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波
人大代表履職實效直接影響著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發揮,更影響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如何加強代表履職能力建設,健全代表履職法律規范,探索代表履職監督約束機制,是新形勢下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必須解決的新課題。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代表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人大代表是人民選舉產生的,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向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為此,人大代表的履職實效直接影響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發揮,更是實現人民當家做主,代表人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必然要求。
從目前各級人大代表的履職實踐來看,由于激勵與約束制度還不完善、代表的系統學習與針對性培訓還不夠等原因,致使一些代表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代表履職的實效也“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代表大會根本政治制度的制度優勢和作用,也制約和影響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如何健全人大代表履職約束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對于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和法治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代表履職中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來看,各級人大代表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是積極的,在依法推動民主法治進程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代表履職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在思想觀念上,主動作為意識不強。從各地人大的一些實踐來看,有不少代表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不足,對法律賦予人大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模糊不清,一些代表缺乏應有的代表意識。目前,在各級人大代表中還存在著“榮譽代表”“啞巴代表”“會議代表”“職務(官員)代表和老板代表” “四種代表”,這嚴重影響了代表作用的發揮,制約和影響了各級大人監督工作的實效。
在專業學習上,系統科學的培訓不夠。人大代表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要依法行使參與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權力,應當具備依法履職四種能力:即較強的學習能力、參政議政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建言獻策能力。人大代表是兼職的,當履職活動與本職工作發生沖突時,部分代表往往沒有按照代表法規定的優先執行代表職務。而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新選出的代表開展系統化、定期化和專業化的履職能力培訓不夠,導致一些代表履職能力不足,代表不知道如何履職和如何履好職,使一些新當選代表的履職“跟著感覺走”,履職效果不佳。
在履職規定上,履職約束的規范不細。雖然憲法、代表法等法律對代表的職責、權力與義務作了明確規定,也強化了代表執行職務的履職保障機制,但相關法規對代表的履職沒有細化的具體標準,更沒有量化的指標。對代表履職的監督機制、約束機制、激勵機制、考核評價機制等也沒有具體的規定,導致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代表履職情況缺乏科學客觀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對代表履職成效評價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代表的履職積極性。
在履職實效上,激勵評價的機制不足。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代表能否依法充分履職,直接影響著人大職能作用的發揮。“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是每一名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也承載著人民群眾的殷切期待。然而,由于缺乏對代表履職的激勵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履職監督機制等,導致代表履職存在隨意化傾向,影響了人大的職能作用和依法監督效果。
提升履職實效的建議
加強代表履職能力建設,健全代表履職的法律規范,探索代表履職的監督約束機制,不稱職代表退出機制等,是新形勢下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必須解決的的新課題,更是推動人大工作與時俱進和推動地方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堅持能力建設,增強依法履職的針對性。一是要建立新當選代表的法律與人大制度的學習機制,如新當選代表,應當接受半個月的履職培訓,重點學習憲法、法律法規和人大制度,讓每一名人大代表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和人大代表的性質、地位、作用,樹立良好的法治精神,時刻牢記人大代表的權力與義務,進一步增強代表的法治意識、履職意識、責任意識。二是開展代表履職能力專題培訓。要切實加強對代表如何履行職責、如何深入開展好調查研究、如何合理化反映群眾訴求、如何提出合理化的代表建議及議案等專題學習培訓,讓代表熟悉執行職務的方式和程序,切實增強代表的履職能力。三是加強對代表履職專業性知識的培訓。比如對代表進行預算監督管理、開展執法檢查、如何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等方面的業務知識的培訓,以提升代表履職能力。
堅持健全機制,增強依法履職的約束性。建議各級人大在深入調研后建立健全代表履職約束性規定,進一步研究探索“不稱職”代表退出的“六不機制”,明確代表履職的“負面清單”:人大代表如果在一屆之內連續兩年不參加代表大會的、一年之中一次都不參加代表組活動的、一年之中一次都沒有到選區聽取選民意見的、一屆之中連續兩年都沒有提出一條代表建議的、一屆之中一次都沒有向選民述職的、一屆之中從來沒有提出一件反映選民訴求的代表建議的,只要有這“六不”情況的其中一條,就應當勸其辭去代表職務。
堅持完善制度,增強依法履職的規范性。探索代表履職的激勵措施和約束性機制,建立代表履職臺賬、履職情況數據庫,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詳細記錄代表參與履職活動的情況;建立代表密切聯系選民制度、代表審議工作報告發言記錄制度、代表反映問題推動解決問題的清單制度、代表履職活動社會公開制度、代表年度述職評議等制度;建立代表履職的總體考核評價制度;建立代表履職的選民評價制度,真正實現代表由選民選舉,向選民負責,進一步提升人大代表的整體履職效果;探索省級以下職務(官員)代表的雙述職、通報制度,職務(官員)代表每年向選區述職、向同級黨委述職制度(如是任職人大的職務代表也需向同級人大常委會述職的制度),并作為組織部門考察任用干部的依據;建立職務(官員)代表每年履職情況的通報制度,將職務(官員)代表履職情況向同級黨委通報,切實解決部分職務(官員)代表履職少、履職難的問題。
堅持強化保障,增強依法履職的主動性。強化代表履職經費保障制度,要加大對代表履職經費的保障力度;建立代表履職的政務信息保障制度,暢通代表對“一府兩院”政務信息的溝通機制,讓代表知政情、熟工作、建良策;探索建立各級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有序參與對“一府兩院”任命人員的評價機制;探索建立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的經費保障制度,建立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的績效評價制度,確保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落到實處;探索建立代表履職激勵制度,建立人大代表建議議案評比表彰制度,激發代表履職熱情,切實做到依法履職,服務群眾、服務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中區人大大溪溝街道工委)