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紅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關于深度開展校企合作的探索與實踐
杜艷紅
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實現“雙贏”。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一定是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我們應與有同樣合作需求的企業對接。本文以我校與“康師傅”工廠合作為例,探索物流專業校企合作的模式,提出合作計劃,闡述了我校校企合作的兩個具體項目:學習參觀、共辦叉車比賽。
校企合作;參觀;叉車比賽;流程;思考
引言:
和諧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需要借助學校人才資源的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人力保障、技術服務和智力支持,學校要充分利用企業先進的、完善的設施設備和一線生產環境,幫助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良性循環,實現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共同發展。
1、穩定以及優質的員工輸送通道。我校目前在校學生5100人,物流中高職學生300人,從物流專業著手,對接企業的用人需求,培養出符合企業崗位標準的技能型人才;
2、學校能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力。學校可掛牌設立(康師傅)“人力資源培訓基地”、“校企合作實驗室”、“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車間”和“產品研發中心”,為企業提供技術講座、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叉車考證、資料翻譯、產品研發及生產等方面的服務;
3、開設“訂單班”,提高企業用人的穩定度,學生在畢業時能掌握良好的叉車技能,解決企業的用人后顧之憂。
1、學生參觀學習。包括企業的流水線作業流程、自動化立體庫作業、倉儲中心。
2、頂崗實習。普通工人、信息處理員、倉管員等職位。
3、叉車人才輸送對接。我校和企業一起培養叉車操作人才,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一起培訓學生,學生到企業接受叉車培訓,學生取得證書以后,經過短期的培訓能勝任叉車死機職位。
4、“訂單”合作模式。招生前與企業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錄取時與學生、家長簽訂委培用工協議,錄用時與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掛鉤,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
5、實現資源共享,互派專業人員講學、培訓。
1、參觀背景、目的、流程
為讓同學們有個更深入了解“康師傅”的企業背景、組織行為、運作方式及市場競爭的機會,配合我校《倉儲實務》精品課程的教學改革建設,特確定一倉儲企業并組織學生參觀學習。了解到物流的特點及倉儲、裝卸、搬運等基本的物流作業功能,熟悉物流的基本設備、運營管理,為學生以后步入物流企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制定參觀計劃、下達學習任務書:參觀康師傅工廠,弄清各功能區域的布局及庫內規劃,繪制出該企業的庫區平面布局圖和庫內平面圖,了解康師傅自動化立體倉庫的作業流程。
2、制定“康師傅工廠” 參觀計劃
(見表1)
校企共賽,以賽促教,以教促學,加強融合。通過技能大賽提供的平臺來展現物流職業教育成果,促進學生叉車操作技能企業標準化,搭建交流平臺推動校企深入合作。獲獎人數比例,根據報名參賽的實際人數,一等獎10%,二等獎20%,三等獎30%。
經過一系列的參觀、比賽、頂崗實習等合作事項,康師傅已與我校達成合作協議,校企共同努力,進一步實現多元化的校企合作。
企業與學校合作一定是基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我們應該與有內在合作需求的企業對接,并時刻為企業考慮,制定周密的實施方案,讓企業看到學校的實施力和行動力。
在校企深度合作過程中,政府在此過程中承擔什么角色,也是保證校企深度合作的關鍵。校企共建的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可按地稅的有關規定給予營業稅減免的政策優惠。我們期待這一政策在四川的落實,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企業愿意參與職業教育。
[1]張金標,胡慧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10(1):19。
[2]于敏.應用型經管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研究[J].中國人才,2009(12):58。
[3]曾建飛.多元化校企合作培養國際物流應用型人才探討[J].現代商業,2010(5):281。

表1
杜艷紅,女,1986.3,四川眉山,四川交通運輸職業學校,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