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雪
春風十里,看見心靈笑的樣子
○千年雪

她一輩子都在芝加哥黑人聚集區從事教育工作,她的每一個學生都考上了大學。兩位美國總統都曾邀請她擔任教育部長,但被婉言謝絕。她說“我屬于教室”。
她就是著名教育類書籍《瑪瓦·柯林斯方法》的作者瑪瓦·柯林斯。
1936年,瑪瓦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小鎮上,這個小鎮是黑人聚集區,人們生活普遍貧困。當時的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黑人幾乎沒有社會地位,黑人孩子要想出人頭地幾乎不可能。所以很多孩子選擇順從命運,隨波逐流。瑪瓦卻是特例,她像一棵樹,盡管環境惡劣,依然倔強生長。
瑪瓦能有這樣的自信,得益于有一個好父親。父親感情細膩且很有愛心。瑪瓦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敏銳地發現她的天資。為了不讓瑪瓦受種族歧視影響,跟其他孩子一樣泯滅于眾人,父親不斷鼓勵她:“你聰明、漂亮,也很特別,你長大后肯定能做秘書的。”父親給瑪瓦樹立了大大的目標,在當時,黑人女性能做秘書已經很了不起了。
父親沒看錯,22歲那年,瑪瓦果真成為一名秘書。兩年以后,她發現自己并不適合這個職位,而對教育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她開始讀夜校,系統學習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幾年后,她拿到了教師證書,同丈夫來到芝加哥,加入了芝加哥內城的公立學校。
市中心是黑人聚居貧民區,這里充斥著暴力和毒品。瑪瓦親眼目睹了12歲的孩子放棄讀書,加入街頭幫派,在斗毆中死亡的事件。面對混亂的社會秩序、懵懂無知的孩子,瑪瓦努力想做一名引路人,把孩子們從糟糕的現實引導到文明世界中去。
父親的教育深深影響著她,她認為首先要教給孩子自信。她班里有一位小姑娘,膽小自卑,回答問題的聲音特別小。瑪瓦了解到她很小就失去父母,奶奶到處做零工把她拉扯大。女孩說,將來要做老師這樣有出息的人,掙錢養奶奶。以后的課堂上,瑪瓦總鼓勵她說:“大聲點,親愛的,不要讓別人淹沒你的力量,否則你一直都是小人物。”這樣鼓勵過幾次后,小女孩的聲音大起來。
瑪瓦又試著讓全班孩子在朗讀和回答問題時大聲點,很快大家精神倍增。聲音形成了語言,語言就是思想,正是思想讓人們做自己。瑪瓦不厭其煩地告訴學生,“我相信你,你能成功,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瑪瓦班里有兩個“混世魔王”。一天,其中一個在課堂上大嚼口香糖,偶爾還弄出點聲響,惹得全班哄堂大笑。瑪瓦與他單獨談話,“親愛的,你是個聰明的小帥哥,但你今天的行為卻影響了你的形象。”搗蛋鬼紅著臉低下了頭。瑪瓦說:“既然你喜歡嚼口香糖,那就寫一篇關于口香糖的文章,看看你對口香糖了解多少。”
第二天,這個孩子在文章結尾處寫:“老師,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我犯錯誤了。”瑪瓦的評語是:“有錯誤說明你需要幫助了。一個人如果連犯錯都不敢,終將一事無成。”這孩子從此像換了一個人,變得勤奮好學起來。
對其他犯了錯的孩子,瑪瓦的處罰也極有創意,那就是,讓孩子們按照26個字母的順序寫一百個單詞,形容自己為什么“棒到犯了錯”。
學校的教學制度中規中矩,教材并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瑪瓦決定從圖書館和書店找來故事書,讓學生們閱讀。“不管未來做什么工作,擁有了閱讀和表達能力,才能適應基本任務,并有可能做得比別人更好。”事實證明,她的做法是對的,很多孩子四年級就能讀愛默生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但她的做法引起一些人不滿,甚至遭到排擠。看不慣學校作風的瑪瓦決定辭職,開辦一所自己的學校。
1975年,瑪瓦花費5000美元,把自家二樓廚房改造成教室,創辦了西區預備學校。當時只有4個孩子,包括瑪瓦的女兒。瑪瓦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很快獲得了孩子和家長們的認可。學校開辦3年后,學生人數猛增到500人,瑪瓦不得不搬遷,擴大學校規模。
