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落戶就是要收回農民的土地”“土地確權就是要重新分地”“取消農業戶口就等于失去土地”等等,都是謠言。現在,我們就把關于農村戶口、土地確權、宅基地等三類的“十大謠言”逐一梳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謠言一:取消農業戶口后,就失去了土地
這次取消農業戶口不是“農轉非”,而是徹底全面地統一城鄉居民的身份,消除區隔和歧視,進而逐步實現城鄉管理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因此,取消農業戶口不會影響附著在農業戶口背后的集體土地承包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村集體經濟分配權等三權,也就是說,以前承包的土地還繼續歸你承包。
謠言二:非農業戶口不能繼承父母農村的老房子
非農業戶口不能繼承宅基地,但是卻可以依法繼承父母農村的老房子。房子是個人財產,宅基地是集體所有,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只要父母沒有明確立遺囑說農村的老房子給誰,那么即使你已經進城落戶,農村的老房子也依然是可以繼承的。
謠言三:鼓勵進城落戶是要收回農民的土地
《推動一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中明確提出,建立進城落戶農民“三權”維護和自愿有償退出機制。并且明確要求加快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的工作進程,不得強行要求進城落戶農民轉讓其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或將其作為進城落戶條件。所以進城的百姓可以放心,確權完成后,自己的地和房子、宅基地還是自己的,不會隨著進城而被奪去。
謠言四:土地確權頒證要錢
根據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予以補助”的規定,以及《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的意見》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不得向農民收取費用”的規定,新頒發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費用,由地方各級政府列入財政預算,不得向農民收取。
謠言五:確權之后就萬事大吉,耕地上也能隨便建房屋了
確權是確權,只是明確土地的權屬關系,確定之后頒發證書,明確了所有權依然歸集體所有。你擁有確權范圍內土地的使用權、承包權以及經營權,但這些權力并不會改變土地的性質。所以耕地就是耕地,與確權與否沒有關系,以前不讓隨便改變用途,現在也一樣。當然其他地也是這樣。
謠言六:土地確權是要重新分地
土地確權是要更加明確土地的權屬關系,穩固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并非是要將土地聚合打亂重新分配。近日,農業部表示,2017年要研究起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的意見。
謠言七:繼承宅基地不給確權
2011年,國土資源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布的《關于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第六條明確規定,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占用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
謠言八:出嫁女不能繼承宅基地房
繼承權和出嫁以及戶口遷移等無關,是法定的權利。《繼承法》第九條規定,繼承權男女平等。如果逝者生前沒有立遺囑,則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進行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中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繼承法》中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謠言九:農村宅基地可以隨意買賣
宅基地歸集體所有,雖然個人可以轉讓但是條件頗為嚴苛。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之一的,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準;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所以,宅基地可以隨意買賣是謠言。
謠言十:舊宅基地上不讓翻蓋新房屋了
舊宅基地上不是不能翻蓋新房屋,而是不能隨意私自翻蓋新房屋。在舊宅基地上翻蓋新房屋是有正規流程的,需要提前申請,并要確保自己翻蓋之后完全符合宅基地建設標準。待村里批準后,才可以翻建。如果是私自翻建,到時候新房子辦不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