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敬++韓兵
摘 要:跪跳起是小學體育體操技巧中的一項教學內容,學生十分喜愛。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此項教材的教法及教學特點,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具體教學輔助練習方法,以此來為廣大教師提供可供參考的教學手段。
關鍵詞:跪跳起;輔助練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5-0066-02
跪跳起是小學技巧教學內容之一,它是運動負荷較大的一個項目,對學生腰腹力量和身體的協調、靈敏、平衡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跪跳起練習動作難度大、富有較強的挑戰性。
一、動作分析
在水平一時,學生已經學習過爬行、滾動、滾翻等各種技巧動作,對墊上技巧并不陌生。跪跳起教學中重點要抓住擺臂彈性起落的同時兩腳壓墊,屈腿上提的時機。擺壓是完成跪跳起的動力源,而提腰收腿的時機是關鍵,也是教學難點所在。在擺壓階段主要通過多種方式的練習讓學生的膝關節離地逐漸過渡到膝、小腿離地,使學生身體重心第一次升起,緊接著迅速提腰快速收腿完成身體重心的二次騰起,從而完成跪跳起的完整動作。擺壓階段也是起點,學生往往不注意“大腳”的形成,即小腿和腳面。教師要規范動作,同時還要提醒學生繃腳面,利用“大腳”進行壓墊。在墊上練習時,隨時檢查學生是否有勾腳的動作。擺臂隨意,是學生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教師要及時示范擺臂制動的動作。提收階段是難點,受學生個人腰腹力量及身體協調性影響會有不同表現。
擺:有制動、有節奏;壓:成大腳、似彈簧;提:身體騰、重心起;收:時機準、快收腿。
跪跳起動作對發展學生協調性和腰腹力量等有積極作用。其動作完整、連貫,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認知水平,準確把握“跪跳起”動作節奏,能使學生快速、協調、連貫、輕巧地掌握“跪跳起”動作;同時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強化體操意識。“跪跳起”動作的節奏、用力順序及用力的部位非常重要,在教學中可通過教師及學生喊出“拍節”等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動作節奏、用力順序及用力部位,強化體操動作要點,培養學生對節奏的感知和調控。教學中在輔助練習的基礎上,可強調學生通過動作強化關鍵環節體驗“擺(擺臂)、壓(壓墊)提(提腰提膝)、收(收腿)、站(站立)”,幫助其掌握動作節奏和動作要點,使學生快速掌握“跪跳起”動作;同時建立信號、語言與動作的聯系,促進其思維發展。
二、教學輔助性練習
結合對跪跳起教材動作技術的分析,以及教學實踐的研究設置一些適合跪跳起教學的輔助練習。
(一)擺臂、壓墊協調配合練習
1.原地類
(1)擺壓“轉體”。
方法:學生雙腿跪立墊上,然后做擺臂壓墊身體向左或向右轉體45°或90°落墊練習。
教學意圖:通過在墊上擺臂壓墊,體會擺壓協調配合和用小腿及腳面形成“大腳”壓墊的技巧。
(2)擺壓頭觸手。
方法:學生2人一組,一人雙腿跪立墊上,做擺臂壓墊。另一人站在練習者后側方,當練習者身體向上起時,用頭觸手。
教學意圖:運用頭觸手的方法,讓學生做到膝離墊,并不斷調整手的高度,進一步提升擺壓配合的能力。
(3)紙片滑過膝關節。
方法:學生2人一組,一人跪立墊上,另一人把A4紙折成長方形,然后蹲在練習者前側方,當練習者做擺壓練習時,輔助同學迅速把紙片從練習者雙膝下滑過。
教學意圖:利用輔助器材紙片,引導學生迅速做出擺壓動作,提高同伴間配合能力。
2.行進類
(1)擺臂壓墊連續行進。
方法:學生雙腿跪立墊上(后半部分),做擺臂壓墊(小腿及腳面)連續行進練習。
教學意圖:通過連續的行進動作,提高擺壓動作的協調配合能力及手臂制動能力。
(二)提腰、收腿協調配合能力
1.原地類
(1)高處跪跳下。
方法:利用寬體操墊疊放4層或利用一級跳箱,讓學生在高處進行跪跳下練習。
教學意圖:體會身體在擺臂壓墊后,提腰及收腿的動作方法。
教學建議:此項練習中采用較硬的小體操墊,便于身體的彈起。
(2)彈力踏板跪跳起。
方法:學生跪立在彈力踏板上,借助給踏板的作用力,使身體得到向斜上方彈起的動力。
教學意圖:體會借助外力,幫助身體快速彈起,完成提腰收腿動作。
2.行進類
(1)跪跳行進接跪跳起。
方法:在縱向排列的小墊上,做連續兩次跪跳行進然后快速接跪跳起動作。
教學意圖:借助水平方向行進的慣性,進一步增強身體快速提腰的動力。
(2)踏跳空中收腿。
方法:學生助跑1-3步,然后雙腳踏跳身體迅速騰起收腿,兩臂上擺制動,然后雙腿屈膝緩沖落地。
教學意圖:利用助跑踏跳的方式使身體迅速騰起,然后體會擺臂、提腰收腿及屈膝緩沖落地的動作。
(三)擺、壓、提、收協調配合能力練習
1.牽引類
(1)你拉我起。
方法:學生2人一組,一人雙腿跪立墊上,另一人將繩子套在練習者腰背部,站在練習者正前方并準備進行牽拉。當練習者擺臂壓墊身體騰起時,幫助者順勢牽拉繩子,幫助練習者完成跪跳起動作。
教學意圖:讓練習者充分完成擺壓提收動作,并能借助外力巧妙完成跪跳起動作。
(2)拉彈力繩跳起。
方法:學生一人雙腿跪立墊上,另一人站在練習者后側牽拉彈力繩,彈力繩分別套在練習者左右兩腿上。當練習者跪立墊上時彈力繩已經拉開,當練習者向上跳起時彈力繩迅速收縮,幫助者順勢提拉彈力繩,幫助練習者完成跪跳起。
教學意圖:利用彈力繩的彈力,在身體騰起時快速收縮彈力繩給身體一個動力,幫助完成跪跳起。
2.支撐類
(1)雙手體前撐墊跪跳行進。
方法:練習者雙腿跪立墊上,雙手撐墊連續做撐墊跪跳行進。
教學意圖:通過連續跪撐墊練習,體會正確的壓墊(腳和小腿)方法。
(2)跪跳起組合練習。
方法:利用四塊小墊子如圖進行擺放,然后練習者跪立低墊,做跪跳上高墊,緊接著做兩次跪撐行進,最后從高處做跪跳下練習。
教學意圖:利用多塊小墊子進行低-高-低的組合,讓學生充分體驗擺壓由低處上高處及擺壓提收高處跳下的完整動作技術,提高動作熟練程度。
教學建議:此項練習中采用較硬的小體操墊,便于身體的彈起及各種教法的運用。
參考文獻:
[1]李健.體操教學中“動作節奏”的價值、作用與培養——以小學技巧“跪跳起”動作為例[J].體育教學,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