剛開始入讀的學生,大部分是被公共學校退學的,或被認為智力有障礙、心理有問題。瑪瓦不但沒嫌棄,反而愉快地接受了他們。她認為每個學生都深藏著一顆閃閃發光的赤子之心。只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就會打開他們心靈的窗戶,讓陽光照進來。
艾瑞卡是個叛逆女孩。母親在她還小的時候,拋棄了病重的丈夫,跟著有錢人跑了。父親在撿回一條命之后,艱難地撫養她長大。她心里充滿了對母親和這個世界的仇恨,無論做什么,她都喜歡跟別人對著干,最后被公共學校開除。
剛來的時候,她總是毫無理由地搗亂,不是扔掉書本,就是撕碎習題,然后用眼神挑釁瑪瓦。當然,瑪瓦不會接受挑釁。她看到沒有母親照顧的艾瑞卡,臟兮兮的頭發幾乎黏在一起,衣服也好久沒洗過了,便心疼地幫她洗澡、剪指甲,拿來女兒的衣服給她換上。看著艾瑞卡干凈可愛的小臉蛋,瑪瓦忍不住抱住她,“艾瑞卡,你是個多么漂亮的孩子,老師愛你。”艾瑞卡呆住了,她很快回過神來,抱住瑪瓦,哭著說:“你就是我的媽媽,我也愛你。”重新感受到母愛的艾瑞卡變得溫和懂事。她拋去心中仇恨,開始了愉快的學習生活。
12歲的湯米是個抑郁癥患者,他來學校時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感到厭倦,甚至討厭自己。瑪瓦主動和他談心。一大早,瑪瓦打招呼:“今天感覺怎么樣啊?”湯米說:“感覺想殺死自己。”瑪瓦蹲下來,看著湯米的眼睛,“孩子,你有一雙漂亮的眼睛,難道你沒發現嗎,你可以回家照照鏡子。”
第二天,湯米笑著說:“我昨天照鏡子了,我還在瞳孔里看到了自己。媽媽說那是我的心靈,如果心靈笑了,眼睛就會笑。老師,你見過心靈笑的樣子嗎?”瑪瓦開心地回應:“眼睛笑了,就能看到心靈笑起來的樣子。”從此,湯米變成了愛笑的孩子。
瑪瓦發明了一套看字讀音教學法,可以讓一年級學生掌握兩萬多個單詞,是傳統看圖說話法效率的十倍以上。瑪瓦的課程沒有固定模式,為了激發孩子們向知識的更深層次探索,她常常一節課從三角講起,然后是畢達哥拉斯如何測直角三角形的邊長,以及畢達哥拉斯的哲學思想,最后引出與其觀點相同的印度教。瑪瓦說:“知識重要,知識之間的聯系與應用更重要。”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長期實踐中,瑪瓦依據蘇格拉底的“對話式、討論式、啟發式”教育方法為基礎,創造了“柯林斯教學法”,強調孩子要大量閱讀經典作品,學會獨立思考。
最早入學的4名學生中,兩個“混世魔王”考入了高中,還有兩個孩子在州作文比賽中獲得了大獎。愛說臟話的孩子不見了,那些向往做街頭混混的孩子,把理想變成了作家和醫生。
“沒有誰的命運是注定的,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在孩子的頭腦里,瑪瓦把豎在黑人和白人之間那堵高墻推倒了。她通過各種途徑,為孩子們介紹外面的世界,鼓勵他們勇敢地追求自己所要。“你們不能當自己僅僅是黑人孩子或貧民窟的小孩,你們必須成為世界公民。”
1979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為瑪瓦制作了一檔15分鐘的節目。她一夜之間成為名人,隨后《時代周刊》《新聞周刊》也相繼報道了她的事跡,學校開始被人們關注,并收到很多捐款。一位富商一次性捐款幾千萬美元,讓瑪瓦把學校開到全國各地。
瑪瓦的故事傳到了美國總統耳朵里,1981年,里根總統會見了瑪瓦,并誠意邀請她擔任教育部長,瑪瓦婉言相拒。1989年,老布什上任,瑪瓦再次被邀請擔任教育部長,但瑪瓦說:“我太愛教學了。”她離不開可愛的孩子了,“一旦我走進教室,世界上其他東西將不再存在。”
瑪瓦的成功經驗和教學方法,引來很多人參觀學習。瑪瓦總是謙虛地說:“這里沒有魔法,我不是奇跡締造者。我只是愛孩子,并且比很多人都要努力工作。”2004年,布什總統為瑪瓦頒發代表國家級榮譽的“國家人文勛章”時,這樣評價瑪瓦:“你作為一名黑人女性,生長在種族主義最嚴重的時代,卻變得如此明亮。”
如今的美國,各種教育理念與技術已非常發達,人們依然熱衷于總結瑪瓦的成功之道,她就像教育界的英雄傳奇人物。如今風靡全球的網絡《哈佛幸福課》里,主講人泰勒·本·沙哈爾還反復提到瑪瓦,一個激勵和啟發過他的人。最終,大家發現,瑪瓦所做的就是——贊美與信任。
(編輯 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