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娟 周麗香 馬民 顏顯欣
【摘要】 目的:觀察社區護理和辨證施護混合干預模式對于高血壓病患者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暨南大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檔并接受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95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組、社區護理組、混合模式組,各65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加社區護理干預、社區護理結合中醫辨證施護。結果:混合模式組經混合模式干預后,患者血壓、血生化指標、行為方式改變、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評分、血尿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等指標的控制和改善均優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護理結合辨證施護混合干預模式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臨床意義,其實現了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中西醫綜合優勢管理和干預。
【關鍵詞】 社區護理; 辨證施護; 老年高血壓
Observation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Mixed Model of Community Nursing and Dialectic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ZHANG Gui-juan,ZHOU Li-xiang,MA Mi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4):067-07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xed intervention model of community nursing and dialectic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A total of 195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ho was archived and accepted the health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an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community nursing group and mixed mode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5 cases in each group,which were implemente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Result:After mixed mode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of blood pressure,blood biochemical index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the mixed mode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Mixed intervention model of community nursing combined with dialectic nursing for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can realizes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dvantage and interven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Key words】 Community nursing; Dialectic nursing; Elderly hypertens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4.018
高血壓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險因素,近年老年高血壓病患病率不斷攀升,己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目前,我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主要分布在社區中,有效利用社區衛生資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并借力中醫學辨證施護注重整體和個體化診療的優勢,實現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中西醫綜合優勢管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預防和減少患者靶器官損害,減少患者并發癥,意義重大[1-5]。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廣州市暨南大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檔并接受健康管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95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組、社區護理組、混合模式(社區護理+辨證施護)組,每組65例。入選患者均符合201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的相關診斷標準,無腦卒中并發功能障礙、精神系統疾病,年齡65~85歲。其中常規護理組男42例、女23例,年齡66.4~81.7歲,平均(74.12±6.5)歲,病程5.1~18.8年,平均(16.1±1.2)年;社區護理組男40例、女25例,年齡65.1~82.6歲,平均(72.97±7.3)歲,病程5.3~20.4年,平均(15.6±2.3)年;混合模式組男43例、女22例,年齡65.4~84.2歲,平均(73.15±8.1)歲,病程4.9~22.1年,平均(16.5±2.5)年;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三組干預時間均為2年,按照老年高血壓病診療常規給予藥物處置,定期復查。常規護理組由護士利用患者復查的時機實施常規護理。社區護理組則在常規護理組的干預基礎上增加社區護理干預,集中干預每季度1次,每次半天,社區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患者一般資料、心理狀況等,由護士錄入電腦并實施管理。(2)制定干預方案,據患者情況及健康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干預方案和近、遠期目標。(3)落實干預措施,內容包括,①健康宣教:多形式宣傳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認知和依從性。②技術知識普及:普及血壓監測、養生保健等知識。③心理調節:運用溝通技巧,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積極心態,維持心理平衡。④生活指導:指導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⑤行為干預:引導患者持恒心、驅陋習,建立健康的行為模式。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團隊一個月進行針對性醫療和護理服務一次(特殊情況特殊處理)。⑦隨訪:采用恰當的隨訪方式與頻次,如電話、微信、門診等方式,時間間隔為1~3個月。混合模式組則在社區護理組的干預基礎上,結合中醫辨證施護,濕熱瘀阻型患者予黃連、茵陳;肝陽上亢型予菊花、夏枯草;氣虛血瘀型予黃芪、丹參;痰瘀互結型予浙貝、紅花等,上述各藥10~15 g煎湯(或煲湯)口服并以藥渣水足浴,一個月為一干預周期,一年干預2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包括患者血壓、血生化指標、行為方式改變、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評分、血尿酸(UA)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其中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護理干預前后血壓值和血生化指標比較 護理干預前,三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血生化常規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混合模式組1年和2年后收縮壓和舒張壓控制程度均優于其他兩組,2年后該組血生化肌酐、尿素氮、膽固醇控制程度均優于其他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2年后血糖、甘油三酯控制程度均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2.2 三組各項行為方式干預前后比較 護理干預前,三組患者的治療依從、飲食合理、體育鍛煉、食鹽控制、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行為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混合模式干預2年后各項指標改善均顯著優于其他兩組(P<0.05)。見表3。
2.3 護理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混合模式組干預2年后,腦卒中、心肌梗死、心絞痛、腎功能不全的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其他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三組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混合模式組干預2年后,患者心理狀態評優于其他兩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5 三組護理干預后UA、hs-CRP比較 混合模式組干預2年后,高血壓病患者UA、hs-CRP指標低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2.6 三組護理干預后滿意度比較 經混合模式干預1、2年后,混合模式組滿意度優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3 討論
血壓的管理以及個體化的診療干預方案對于老年高血壓病的臨床治療康復尤為重要。現代護理模式與中醫學“整體觀念”、“辨證施護”具有共同特征,突出體現了個體化的綜合管理優勢[6-10]。社區護理干預是一種體現社區和家庭兩種監督機制的護理模式,充分利用社區衛生資源,因時、因人、因地制宜,詳實梳理患者信息,認真及時地開展健康評估并制定干預方案,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落實各項護理干預措施,可實現“醫患協同、目標導向、重在落地”的目的 [11-16]。
本研究顯示,經過社區護理結合辨證施護混合模式干預后,患者血壓、血生化指標、行為方式改變、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評分、血尿酸(UA)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等指標的控制和改善均優于其他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UA是高危風險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前瞻性觀察研究也表明UA與高血壓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CRP是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7]。降低UA和CRP,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和靶器官的損害,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18-20]。研究結果提示,社區護理結合辨證施護混合干預模式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臨床意義,結合了中西醫綜合優勢管理和干預的優點,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江岳珊,陳妙玲,林少斌.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在高血壓預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2016,23(2):233-234.
[2]舒平艷,佘秀英.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30(2):160-163.
[3]李買容,江明,趙飛英.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及疾病行為的作用[J].現代醫院,2015,15(1):154-156.
[4]王惠珍,張亞,高鈺琳.社區護士高血壓規范化管理實施障礙的質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2,27(9):76-78.
[5]羅春玲,陳春華,胡丹丹,等.社區護理干預對80例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5):155-156.
[6]褚巖珺,劉志軍.從高血壓指南及中醫辨證論治看血壓管理的重要性[J].中醫學報,2016,31(2):221-224.
[7]毛華芳,車麗萍.臨床護理路徑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1):2201-2203.
[8]陳妙蘭,羅輝娥,彭惠媚.社區護理干預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6,37(2):81-85.
[9]李靜嫻,陸旭亞,沈翠珍.中醫食療對痰濕質高脂血癥患者作用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6,32(6):1371-1373.
[10]劉漢嬌,夏西燕,王海燕,等.中西醫結合社區護理干預對城市社區亞健康失眠居民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9-11.
[11]王小青,陳志群.中醫護理干預在社區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四川中醫,2015,11(4):175-177.
[12]王飛宇.綜合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8):1-3.
[13]邢敏.心理疏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22):78-79.
[14]鄭紅梅,杜雪平.社區規范化管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29):3421-3424.
[15]馬玉娥.個性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并發癥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5):28-30.
[16]劉秀芹.個體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2(18):159-160.
[17]于潔,周辰,郭紅梅.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脈壓與血尿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的關系[J].實用老年醫學,2014,28(1):812-815.
[18]蘇莉.26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218-219.
[19]廖容.臨床護理路徑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6):13-15.
[20]王詠梅.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4-7.
(收稿日期:2017-03-06)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