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媛
1990年,艾瑪·沃特森出生于法國巴黎,她的父母皆是劍橋大學畢業的律師。艾瑪繼承了父母的學霸天賦,自入學起,便門門成績都是A,而且能言善辯,如果不出意外,她會成為像父母那樣風光體面、以專業知識贏得尊重的律師。
可是2000年8月,電影《哈利·波特》劇組選中了艾瑪扮演赫敏·格蘭杰,艾瑪并沒有多少欣喜,這個圈子令她感到不安。但她還是懷著極大的勇氣來到了劇組。她用不到一周的時間讀完了《哈利·波特》原著,自信地對導演說:“我跟赫敏太像了,我簡直不忍心讓別人來扮演她。”
2001年上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艾瑪的銀幕處女作,她因在該片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五個獎項提名,并最終奪得青年藝術家獎的青年女演員獎。少年成名的喧囂讓艾瑪無限懷念校園時光。她在拍戲之余,每天給自己三到四個小時的時間自學,生怕自己日后告別演藝圈,只能靠從前的名聲活著。
2010年6月,長達11年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拍攝結束,丟掉魔杖、卸下戲服,二十歲的艾瑪選擇在美國常春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學完成學業。
入學前,艾瑪對融入集體生活不無擔心,不知同學們將以怎樣的方式與她相處。可是,上學第一天,當她走進餐廳,所有人都安靜地看著她。她在心里說:沒關系,你能適應。沒有人過來找她要簽名,大家默默地吃飯,用食堂師傅的話說:“那天的餐廳,安靜得像睡著了一樣。”對此,艾瑪內心充滿了感激,也從心底深深愛上了這所老牌名校的風度。
漸漸地,艾瑪有了自己的同學與朋友圈,而且她成為了布朗校園里不折不扣的學霸,她門門成績得A,仿佛自帶魔法一般。從前,“赫敏”是艾瑪生活的全部,可現在不同了,她有同學,有朋友,有一個無比火熱的世界。在布朗大學,艾瑪學的是英語文學專業,僅此一個專業,無法滿足她的求知欲,她開始選修心理學和哲學,把目光投向弱勢群體。她走進孟加拉國,為“公平貿易”和同工同酬的女性權益而奔走。
之后,艾瑪被聯合國婦女署任命為親善大使,并成為聯合國“HeForShe”女權運動的演講人。聯合國之所以選定艾瑪,是因為她的自強不息,因為她超強的學習能力,更因為她對女權運動一直以來的支持。
潘光賢摘自《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