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
摘 要:隨著環保理念的大力推行,燃氣具已經慢慢取代傳統的工具,走進千家萬戶。使用燃氣具可以有效改善環境,還能使生活更加便利。人工煤氣、天然氣以及液化石油氣是三種常用的燃料,在使用燃氣具時,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廢棄物的排放問題。燃氣排放出的廢棄物通常含有二氧化碳、氮氣、水分以及一氧化碳,其中一氧化碳是由于燃料沒有完全燃燒導致,由于其作為一種有害氣體,在排放時有嚴格的規定,超標就會產生很大的危害。文章將會對燃氣具CO濃度超標質量安全風險做出一定分析。
關鍵詞:燃氣具;CO濃度;超標;安全風險
引言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燃氣具的種類以及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通常燃氣具可以大致分為家用以及商用兩種形式。使用環境以及輸出熱負荷是兩個主要的參考標準。不管是商用還是家用,由于涉及到的用戶數量非常龐大,因此燃氣具的質量也影響著廣大用戶的生活。在對市面上的燃氣具進行調研檢測時,發現大部分都是合格的產品,但其中也不乏不合格產品。這些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就會引起很嚴重的安全隱患,威脅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其中,檢測的一個主要參考標準就是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對一氧化碳的危害、產生、檢測以及監控防范措施的分析也變成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1 煙氣中CO的產生、危害檢測及標準要求
1.1 煙氣中CO的危害
使用燃氣具燃燒燃料時會產生一定數量的一氧化碳氣體,如果使用的燃氣具本身質量不合格這一數值就會變得更高。再遇上不合理甚至沒有沒有排煙管道或排煙管道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煙氣無法順利外排,當一氧化碳其他在炊具附近進行堆積的時候。就會引起濃度超標,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威脅,甚至危害人的生命。
1.2 CO的產生
在使用燃氣具接通燃料時,首先需要對燃料的含量進行一定的了解與檢測。理想狀態下,將燃氣與空氣進行合理的配比進行燃燒,排除的煙氣成分只有水蒸氣、氮氣以及二氧化碳氣體。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難以實現理想狀態,就會導致不充分燃燒現象的發生,排放的煙氣中就會包含一氧化碳成分。
1.3 CO檢測及標準要求
針對燃氣具的使用環境以及主要用途,在一氧化碳濃度的排放量上,國家多有明確的規定。不同情況下的含量標準盡管有所差異,但都會根據各自的情況按照相關條款嚴格執行。通常在檢測過程中,當與強制性條款進行對比時,包含一條以及一條以上就可以視為不合格。即一氧化碳濃度超標就可以判定為不合格產品[1]。具體檢測工作室在保持熱平衡的狀態下對煙氣進行采樣,對干煙氣中的CO和CO2進行檢測。同時按照相應的核算標準,以及條款規定,對其中的含量進行分析。
2 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
燃氣具的質量以及燃料是造成燃燒問題的兩個主要方面。其中燃料的供應國家會有統一的規定以及相應的監管部門。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品本身,對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應該首先從企業入手。研究表明,風險的來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人員;儀器設備;材料及零部件;生產工藝及檢驗方法。
2.1 人員
諸多企業中高端技術人才緊缺,在生產過程中對人才的數量控制力度不夠,加上市場的需求,導致許多員工沒有培訓就上崗,嚴重影響了生產質量。同時遇到不良的管理人員,重視自身利益同時缺乏社會責任感,為節約成本,在生產中降低產品質量,從而導致風險的產生。
2.2 儀器、設備
企業中的儀器以及設備也會對產品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部分企業的設備儀器陳舊,檢修以及保養不及時,導致設施的標準嚴重低于生產標準,從而在硬件技術上難以達到產品的標準。在實際中,相關的儀器已經有明文規定,只是企業由于成本控制以及經營狀況,在儀器、設備上的投入量過少,導致產品質量嚴重下滑。
2.3 材料及零部件
合格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是構成高質量產品的重要材料基礎。許多企業為了謀求更大的利潤,節約成本,在對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使用上降低了標準,直接導致產品的質量降低。最終制造出的燃氣具在用戶使用時發生嚴重問題[2]。
2.4 生產工藝、檢驗方法
受到可以技術水平的影響,某些企業的生產工藝落后不科學,整個流程存在諸多的不合理情況,也是造成產品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對產品的檢測是保證順利出廠銷售的關鍵一環,也是對風險進行控制的重要措施。通常情況下,檢測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光學原理的氣象色譜儀進行檢測,另一種利用電化學吸收式氣體分析儀進行測試。兩種方式都可以科學有效的對產品中的CO濃度進行準確測量,受到條件的限制,生產商在檢測方面也會時有紕漏發生。
2.5 生產、檢驗環境
合理的生產檢驗環境使生產企業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條件。有部分企業在這一條件上不能滿足需要,導致一定程度的質量風險。對生產以及檢測環境的要求,應該符合國家的具體條文規定。首先是溫度,檢測溫度應該在室溫的基礎上保證5攝氏度以內的浮動;其次是保證室內的通風良好,同時對CO以及CO2有具體的規定,前者不得超過0.002%,后者含量應小于0.2%;最后是對交流電源的電壓波動控制,應該在2%的誤差以內[3]。企業的檢測環境無法保證,就難以對產品做出合理的檢驗,從而造成質量風險。
3 燃氣具CO濃度超標質量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對燃氣具CO濃度超標質量安全風險進行防范時,應該從影響要素上進行分析,也就是從企業方面入手。保證從源頭上對風險進行把控,保證產品的生產質量,改善目前的燃氣具總體水平。針對企業造成產品質量風險的以上幾個方面,現制定出如下措施進行防范:
首先,嚴格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小組的人員應該涉及到生產技術以及質量等人員。在產品生產成形之后,對其質量進行嚴格審查,保證對風險的前期管控。主要的內容就是保證產品生產符合科學的工藝流程;按照規定的方式開展檢驗工作;對檢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有效分析,提出改進建議;對市場上的不合格產品進行及時回收,防止危害擴大。
其次,建立有效的質量風險管理體系,按照同時對產品的檢測應該做到定期、專項審查,及時有效地降低風險,提高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將安全責任制度進行準確落實,將每一個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身上,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對管理層進行嚴格監視審查,提高整體的控制風險能力。
最后,企業增加對生產的投入,引進先進的設備進行生產,對原有的工藝進行改良,優化整個作業流程。通過建立試驗基地的方式,對檢測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對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供應情況做好嚴格的篩查工作[4]。從源頭上控制質量,去除風險因素。還要加強對人員的審查管理機制,尤其是管理層,發現有不良情況,應該做出相應懲罰,做到以儆效尤。從而改善企業內部人員的總體質量,為降低風險做好嚴格的人員把關。
4 結束語
由于理想條件不可達到,實際中燃氣具在工作時,CO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對其濃度的控制卻可以通過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進行改進。進而將CO在煙氣中的濃度有效降低到標準以內,降低人員的使用風險。同時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企業的審查力度,保證產品質量,從源頭上對風險進行把控,使生產商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安全、放心、可靠的燃氣具設備。
參考文獻
[1]馮濤,嵇永飛,高學杰.燃氣具電子控制系統歐標的安全性要求[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燃氣分會應用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12-18.
[2]高文學,王啟.燃氣具燃燒特性區間的實驗確定與探討[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燃氣分會應用專業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31-
33.
[3]蔣學悟,劉海韜,魏海明.燃氣具煙氣中CO濃度測試方法及設備[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應用專業委員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19-20.
[4]同濟大學,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等.燃氣燃燒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