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陳水
摘 要:混凝土因其安全性高、耐久性好、經濟性好等優點,是在建筑施工中普遍采用及最重要的材料,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的結構安全和壽命的長短,因此混凝土施工技術很受人們的重視。文章就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以上問題及其他問題,結合實際案例,進行相關的探討。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探討
混凝土是在房建施工中采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種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也在不斷推陳出新,但不論技術怎樣更新換代,始終圍繞著幾個問題展開,就是混凝土的強度要控制好、混凝土材料配比要合理、混凝土澆筑過程要嚴格按照順序。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能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縮短房建施工工期,減少能源的消耗和不必要的支出。因此在實際的施工中,為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及節約資源,應采取恰當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1 混凝土施工技術步驟
1.1 運輸混凝土
多數建筑工程為了保證混凝土整體的質地優良,滿足其對混凝土質量的要求,都會采用連續澆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在施工前,施工人員要分析得面面俱到,把整個工程所需的用料量、運送時間、用來儲備的場地合理布置,同時要和用料供應方明確車輛、運輸間隔時間、一次最大運輸量等數據核實到位,并對整體做一個分配表,合理的把運輸到位的混凝土分配,避免堆放時間過長造成混凝土離析、分層、坍落度超標等情況的出現。如果條件允許,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泵送混凝土,能大大提升施工效率,縮短工期,也能彌補其他方式運送混凝土導致施工性能不好的局面。如果條件不允許,那也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適量的澆水來保證混凝土的性能與質量。
1.2 模板設計與安裝
模板是一種臨時模型結構,是用來保證澆筑的混凝土按設計要求成型的工具。由于模板在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會負載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的力,對順利的澆筑混凝土是有絕對的影響的。所以,設計模板時要考慮混凝土自重、模板本身自重、施工的器具重量等因素,模板的承載能力要強,剛度要足夠。除此外,模板的尺寸、型號等要清點清楚,最好在設計完成后,對其各方面的數據進行驗收。以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模板設計好后要安裝,安裝時應注意保持面板清潔度、接縫處密合度要高、模板內部沒有積水、與混凝土接觸面要涂刷隔離劑等等。模板安裝比較復雜,需要仔細檢查一些隱蔽的地方是否會出現漏漿、變形的情況,總之不可粗心大意。
1.3 鋼筋搭建
鋼筋于建筑,就像骨頭于人類一樣,是影響日后混凝土受力狀態的直接因素,所以,鋼筋搭建的質量控制及工序及其重要。施工規范和規程中是有對鋼筋搭建有明確規定的,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除了要遵照規范和規程外,還要注意一下其他地方,如現繞梁板中主梁箍筋尺寸,制作時如果沒有考慮次梁和板受力筋的位置,會導致次梁和板的保護膜厚度變化、主梁高度平移等現象;還有鋼筋綁扎焊接的情況,為了保證主受力筋在澆注混凝土過程中不產生移位,應該在綁扎主筋時,在柱頂混凝土施工縫焊接定位鋼筋,如何保證上層結構柱鋼筋的位置正確,須在綁扎主梁鋼筋前,對柱子主筋按軸線位置進行調整。單面焊接技術主要用于焊接主次梁的主頭筋,立式鋼筋對焊接頭技術則用于焊接柱底主筋,這樣做可避免主筋的保護層厚度受損。
1.4 混凝土澆筑過程
澆筑過程一定要嚴格按照與之相關的規定和規范進行。如果采用泵送混凝土澆筑的方法時,要非常注意泵送管堵塞的問題,應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檢查受料斗內是否存在過多和過大粒徑的異物,避免其影響澆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混凝土初凝時間是施工人員和運輸人員必須要掌握好的,混凝土都有一定的初凝時間,要在該時間內及時澆筑混凝土才能保證澆筑的有效性。
澆筑前再檢查一下模板是否干凈,情況不理想可適當用水進行清洗和濕潤。混凝土的組成材料為砂、石、水泥和水,如果澆筑時的速度與高度控制不當,由于石子下落時慣性較大,就會引起澆筑完成后多數石子分布在下面,影響混凝土的性能,所以澆筑時要嚴格控制澆筑速度與澆筑高度。對于較厚的混凝土,可采用分層澆筑和連續澆筑的工藝,注意把握澆筑的均勻度,邊澆筑邊進行適當振搗,振搗時應注意不要傷及模板和鋼筋。切勿用振搗器一次性振平大堆混凝土的方法。
澆筑完成后,立即鋪蓋住暴露的表面、使用養護劑、噴灑水等保養措施,混凝土硬化過程的順利發展依賴于保養措施的合理。澆筑完成并硬化完成后,整個混凝土澆筑工程進度就接近尾聲了,硬化過程中一定要時刻注意檢查有沒有開裂現象和其他問題的出現,確保整個房建施工的混凝土施工環節萬無一失。
2 應注意的問題
2.1 嚴格把關混凝土的強度
混凝土施工在整個房建工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混凝土的強度關系到整個房建工程的質量,因此混凝土的強度配制方面要嚴格把關。相關人員要從整體結構出發,配制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采用原材料時,在實際條件下,采用最優質合適的原材料。嚴格遵照制定的標準,加強質量監督,仔細核實混凝土配比、含氣量、坍落度等技術指標,坍落度的調整可依據當時的溫度、天氣變化、施工部位和施工性質進行。
2.2 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配比設計有四項基本要求,分別是使用的耐久性、和易性、滿足混凝土設計的強度等級及節約資源降低成本。這些設計的基本原理都建立在混凝土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變化的基礎上,配制的第一步是確定原材料,根據工程所需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配制,待原料配制完成,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為水灰比;水泥混凝土的單位用水量,決定著砂率及水灰比變化不大的范圍內的混凝土強度。
2.3 控制澆筑過程節奏
混凝土澆筑是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在房間施工中一般會把各部位分開澆筑控制,由下至上。對于混凝土墊層,應在其周圍鋪設模板,采用木方支撐固定模板的方式,能有效避免脹模。
對于框架柱的澆筑,除了要控制柱子角部的質量外,還應對混凝土建筑的密實度進行檢查,可采用振搗和敲打模板等方法來測試檢驗。墻體的澆筑一般會采用連續澆筑的工藝,要注意掌握處凝時間,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應控制在450毫米以內;布料方式最好采用汽車泵布料,用接溜管澆筑最有效率。之后就是梁和板的澆筑了,梁和板的澆筑要注意控制的是澆筑高度,可采用拉線的方式進行控制。
3 一些問題的處理措施
盡管在澆筑過程中嚴格控制了,但也許還是會出現質量問題,因此在施工之后如發現問題,要有補救措施。
3.1 混凝土表面蜂窩的處理
混凝土澆筑施工結束后,其表面有可能出現蜂窩問題,這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蜂窩深度大于30mm的情況下,應去除蜂窩外面的顆粒,將排氣管封閉,表面澆灌混凝土,用標準更高的水泥漿處理。
3.2 露筋處理
如果露筋的情況不嚴重,則采用1:2.5的水泥砂漿抹平其表面,如情節較為嚴重,則要把混凝土的薄弱部位和凸出的明顯顆粒全部鑿掉,并用標準更高的混凝土填充緊實。露筋的問題一定要進行妥善處理,才能確保整個建筑工程不受太大的影響。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高層建筑和大型建筑數量越來越多,對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也越發嚴格,只不過好在科技帶動著混凝土的各種材料性能也不斷變好。因此,從事建筑行業的人員才要不斷學習和探究,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及技能水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熊亞蘭.淺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知識,2015(10)
[2]曾藝卓.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