕生提供了基礎;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召開,標志著人工智能學科正式被提出,半個世紀以來,人工智能學科發展得十分曲折。其中,經歷了許多的艱難坎坷;20世紀末期,受到算法、硬件基礎等因素的限制,人工智能技術一度陷入了低迷期;進入21世紀之后,云計算、大數據等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人腦芯片、深度學習算法、大數據、大規模并行計算的產生為人工智能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主要產生了行為主義、聯結主義以及符號主義三種學派。
2 人工智能當前的發展現狀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國際的大型IT企業在不斷收購新建立的公司,網絡行業內的頂尖人才試圖搶占行業制高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過程中催生了許多新興行業的出現,比如智能機器人、手勢控制、自然語言處理、虛擬私人助理等。2016年,國際著名的咨詢公司對全球超過900家人工智能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1世紀,人工智能行業已經成為各國重要的創業及投資點,全球人工智能企業總融資金額超過48億美元。
在人工智能研究的過程中,機器學習是行業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目標實現的最根本途徑,是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瓶頸。有關于機器學習問題的研究是行業研究的重點,無論是融資金額,還是公司的數量都明顯超過其他研究內容。
近年來,發達國家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更加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及技術,比如,美國政府2013年在先進制造業中投入的國家預算達到22億美元,其中,國家機器人計劃是重要的投入方向之一;2016年,日本政府開始執行“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其中,將“超智能社會”的研究作為重點,2016-03,韓國政府明確提出未來5年將投入1萬億韓幣在智能信息產業領域開發、產業生態培育等方面。
與歐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關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起步比較晚,但發展比較迅速——2016年,國家科技部、發改委及其他有關部門明確提出《“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就人工智能的發展問題提供了眾多支持。目前,雖然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但行業在中文信息處理、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領域都擁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在智能識別、核心算法等方面已經能夠與歐洲發達國家相媲美。
3 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它在未來的發展問題是該學科有關研究人員討論的重點,從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說,未來人工智能可能會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3.1 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人工智能本質上是模擬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雖然未來的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但總體而言,并不能完全與人類的思維保持一致,人工智能主要還是為人類服務為主,比如,協助警察監督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幫助人類處理各種生活雜務,將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以免過分依賴于人工智能。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廚房(美的)將廚房的各種電器連接在一起,通過1塊屏幕即可操作各種家電,比如控制抽煙機的風度、灶臺的火力等,人們不需要手動控制,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駕駛不再是人們的必備技能。各種智能家居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也帶來了許多問題,當智能產品完全代替手工操作,大量的手工作業不再需要人類,必然會導致許多群體失業問題發生,這將是相關研究人員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3.2 與人類平等
一旦人工智能具有人類的基本特征,它們擁有自己的感情,人類就不能將其作為自己的所屬物,肆意地要求人工智能為自己提供各種服務,否則,必然會掀起一場關于人權的爭論。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可能會與人工智能處于平等地位,從物種進化理論而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也就意味著人類中學習能力較弱、對環境適應性較差的在未來的演化過程中會被大自然淘汰。與人類相比,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力非常強,人類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許多消極心理,比如懶惰、依賴性強,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比較容易被人工智能淘汰,人類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挖掘自身的潛力,才能夠維持與人工智能的平等地位。
3.3 毀滅人類
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風險,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無法預測的質變,導致人工智能擁有與人類完全一致的思維方式,超過人類的智慧,易出現違反人類道德但與邏輯相符的情況。這必然會對人類的發展帶來嚴重的危機。現階段,許多科幻電影中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劇情,面對高智慧型的人工智能,人類完全處于下風,最終可能會導致人類滅絕。比如,電影《終結者》《機械公敵》中智能機器人試圖取代人類;VR(虛擬現實)游戲系統賦予游戲的主機AI系統,過于智能化的系統,可能將人類困在VR世界中無法返回現實(日本動漫《刀劍神域》)。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即人類依賴于人工智能的便利,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最終導致許多基本的生產能力喪失,導致人類毀滅。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工智能屬于全世界科研發展的前沿技術,發展過程中與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制造技術、互聯網技術密切相關,對各行業、各領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在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要認真、深刻地研究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倪晨旭.淺談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3(07).
[2]吳勇毅,陳淵源.人工智能產業升級新引擎[J].上海信化,2016(10).
[3]孫怡寧.淺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發展趨勢[J].電子測試,2016,23(24).
[4]周佳盛,趙發海,邵新云.關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及未來趨勢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06).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