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梨
一
天上的烏云,黑壓壓地、悄沒聲地就鋪過來,一會兒,就到了你的頭頂。如果離家近,就趕緊往家跑。可是現在是在野外,那就只好跑到樹下躲雨了。
站在樹下,聽頭上雨點兒打在樹葉上,倒是一點兒也不寂寞。可是,如果雨越下越大,樹葉就支撐不住了。
“給你們點兒吧,我不能都留給自己。”樹這樣說。
也不管你同意不同意,冰涼的雨點兒,就鉆進脖頸里了,后背就會覺得有一只一只的毛毛蟲在爬。用不了多久,衣服濕了,渾身開始哆嗦起來。
再抬頭望望天,藍天已經露出一絲笑臉。雨雖然還在下,但已經由大雨點兒,變成輕柔的雨絲。樹上的冰涼的毛毛蟲,照例是噼里啪啦往下掉。
還等什么,趕緊從樹下跑出來,回家吧。
二
什么是甜稈?
甜稈就是嚼起來有甜味的青玉米稈。但不是所有的青玉米稈,都能當甜稈嚼的。越是長得茂盛青黑的玉米稈,越不能做甜稈嚼;也不是所有玉米地,都會有甜稈的,得靠山邊的玉米地里才有。那里的地貧瘠,凈是黃土,玉米長得又黃又瘦。這樣的玉米稈恰是最好的甜稈。
如果在地邊走,我們一瞧見這樣焦黃瘦小的玉米稈,心里就癢癢啦。
瞅著周圍沒有人,就飛快地躥到地里,折斷幾棵。馬上鉆到地邊的樹林里,坐在樹下,開始“咔嚓、咔嚓”大嚼起來。
金黃的甜稈,好甜喲!
三
雨后,院子里都濕乎乎的,不平坦的地方,會積出一汪汪的水洼。
鄉下的土路,早被雨水泡得松松的,軟軟的,一腳踩上去,路就成了泥路。如果站不穩,特別容易摔個仰巴叉。那可就是渾身是泥,回家肯定要挨媽媽的罵。
大人這時候出來,也都是光著腳,只有個別人有水靴子穿。我們小孩子自然更是光著小腳丫啦。腳踩下去,濕泥軟軟地向兩邊跑去,也從腳丫縫擠出來,腳下有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
這可比好天氣時光腳走路強多啦,干爽的地面,常常會有小石子什么的硌腳。現在嘛,腳上有多少泥也不在乎。有時還特意把腳往深深的稀泥里踩。
碰見別的孩子時,就使個壞心眼兒,猛地往路中的水洼里踩,讓水濺到那孩子身上。然后跑開,嘿嘿地樂。
那孩子就會來追你。他得超過你,然后在前面等你來報仇。
你呢,站在那里不肯往前走。兩個孩子,就這樣對峙著。最后,大家誰都著急了,就用腳猛踩身邊水洼里的水,企圖濺到對方身上。
但往往大家都離得遠,濺起的水花根本濺不到對方。
所以,兩個孩子忙活了半天,沒有半點效果,但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聽風賞雨摘自“答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